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卫道志,1963年生于合肥,现任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哥华书画院院士、马来西亚同源书画院院长。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艺术,书画分别启蒙周孝允、黄庆生俩位老师,多年来在学习书画过程中得到了陶天月、郭公达、方茂鸿、王亚洲等地方名家的悉心指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清华美院进修国画专业时,得到了杨得玉老师亲授,在此期间同时随国画山东高研班导师、北京高研班导师吴树强、张晓华、张荣道几位老师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又拜山东著名山水画家冯聚成老师潜心研习山水画,以求得画技意境日臻完善,所学专业有更高提升。2021年成为霍岩中国画精英班专业学员,所创作国画作品《丝路花雨》入展第五届红船颂全国美展并获奖。

由于绘画成绩卓著,所作书画作品参加了全国美展、及各省、市地方大展并获奖。中法艺术交流精品展、中美书画收藏精品展、中韩国际艺术交流精品展、中国诗书画名家专刊展等大型展览。作品还多次参加了全国艺术类及香港大型书画拍卖会,广泛被社会有关团体和专业机构收藏。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腹有奇峰墨自华——卫道志山水画解读甘一鸣/文

在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里,山水画家卫道志的山水画作气势雄秀、墨气沉厚。在众多山水画家的编排中,我走进了卫道志的山水画。把卫道志的山水画放到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才能得到恰当的诠释。中国的山水画在传统文化中已奠定了高品味的美学走向。它不是一味地追求实用效益,卖弄笔墨技艺,而是追求“气韵生动”,攀登超世俗的审美境界,即“观像通神”。以满足人们美的追求,“澄怀味象”以缓解情绪,“得意忘象”以返回到理念世界。在卫道志的山水画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还是一种大气正气和阳刚之气,就总体而言,他的山水既继承了北派山水的雄风,不拘泥于传统山水的一笔一画,又不时揉进南方山水的秀美;既彰显了传统的血脉,又植根于个人化的感受之中。作品《唯有山水最怡情》画格苍浑、气势峻发、烟岚缥缈、雄张秀伟。图中树石交杂、沟壑纵横、山石争势、峰拥而上、寒泉高泻、流山近前、疏至远处、烟云流希,以细密之体体疏朗之貌壮阔场面,尽收眼底,其工稳之笔贯成大势,通幅神完气足、古秀苍润、蔚然奇观。观《惠风和畅》,但见云山飘渺、笔力雄勃、苍郁繁茂,点画如骤雨飘落,笔墨在急速的运行中或点或染、或涂或抹、或轻墨发淡韵与远山、或重墨满数点与于近岭,墨树生烟、云水相连。我感觉到有五代荆浩的山水之魂魄,已充分展示在作品之中,从而表现出壮美山河的浩然大气和勃勃生机,赫然有从传统中走出却自由地驰聘在创新世界的风格和气度。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综观卫道志先生的山水画作,并竭力探寻画家传承古代贤人、师法大自然的轨迹,不难看出,道志的水墨山水画中流淌着五代至宋初的“三家山水”的遗韵。其一,道志秉承中国山水画全景构图,将耳濡目染的雄奇山水纳入画中,山峰巍峨、峡谷陡峭,“云中山顶,四面峻拔”(米芾语)。使画面显得画格苍浑,气象萧疏、境界清旷、壮丽多姿。其二,道志的水墨晕染表现技法直奔五代至宋初的荆浩之路,笔墨圆熟丰厚,技术多择完备。对中国山水画皴、擦、点、染的技巧,在继承上有所创新。画作中石体坚凝,山峰峭拔,真可谓“扫千里于咫尺,穷万趣于指下。”(《圣朝名画评》语)此外,这些画作中有的亮点在于近处为起,中为承转,远处为合,使平凡的景色具有了音乐般的节奏,而起伏变化有一脉相承。

在《旭日东升》中,道志以开阔的胸襟,全画幅式的结构,表现万山千岭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云蒸霞蔚、万千气象。远远望去,峰峦叠嶂、万物灿然。共岚色郁苍,其墨气沉厚,不加晕染。着力刻画万山峻岭的气骨,成功地表现了山峦的质感和力势。我认为《旭日东升》当为卫道志先生山水画中的一座丰碑。《紫气东来》中笔墨清劲厚实,表现山川林的苍郁繁茂,笔力雄勃、笔势秀润。“苍苍莽莽”(董其昌语),又像米芾在《画史》中所说:“....平淡无真多,峰峦出没、雨雾显晦,不装巧趣,多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和所有的有追求有出息并有成果的山水画家一样,卫道志每每走出画室登黄山、爬泰山、上武夷、赴雁荡、游三峡、穿行于祖国的各山大川之中,感受大自然山川湖泊的神韵,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一次又一次扑进祖国的壮丽山川之中,吮吸着鲜活甜美的乳汁,化为自己山水画创作灵感的冲动,创作思维的飞动,以及笔墨挥洒的灵动……他的《万山红遍》是他大胆大面积使用红色的创新之作,红色的叠加增加了画面的厚度,升华了主题的立意,延伸了读者丰富想象,笔法简朴苍劲。多用湿笔泼墨、墨色精严,疏离相间的构图,跌宕有致,粗而不流于俗,细而不流于媚,画面饱满而不障眼。大片红色而不显得媚俗,是卫道志先生近期山水画作品一件不可多得的杰作。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道志先生凭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和一发不可收的创作精髓,近十年山水画佳作连连,令安徽省山水画内的专家内行都击节称赞。他一系列的山水画作,博采南北风韵,交溶浑隽,他学传统重在因墨用笔在线条上下功夫,为已所为所用,因此在卫道志山水画作中,虽写寒林路水的平远之景、气象满疏、境界清旷,画峰峦重叠、间露祠墅,但你看不到宋初李成的影子;虽画山峰峭拔,根长丰茂,就山寒林林居凌渡,但你看不到五代关仝的笔法;虽画丛林森然,岩石皱纹历历,深谷一线飞瀑,但你却闻不到北宋范宽的味道;虽画万壑雄风,岗峦郁盘,奇峰怪石耸拔,山腰薄雾环绕,但你总不会感到宋代李唐的气息……卫道志画山水走的是自己踏出长的一条大路,虽然大路的左右两侧杂草丛生,前方坎坷不平,他高举艺术创作之剑,左挥右舞,前斩后劈,义无返顾地且信心百倍地向前走去。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来合肥参加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笔会的一位专家说,卫道志的山水“富有真实感,洋溢着生活气息。”卫道志的山水画特点是他的艺术给人一种释放的生活感受。正是因为来源于生活,才使他的作品这么有感染力。他的山水笔法来源于“四王”强调布局严谨,笔法细密。他的作品一直保持着中国画用笔用量特点。在《紫气东来》中,他描写出南方山水烟云弥漫,云横秀岭的气象,然而这种江南式的气象不是柔靡的,而是清新、乐观的,是“清新隽秀而下不纤佻,隽秀中有苍沉。”在《虎踞龙盘今胜昔》中,近处山石皴擦苍莽、中景处白帆点点,远景处万船竞发、一往无前,山色尽染其中。所描写的山水风光不仅是具有文人墨客所推崇的秀丽典雅,而且还有一种清新质朴的感觉,塑造当代山水新的审美意象。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书画同源,在卫道志的山水画作中,总能看到他的书法,或行书、或隶书,其行草书洗练秀俊,精美宏逸,行云流水,洋洋洒洒;其隶书高浑洒脱,端庄严伟,他的书法为他的山水画壮彩,烘托了山水画的文人画味道,甚有几分全石味,书法与画作相辅相成,相互衬托。道志的山水画法以书法为骨,诗为魂,所记录的不光是“五笔七墨”类的传统套路,而是心灵深处的一种眺。因为这眺望的功深,卫道志水墨山水,也就不仅仅是笔绘的方式了,而是从画桌到大自然的生活吞吐,看与感悟——一道生命内涵的风景。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祖国的壮丽山川正是一幅幅画不完的壮美画卷。他,正呼唤着像卫道志这样视艺术为第二生命的视创新为历史担当的画家走进山川湖泊。艺术无止境,也无终极。艺术家的一生,只在“创新”二字,合肥山水画家卫道志正在奋力践行着。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艺术中国 虎年贺岁版』 ——特邀书画家卫道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