天天看点

拜登在中国身上吃了多少亏,占了多少便宜?

作者: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章一叶 陈维琴

2022-01-19 15:09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评论,说拜登比特朗普还要特朗普,他在对华政策上有“两个凡是”,“凡是”特朗普已经做了的,他都继续做下去,“凡是”特朗普没做的,他都想方设法做起来。所以我今天就来聊聊拜登政府上任一年以来,对华外交做得怎么样?

拜登在中国身上吃了多少亏,占了多少便宜?

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将中国定位为美国“战略上的竞争对手”。此后,美国政府掀起了一波波反华浪潮。2020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发表了言辞激烈的“新铁幕演讲”,将反华推向“高潮”。

拜登政府没有特朗普“无所不用其极”的疯狂,稍有克制,但基本延续了前任政府的对华政策。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讲中,拜登把中国称为是“最严峻的竞争对手”, 认为中美将展开“激烈竞争”。紧接着,布林肯发表外交政策讲话,进行了颇具对抗性的政策宣示,认为中美关系是美国“21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考验”,并且提出了“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可见,拜登政府上台之初,对华强硬且圆滑,认为美国要从“实力出发”与中国交往,中美是竞争、对抗还是合作?全凭美国的心情和需要。

这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厌恶。在阿拉斯加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杨洁篪的金句刷屏了: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拜登在中国身上吃了多少亏,占了多少便宜?

2021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疫苗接种率攀升,让拜登政府的姿态颇高。但好景不长,短短几个月之内,形势急转直下,美国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9月、11月、拜登两次与习主席交谈,屡屡释放加强合作、管控分歧的信号;10月,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演讲中提出中美贸易“再挂钩”;11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抛出了一个新概念——“负责任的竞争”,表示美国寻求与中国共存,而不是遏制或“新冷战”。

美国为什么会变?一方面,美国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和强硬,几次和中国硬碰硬,都没占到上风。另一方面,拜登在内政上举步维艰,从第三季度开始,美国遭遇了疫情反弹、供应链危机、劳动力短缺、通货膨胀等问题,所以不得不转圜中美关系,缓解相关压力。但这不代表美国的对华政策“变了”,以美国目前的政治大环境,拜登政府绝对不可能对华“示弱”。这种言辞上的“缓和”,可能是“缓兵之计”,也可能是“词语陷阱”。比如说“负责任竞争”,是谁负责任?怎么样才算是负责任呢?

花言巧语没有用,中国历来讲求“听其言,观其行”,重点还看拜登政府到底做了什么?

先看第一个“凡是”,凡是特朗普做了的,拜登基本都继续做,萧规曹随。

特朗普,是美国总统当中,少有的不讲“价值观”,只讲“利益”的总统,他的主要“打法”就是贸易战和科技战,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滥用行政权力和长臂管辖打压中企。在竞选时,拜登曾经承诺要取消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但他一上台就变卦了。在美国高通胀的当下,有30多个商业团体致信拜登政府,要求削减关税以缓解压力。但截至目前,美国仍对价值37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还有“科技战”!从2018年3月到2021年12月,美国每隔几个月,就把一批中企拉进“黑名单”。如今,有600多家中国公司、机构及个人被纳入美国的“实体清单”。这个名单越来越长,打击面也越来越广,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半导体技术等等,都是美方的重点打压对象。其实,在对华科技政策上,两届政府的态度高度一致,就是要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中国的科技发展压制在所谓的“安全线”内。但拜登政府为了自身的经济,不像特朗普那样搞“全面脱钩”,而是搞“精准脱钩”,也就是精细化管理“技术脱钩”的范围。

拜登政府第二个“凡是”,就是要把特朗普没做的,也做起来。

最重要的,就是放弃“单打独斗”,转而“拉圈子”,修复同盟关系,拜登的海外首访去了欧洲,还出席了七国集团峰会、北约领导人峰会以及美国一欧盟峰会等等活动。

拜登在中国身上吃了多少亏,占了多少便宜?

但美国期待的“群架”,打得起来吗?由于潜艇风波、阿富汗撤军等原因,欧洲也不完全买账,反而发出谋求战略自主的声音。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欧盟暂缓批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并在人权等问题上跟随美国发声。

在印太地区,拜登升级了特朗普提出的“印太战略”,首先就是设专岗、配专人,任命美国资深外交官坎贝尔为“印太协调员”,在国防部设立“中国特别工作组”等等。其次,升级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特朗普任内一共就开了两次外长会,但拜登上台一年,已经开1次峰会和1次外长会。

此外,美国还和澳大利亚和英国结成“奥库斯”联盟,企图构建印太版“小北约”。美国现在拉圈子可是一圈套一圈,有了五眼联盟、还要美日印澳,再搞个“奥库斯”,但这有助于美国“统一战线”吗?看看法国现在多生气,潜艇风波这一出,闹得好不尴尬。

拜登在中国身上吃了多少亏,占了多少便宜?

为了拉“小圈子”,美国给了一些“实际好处”,但更重要的是:重拾特朗普丢弃的价值观外交。拿价值观说事儿,投入小、见效快,美国口头喊喊“自由民主人权”,西方阵营往往一呼百应。这张牌,拜登政府不打白不打。去年12月,美国召开所谓的“民主峰会”,企图通过价值观拉帮结派,孤立中国。

此外,拜登政府还打着“民主”、“人权”牌,在涉港、涉疆、涉台等问题上抹黑中国。涉疆问题,完全就是反华势力编造出来的假新闻,美国政府却煽风点火,甚至在去年年底对新疆祭出恶法,认为除非得到美国政府的认证,否则在新疆制造的产品都是“强迫劳动”。所以,一年来,拜登政府没有对华没有展示“实质性的善意”,有的只是“两面三刀”,例如表面上说支持“一个中国政策”,实际上变本加厉地打“台湾牌”。

但这也让我们看出来一件事:拜登政府对中国已经“底牌出尽”,各种牌都出了,但面对逐渐强大的中国,没什么效果。

贸易战,没有撼动中国“世界工厂”地位。202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都大幅上涨,其中中美贸易涨得最多。科技战,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特别是华为没有被打倒,反而有可能被倒逼实现科技自立。拉盟友,盟友们不愿意完全跟随,部分欧洲国家还发出了“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清晰信号。开“民主峰会”,会议几乎无人收看,在网络上毫无热度,只能草草收场让人笑话。还有“新疆牌”,“香港牌”,“冬奥牌”……通通没有效果,现在也只剩下“台湾牌”,勉强打打。

拜登在中国身上吃了多少亏,占了多少便宜?

不管美国出什么牌,我们中方的态度一贯且明确,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所言:要对话可以,但应当平等;要合作欢迎,但应当互惠;要竞争无妨,但应当良性;要对抗不惧,将奉陪到底。

拜登在中国身上吃了多少亏,占了多少便宜?
拜登在中国身上吃了多少亏,占了多少便宜?
拜登在中国身上吃了多少亏,占了多少便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