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豆妈,我家豆豆是个高需求宝宝,小时候真的没少折腾我,让我提起养娃到现在还一阵心悸,给多少钱我都不愿意再来一次,今天豆妈就跟大家聊一聊高需求宝宝如何养育的问题。

很多新手爸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养娃问题,很多时候还会情绪崩溃,对生娃这个选择产生怀疑,更加对自己的能力提出否定,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宝贝,看他/她是不是一个高需求的小孩子。
高需求宝宝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西尔斯博士提出,西尔斯博士在长期观察孩子行为反应后,总结出了以下特征:
将这12个特征对照进生活,豆妈结合自身经验,给高需求宝宝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
1.入睡难睡觉轻,对睡眠环境要求高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多数都会吃着吃着奶就睡着了,这就形成了奶睡的习惯,对于以后的断奶和妈妈的分开都埋下了隐患。
奶粉喂养的宝宝大多数都是抱睡、哄睡,这就会造成孩子与人接触的时间过长,不仅会选择让睡来哄睡觉,更会要求什么方式,比如:哪个胳膊;是抱着唱歌,还有边走边唱不能坐着等等。
这些都会对以后自主入睡产生影响。
大多数的家里会因为孩子睡觉了,而刻意地放慢脚步,害怕有声音。事实上这种方式是不对的,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放一些白噪音来辅助睡眠,这样时间长了就不担心孩子会被一些突如其来的小动静惊醒。也就不耽误我们在孩子休息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家务。
2.分离焦虑
孩子和谁在一起待的时间越长,就越不愿意离开谁。这是孩子的共性,也是要去幼儿园小朋友必须经历的挑战。妈妈要出门,换了衣服孩子就开始哭,高需求宝宝的分离焦虑要比一般的宝宝来的早、去的晚,而且程度更加剧烈。
3.精力旺盛
宝宝活泼好动,精力充沛,躺着不断动抱着不老实,笑的热烈,哭的高亢,恨不得使尽全身力气。这样的宝宝我们也要有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不要大悲大喜。
4.极度粘人
相比玩具对他能抓住的兴趣不大,最喜欢的是被大人围着,熟悉的面孔和人声是他们的最爱。这样的宝宝怕是要累断了胳膊也放不下来,不论是在家还是出去,也许睡着了还要抱着,放下就会醒来。
面对高需求的宝宝像跑一场马拉松,是一场耐力战。爸妈们做好心理准备,拿出双倍的力气,才能更有效地照顾好宝宝。高需求宝宝是非常敏感的,对于负面情绪的感知也更高。
当我们沉浸负面情绪中,对于宝宝的需求反应速度、满足程度都会下降,这样只会造成恶性循环。
高需求宝宝是天生的,他们的需求如此多其实也是他们很聪明、感知能力很强的体现,这样的宝宝如果得到正面引导,会有很不错的成就。
我家豆小时候就是个让我十分“不省心”的孩子,我曾经有一次抱着她从天黑一直坐到天亮,一放下就哭、抱起就睡着。
我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现实的实践,我慢慢摸到了豆宝的“脾气”,在后面养育过程中摸索出了经验,现在我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不能不管不顾,说宝宝哭几声没关系,要及时呼应宝宝发出的信号。长期的不回应只会让宝宝情况变得更糟糕,缺乏安全感。
等时间长了,我们就能够发现宝宝有不同需求时的哭声也是不一样的。更要注意的是,观察宝宝身体和精神状态,如果是便便形态有问题或者宝宝肚肚不舒服等病理性原因,我们就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
其次,外在因素的影响也会让孩子的情绪变得不稳定,比如尿不湿大了,比如拉臭臭了没有被及时发现,比如渴了饿了,当言语还不足以支撑宝宝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宝宝只能用哭来引起你的注意。我们要及时关注,掌握宝宝的生活规律。
最后,宝宝可能会恋奶,没有规律的喂养会让孩子不健康,源源不断地想要吃,有可能只是想要一个抱抱,这就是高需求宝宝的独特之处。我们可以培养孩子找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小玩偶来分散他的一些注意力。
高需求宝宝最喜欢的就是与人进行肢体接触,当满足需求后,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蜷抱
让宝宝的后背贴着你的胸口,胳膊围成圈托住屁股。把宝宝的身体弯起来,脸朝前,背靠着你的胸部。或者让宝宝的两腿向上弯曲,靠着你的胸部,和他面对面交流。
让宝宝趴在胳膊上
把宝宝的头部放在你的肘弯处,肚子贴着你的小臂,用手托住宝宝的屁股。这叫飞机抱,让宝宝放松了。你也可以让宝宝的脸挨着你的手掌,屁股待在你的肘弯里。
站在手上
四个月以上的宝宝站在你手上,面朝前方,背靠着你的胸,你的另一只手放在宝宝的肚子上,安全地围住他,前方视觉上的吸引和站立时的精力集中,往往会让宝宝忘记哭闹。也可以转过身来,让宝宝和你胸对胸,这样宝宝会更安全。
大腿画圆
让宝宝躺在大腿上,腿向着你,脸靠在膝盖上。摇动宝宝的双腿,就像踩自行车一样,同时做吸引他注意力的可爱表情或者唱些童谣。
多与孩子互动,虽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这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传递。
照顾一个孩子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有无数的沟沟壑壑,亦有无数的惊险考验。我们就像打游戏一样,各个关卡打怪升级,每突破一个自我就会增加一种信心,因为孩子总会长大,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你的情绪和引导影响了宝宝的整个世界,你是第一个带领宝宝认识世界的人,是宝宝的启蒙老师,是宝宝的守护者,更是缔造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都想用心浇灌想让这颗小树茁壮成长。作为父母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用自身的能力来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小小的人儿,以后也会长成和我们一样。如果我们不用心对待孩子,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父母和孩子是绑定在一起的,既然有个高需求的宝宝,那我们也就做高质量的父母吧,陪孩子一同成长。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