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雍正王朝》中的诤臣孙嘉诚,历史上的原型实际上有两位,一位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臣孙嘉淦,而另一位则是在历史上颇受争议的蔡珽。

对比这两位孙嘉诚的历史原型人物,孙嘉诚展现了前者孙嘉淦清廉节俭、敢言直谏的为官风尚,进而深得雍正器重,并且其在御史大夫阶层具有极高的威信与声望。与此同时,孙嘉诚与年羹尧的之间的恩怨,也像极了历史上年羹尧与后者蔡珽之间势同水火的关系,特别是一直以来年羹尧都将蔡珽视为自己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几次三番的想要处之而后快,这也与剧中二人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相对应。

只不过,蔡珽最终非但没有被年羹尧整死,反而被雍正提拔为左副都御史,专门收集收集年羹尧的罪证,进而成为了年羹尧倒台的重要推动者,而《雍正王朝》中的孙嘉诚却被年羹尧加害,以“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惨淡收场,让人唏嘘不已。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孙嘉诚午门外求雨,让年羹尧对其是充满了愤恨。

雍正在刚刚登基的时候,青海的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发动了叛乱,而此时雍正的皇位尚不稳固,朝中依然有着非常庞大的反对势力,因而可以说这场叛乱让雍正处在了内忧外患的不利局面之中,由此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让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率领二十多万朝廷的大军前往西北平叛。

而此时的雍正,选择并重用年羹尧,实际上已然是他唯一的选择。

一方面,这个时候的雍正,只有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军队交到“自己人”的手中,他才能够放心,而以雍正的亲信班底,能够带兵打仗的也就只有十三阿哥胤祥和当时还是陕甘总督的年羹尧。可是雍正此时又离不开胤祥,他需要胤祥继续坐镇京城,辅佐自己推行新政,同时也要时刻警惕着八阿哥胤禩等人的反扑。所以他能选择的人也就只剩下了年羹尧。

另一方面,年羹尧经过之前“推举大将军王”时候被雍正的敲打,这些年已经老实了许多,况且自己妹妹嫁给了雍正,这时已经被封为了贵妃,雍正也算是手中握着重要的“筹码”进行牵制,也算是比较放心由年羹尧领兵出征。

就这样,年羹尧率领大军,开赴青海平叛。而最终的结果也没有令雍正失望,虽然整个过程非常的曲折,所耗费的时间非常长,朝廷国库的开销也是非常之巨大,但终究是平定了这次叛乱,算是帮助雍正稳固了皇位,同时也为雍正新政的推行,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边疆环境。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于是,雍正对于年羹尧可谓是恩宠有加,不仅极尽封赏,还予以了其莫大的殊荣,他这样做除了是对年羹尧表示感谢外,也是要将年羹尧树立成典范,给那些质疑他的人看,特别是十四阿哥胤禵以及八爷党的众位皇子。

然而,这个时候的年羹尧的心态已然发生的重大的变化,他不仅居功自傲,就连对待雍正都开始有所不敬,在加上他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弄得朝堂上下是议论纷纷。

可是此时的年羹尧正在得宠之时,朝臣们对其是敢怒不敢言,甚至还需要可以的迎合,比如隆科多,雍正将年羹尧之子过继给他,他也是放下全部身份和地位去笑脸相迎,这也恰恰说明了年羹尧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与威慑力。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可面对如此权势、地位正处于巅峰时期的年羹尧,依然有官员敢于直谏,抨击年羹尧的所做所为,他就是孙嘉诚。

“根据我朝名臣于成龙推的《易》理,京师久旱乃是朝中有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年羹尧!”

而孙嘉诚更是当着雍正的面,呵斥年羹尧的种种罪责。当然,这个时候的雍正面对孙嘉诚如此口无遮拦的弹劾年羹尧,必然是有所想法的,于是,雍正当即安排孙嘉诚前往午门外求雨。

“你不死说天旱是因为年羹尧是奸臣吗?那好,你这个忠臣就去午门外跪在太阳底下求雨去!”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此时的年羹尧也非常密切的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因为孙嘉诚弹劾他的这一举动,是他所没有想到的,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向雍正进行谏言,可以说是令年羹尧的颜面扫地。

于是年羹尧此时的心中,对于孙嘉诚必然是充满了愤恨,不过相对来说,年羹尧的心态还算是比较平和,换句话说,此时的他根本看不上、也看不起孙嘉诚,更加不相信的以孙嘉诚职务和地位能掀起怎样的波澜,对他自己造成怎样的影响。

可是事实上,年羹尧真的想错了,因为他不仅错看了孙嘉诚,更是错看了雍正皇帝。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此时雍正已经开始对年羹尧有所不满,只不过,年羹尧自己没有领悟到。

在此之前,雍正面对年羹尧在朝堂上“只知有将领,不知有皇上”的狂悖说辞,已经是心生不满,这一切已经通过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进行了发泄。

而在朝堂上,孙嘉诚弹劾年羹尧的行为,可以说让雍正是又惊、又喜、又恨。

说他“惊”,是因为此时的他对于孙嘉诚敢于在这个时候直谏年羹尧的狂妄行为表示惊讶,毕竟这个时候的年羹尧刚刚立功,又是极尽受宠,孙嘉诚可以说是豁出了身家性命来向雍正谏言,这让雍正感到了一种“不可思议”。

说他“喜”,是因为雍正对于年羹尧的种种不满,有人能够替他说了出来,让雍正的心中是倍感欣慰,并且对于孙嘉诚的胆识与品行有了极高的评价。

说他“恨”,既是雍正对于年羹尧的恨,同时也是对于自己的恨。他恨年羹尧的如此行径极大辜负了自己的一番苦心,恨他自己则是因为此时的他却又不能动年羹尧,毕竟自己对于年羹尧有着一系列的封赏,当前又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局面之下,况且在此之前,雍正已经为自己轻率的褒奖诺敏和张廷璐而被种种打脸,而这一次他面对又是同样的“尴尬”的局面。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于是,他选择让孙嘉诚前往午门外求雨的方式,就是要将自己的不满用这样一种方式告知年羹尧。

试想下,如果雍正此时真的对孙嘉诚弹劾年羹尧极度不满,或者说为了保护年羹尧而决心不管不顾孙嘉诚的话,那么大可当下就以“妖言惑众”、“扰乱超纲”的罪名将其治罪。

可是雍正并没有处置孙嘉诚,实际上这就说明,雍正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孙嘉诚的话,并且将孙嘉诚所言的真假,交给老天去评判。

如果孙嘉诚真的求来了雨,则说明上天已经认定,年羹尧就是“奸臣”,这必然会让年羹尧有所警觉,因为这是“天意”。

而如果孙嘉诚没有求回来雨,雍正也不会处置孙嘉诚,这对于雍正以及年羹尧反而是一个台阶,但是雍正也必然会以此做些文章,向年羹尧提个醒,让他注意收敛,毕竟孙嘉诚的行为,代表着的是“人心”。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当然,不管有没有求到雨,雍正都不会处置年羹尧,也不会收回对于年羹尧所有的封赏,这个时候的他还是非常的需要年羹尧,因而雍正只会选择用提醒、暗示的方式,来告诫年羹尧。

只是年羹尧依然对于雍正的警示选择了漠视,并且依旧是我行我素,甚至还在非常直接的拒绝了雍正所提出的“裁兵”、“减费”、“试行火耗归公”这三件事,于是,雍正也就这样在万般无奈之下,让孙嘉诚跟随年羹尧前往了西北。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孙嘉诚之死,可以说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局。

当听闻孙嘉诚死后,雍正立马下定决心处置了年羹尧,也正是因为如此,不少人认为,雍正是故意借着孙嘉诚与年羹尧之间的矛盾,让孙嘉诚前去西北送死,为的就是给惩治年羹尧留下借口与理由。

然而,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此时的雍正不想失去年羹尧,同样,他也不想失去孙嘉诚。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首先,这个时候的雍正,确实是太缺人了。

“九子夺嫡”期间,雍正一直是以“孤臣”自居,因而除了自己这面的十三阿哥胤祥、年羹尧、李卫、田文镜,以及康熙留给自己的张廷玉、马齐、隆科多等人,朝堂上并没有多少自己可以信赖的支持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年羹尧“潜邸奴才”的身份以及同雍正几十年的交情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所以即便是年羹尧真的有错,但雍正依然不会轻易的放弃年羹尧。

至于孙嘉诚,是雍正自己发现并且提拔重用的“新生代官员”,不仅是因为孙嘉诚对于他、对朝廷和国家都是忠心耿耿,更重要的是孙嘉诚是朝中少有的为官清廉、敢于直谏的诤臣,虽然数次当面顶撞雍正,可雍正对他依旧是充满了好感。

所以,这二人都是雍正所认定的国之栋梁,也对他们的未来有着美好的规划,失去一个都是非常心痛的事情,更不会用拿其中一个去“换”另外一个,对于雍正来说,是一万个“舍不得”的。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其次,雍正让孙嘉诚前往西北,除了是对孙嘉诚的能力与品行的认可,还希望他能够起到时刻警醒年羹尧的作用。

雍正让孙嘉诚在午门外求雨,可之后既没有处置年羹尧也没有处罚孙嘉诚,就说明雍正对于这样的结果是予以默认的,年羹尧应该对此产生警觉而有所收敛。

所以,雍正让孙嘉诚前往西北,在推行新政的同时,也是为了让年羹尧看到孙嘉诚就想到午门求雨之时,想想“天意”和“人心”,以此来匡正自己的行为得失,改正此前一系列错误的行为,这才是雍正想要看到的。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再次,雍正确实也不相信年羹尧会真的杀掉孙嘉诚。

尽管年羹尧此前也有擅杀朝臣的行为,可那是在平叛的特殊时期,属于“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可如今叛军已经被平定,局势已经趋于稳定,那么年羹尧本不应该再向此前一样杀人立威。

况且,此前斩杀的官员,多为地方官员,也与雍正的关联不大,而孙嘉诚是雍正亲自安排的,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钦差”的身份,冲这一点,年羹尧也应该有所禁忌。

而最终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孙嘉诚推行新政,无疑是极大的触动了年羹尧以及其整个政治集团的利益,再加上孙嘉诚一贯的胆大直言的性格,激怒年羹尧也就变得不可避免,最终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对于孙嘉诚而言,当他去西北的时候,他也必然不会料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局。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的职务和差事,是雍正安排的,他不认为也不会相信年羹尧会有如此大的胆量去真的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抵制雍正,这种完全超乎与“人臣之道”举动至少对于孙嘉诚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孙嘉诚当然会想到此去西北,改革必然是阻力重重,与年羹尧的交往也必然是矛盾、冲突不断,或许孙嘉诚也做过最坏的打算,但是以他不畏强权、不畏艰险,只想着一心为公这样的脾气与性格,也依然会欣然前往。

而这也让人对于孙嘉诚的品行更加是肃然起敬。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当年羹尧在杀掉孙嘉诚的时候,除了宣泄其本人对于孙嘉诚的不满外,或许也是对于雍正的一种危险试探,他也想看看此时的雍正对于他的态度究竟有没有改变。

可年羹尧这一次确实是玩火自焚了。

如果说面对年羹尧此前的居功自傲,雍正还可以看在其功勋上予以宽恕的话,那么这次,年羹尧用杀掉孙嘉诚的方式,表达的是对于雍正命令的抗拒,以及对于雍正所推行新政的公然抵制,这必然是不能为雍正所容忍。再加上此时朝堂上对于年羹尧近乎于一边倒的反对声音,也让雍正在百般思量后最终下定决心除掉年羹尧。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就这样,孙嘉诚的死成为了“压断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导致了年羹尧的覆亡。而在失去了孙嘉诚这样一位自己的忠臣、诤臣的同时,雍正也失去了年羹尧这样一位功臣和亲人,雍正心中的伤感与苦闷,也是可想而知的。

雍正王朝:雍正为何派孙嘉诚去西北,真是用牺牲他来惩治年羹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