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被低估的长城汽车

被低估的长城汽车

2005年6月,长城哈弗CUV全面上市,标志着哈弗系列的诞生。六年后,长城汽车推出首款中高级城市SUV——哈弗H6,引爆市场。上市十余年,哈弗H6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国民神车。

H6成为了长城汽车最引人注目的一面旗帜,但H6只是长城汽车庞大版图中的一块。近期,长城汽车公布了2021年的销售数据。2021年,长城汽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销售新车1,280,993辆,同比增长15.2%。

如果说H6的行销是长城汽车打造爆款产品的最佳代表,那么销量创新高则是长城汽车拥有持续打造爆款产品的最好说明。

数字背后,长城汽车体系化能力日趋完备是更加值得市场关注的信息。这既是铺就长城汽车今日成就的原因,也是决定长城汽车未来高度的基础。

质价齐飞

伴随2021年的成绩出炉,长城汽车创下了连续六年销量破百万的纪录。而详细分析其销量具体构成可以发现,尽管哈弗有着无可比拟的国民度,但是长城汽车的品牌矩阵已经呈现了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且新款国民神车已在蓄力之中。

2021年,长城汽车超过128万辆销量当中,年销售77万辆的哈弗品牌仍是扛把子,占比超过60%。与此同时,欧拉品牌年销售突破13万台,同比增速高达140%,销量占比超10%,势头很猛。

2021年4月新推出的坦克品牌,其坦克300全年交付84588辆,仅12月便交付11958辆。长期在皮卡市场占据领先位置的长城皮卡,2021年销量超23万辆,同比大增119%,全球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主打高端市场的魏牌2021年累计销售超5.8万辆,累计用户也突破了45万。

老牌成员哈弗、长城皮卡稳步增长,在细分品类中拥有难以撼动的市场地位;新开拓的坦克潮玩越野细分品类也表现不俗;而当前的新能源产品主力欧拉冲劲十足:年销量同比增长140%,12月月销量首次突破2万辆。已经隐隐显露新一代国民神车的潜质。另外,高端新能源品牌沙龙也蓄势待发。

“老中青”三代构成了长城汽车完整的品牌矩阵,产品组合也非常完整,实现了对主流市场的全覆盖。

销量增长的同时,长城汽车还在往上走。

公开信息显示,在自主品牌中,长城汽车高质高价超越同级对手。其10万以下车型的市场贡献度只有21%,而20万以上车型的市场贡献度为15%。相较之下,其他自主品牌10万以下车型的市场贡献度大多超过40%,而20万以上车型的市场贡献度则仍在个位数徘徊。

2021年广州车展期间,坦克500 SUV开始预售,11月新订单达27048辆,其售价介于33.5万至39.5万人民币之间,将进一步拉动长城汽车的销量及优化利润表现。

如果说做好一个品牌、推出一个爆款,可能需要运气加成,但多品牌均表现不俗,爆款车型接连产生,则绝对不是偶然。更可贵的是,长城汽车不断突破自主品牌的价格上限,呈现了卓越的竞争力。

透视成绩单,支撑增长的体系化能力更值得关注。

三力交织

首先是产品力。打动市场的最有效方式,永远是提供足够优秀的产品。长城汽车的产品力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其能够为细化的用户需求,推出相应且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

哈弗H6之所以成为一代神车,就是源于长城汽车敏锐地抓住了市场对于紧凑型SUV的需求,打造了外观、内饰、动力等综合表现均超越用户预期的产品。如今,销量在新能源车中稳居第一阵营的欧拉同样如此。在同样的价位中,欧拉汽车的续航、内饰等综合竞争优势突出,所以在投入市场后产生飞轮效应,好产品带动销量持续增长。

作为综合难度最大的工业品,打造足够的产品力,除了需要有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外,也要有配套的产业链条才能落到实处,即产业力。

长城汽车在2018年便成立了蜂巢易创、诺博汽车、曼德电子、精诚工科四大重要零部件公司,其中,蜂巢易创旗下业务涵盖发动机、变速箱、电驱动、智能转向等,诺博汽车是致力于汽车座椅、内饰、汽车电子、外饰、橡胶产品的一级供应商,曼德电子专攻光电、热系统,精诚工科聚焦底盘、白车身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制造。供应链体系布局完整。

2020年,长城汽车还推出了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其中柠檬定位为全球化高智能模块化技术平台,支持A0、A、B、C、D五种车型级别的开发能力,覆盖全球SUV、轿车、MPV三大品类市场,并适配高效燃油动力(ICE)、多种混合动力(混联DHT、P2、P2+P4)、纯电动(BEV)和氢燃料电池(FCEV)四种动力方案。坦克定位为全球智能专业越野平台。咖啡智能为整车智能化品牌,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电子电气架构。

完整的供应链与全球化高智能模块化技术平台的组合,赋予了长城汽车敏锐定位市场需求、快速开发相应产品的底气。2021年,长城汽车推出了30余款车型,如果没有高度集成、迅速反馈的供应链体系和平台,这是很难做到的。

产品力和产业力是有力武器,强大的内部组织力赋予了长城汽车使用武器的能力。

2021年,长城汽车重构了公司的组织、机制、流程和企业生态,打造了“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的3.0版本组织架构,形成“一车一品牌一公司”组织形态。新一期股权激励正式落地,组织形态贴合时代变化迅速调整,最大程度地提升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证了其体系化能力可得到有效落地。

三力交织构成了长城汽车的驱动引擎,2021年,长城汽车股价上涨超30%,将时间拉长,长城汽车的股价上涨趋势更加明显:过去三年,其股价走出了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

资本市场的态度是对长城汽车体系化能力、高质高价市场表现的认可。但与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受到的追捧相比,销量、供应链、平台、智能化、能源等多维度均有完整布局的长城汽车,似乎仍旧被低估了。

务实跃进

2021年6月28日,长城汽车发布了2025战略:基于“全球大布局”、“研发大投入”、“企业大变革”和“用户大运营”的新定位,进行全面、彻底的创新变革,持续打造竞争力,领跑新赛道,推动长城汽车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转型。

根据2025战略,长城汽车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长城汽车2021年中报显示,其半年营收为619亿,可以推测全年营收在1000亿到2000亿之间。看上去,长城汽车的当前成绩与2025年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长城汽车如何达成目标?

拆解2025战略,全球化和智能化是关键。

当前,中国的汽车工业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节点上。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广阔的市场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学习并赶超的条件,特斯拉在中国建设超级工厂以补充产能的做法,已经足以体现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性。身为本土玩家,依托中国强大的工业布局,更有主场优势,在逐步提升本土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向外走的步伐也在稳步推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1年前11个月,汽车企业出口179.3万辆,同比增长1.1倍。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产额,汽车产业的全球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美元,市场可为。

而身为自主品牌的头部企业,长城汽车已经具备了能与国际巨头掰腕子的能力,研发和生产实现全球化布局。

2021年,长城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首台H6 HEV下线;收购了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同时欧洲总部成立,全球化体系持续完善,海外销量持续走高:海外销售突破14万辆,达142,793辆,同比增长103.7%,海外累计销售超90万辆,整车出口到了170多个国家,成功开拓了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沙特、智利等传统市场,以及埃及、尼泊尔、文莱、巴基斯坦、老挝等新兴市场。

目前长城汽车海外销售占比为11.1%,结合增速及长城汽车的海外布局来看,长城汽车吃下更多海外市场是可以预见的事情,而这不仅关乎其2025战略销量目标的达成,更会助力长城汽车成为世界第一梯队汽车厂商。

而在汽车产业面向未来的智能化和新能源方面,长城汽车的布局也十分完整。

首先在新能源层面,在2021年连续发布大禹电池技术和氢能战略与氢柠技术后,长城汽车已经成为国内车企在新能源方面链条最完成的厂商,这将为其之后抢占新能源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智能化方面,长城汽车咖啡智能2.0已经正式升级发布,同时,通过投资(战略投资汽车智能芯片头部企业地平线)、内部孵化(毫末智行)等方式,实现对智能化各个版图的卡位。

在已有的完善产品组合及超百万的年销量基础上,新能源+智能化的布局为长城汽车抓住产业升级浪潮提供了可靠抓手。目前长城汽车旗下哈弗、魏牌、欧拉、坦克及长城炮已全部实现车联网应用覆盖,领先绝大多数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旗下混动车型/纯电车型备受市场欢迎,销量、增长率以及销量占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基于全面的布局,长城汽车已经为达成目标确立了清晰的路径。横向来看,丰富的品牌和产品布局,帮助长城汽车卡位各个细分市场。纵向来看,长城汽车的资源整合能力与用户需求落地能力相比以往更加强力。

目前,长城汽车的市盈率已经从2020年年中的10倍,提升至2021年12月中旬的31倍。但横向对比来看,其仍低于蔚来、理想、特斯拉等新势力。高盛认为,对应业内旗舰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的估值,长城汽车电动汽车潜在估值对应为200亿美元。同时,得益于产品组合的改善,长城汽车的平均售价将由2020年的9.3万人民币,升至2025年的12.5万人民币,预计经营利润率将由2021年预计的3.8%,升至2023年的6.9%。

显然,长城汽车还蕴藏着极大的挖潜空间,也无怪乎创始人魏建军认为,公司仍被“严重低估”。然而,结合长城汽车的产品组合、体系化能力及战略规划来看,长城汽车的务实跃进,终究会让市场意识到其真正价值。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