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作者:影艺独舌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剧60讲第三季,我是主讲人李星文。今天这一期,我们聊聊2019年年末播出的古装剧《大明风华》。这部剧由张挺执导,汤唯、朱亚文、邓家佳、乔振宇、吴越、梁冠华、张艺兴等主演。

《大明风华》明明有一个《六朝纪事》的IP为依托,但尽数改写,几乎是原创。从剧情上你看不出网络小说惯有的飞檐走壁,也看不到网文常见的滤镜下的完美爱情。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它不是大男主剧,也不是大女主剧,它无法用这些标签化的称谓来论定。但它是很有意思的电视剧。在历史的暗场中结构新的传奇,在历史的缝隙中探测人性温度,在历史人物的脸谱上捕捉气韵。

所有的戏剧任务,围绕着朱家五子和景家二女来展开。把政事家事化的倾向是明显的。两条主线,严格说来都是家事。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一条是永乐帝和建文帝之间的矛盾线。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传位给太孙朱允炆,是为建文帝。燕王朱棣不肯臣服,从北京起兵打到南京,夺了帝位,是为永乐帝。这本来就是叔叔和侄子之间的窝里斗。

一条是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之间的矛盾线。朱棣是造反起家,最怕儿子们再起刀兵,所以平日里的敲打和整肃格外强硬。然而天家无情,大位之争永恒,老皇帝和哥仨之间的角逐未有穷时。

这版朱棣是个纠结的老人。历史上只写了朱棣造反,但没写他因造反而后悔。《大明风华》沿着人性的车辙,构筑了朱棣晚年进退维谷的心境。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年轻时,雄才大略的朱棣是不甘人下的,造反几乎是必然的选项。年老时, “史笔如铁”的论定成了他心头最大的关切。

造反是“原罪”,不可更改。但它以怎样的面目留存史册,这却是可争的。进可以剪除建文帝和他的支持者,让翻案不存在任何物质基础。退可以和建文帝和解,再交上出色的文治武功答卷,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评说。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剧中的朱棣曾经想扑灭对方,但他最终悟到一了不能百了,还是选择了和为贵。他在对待儿子们的越位之举时,同样选择了家长的处理方式。汉王意图发动兵变,他料敌机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太孙和“靖难遗孤”勾勾搭搭,他也睁只眼闭只眼。

本来,天子之家,先是君臣,再是父子。然而《大明风华》里,皇帝、皇子、皇孙之间就这么“爷爷”“二叔”“大哥”地叫着。称谓上亲热而家常,斗到最后一床大被遮掉所有争端。

朱棣的刻薄无情和不留余地基本上留在前史里了,剩了一些存在于儿孙们的议论里。真的做起事来,他一方面事事占据主动,另一方面则是不聋不哑不做阿家翁。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王学圻老师脸上写满了安全感。尤其在跟朱瞻基和孙若微的相处中,朱棣的龙袍下面藏着的都是萌,还有宽容。

朱高炽是一个全新的荧屏形象。梁冠华把体型优势发挥到极致,开始几集居然只靠“咿咿呀呀”就能塑造角色。这是个表面怂包,内心亮堂的家伙。这是个宅心仁厚,任劳任怨的储君。这是个悟到了“牙齿坚硬先脱落,舌头柔软长久存”的高人。

我不知道这版朱高炽和历史人物有几分相似,但我的确很喜欢这个人物,尤其是当他对父皇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爹您任性了一辈子,现在又拿孙子的脑袋做抵押。如果您再这么任性下去,儿子可要造您的反了!”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其实人物塑造就是这样,常态描写求的是个质感。而到了关键时刻,必得有个变奏:让怂人生出棱角,让野心勃勃者丧失进取心。

猛然生出棱角的是太子,突然失去进取心的是汉王朱高煦。汉王一直都是个野心家,战功赫赫,手握兵权,看不上太子,做不得藩王。只在老爷子面前肯低头,为的是从朱棣手中接过皇位。

可是当他察觉到皇上将他玩弄于股掌之上,并且一通严厉申斥后,他没了继位的念想,也就失去了礼貌和顾忌。他当面顶撞了朱棣,回府又演出“活人出殡”的荒唐大戏。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故事发展到这儿,已经是喜剧了。君臣对抗是绝无喜剧可言的,只有父子之间才会玩这样的游戏。而倒霉的解缙成了“挑拨者”,姓朱的和好如初,他被冻死在诏狱的大雪中。

执行死刑的是赵王朱高燧。这是个跟红顶白、随时反水的二五仔。他老说自己是汉王一党,却又把汉王的秘密报与朱棣,准备捡漏。这个才具平庸的人,不幸生在了帝王家,把自己活成了墙头草和阴险小人。

男主朱瞻基的强大在于他有一颗真心。他的一缕情丝牵在孙若微身上,他的一腔热血为靖难遗孤而涌,冒死喊出了:建文帝的忠臣也是忠臣!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这部剧里有老谋深算的政治手腕,也有捍卫正义的人性光辉。这光辉,在朱瞻基身上闪现过,在女主孙若微身上则是常规配备。

为救同道聂兴,她敢于进出魔鬼的诏狱。为救建文帝,她敢于逆龙鳞喝破朱棣的心魔。为了救奴儿干都司的3万靖难后人,她先是挡住刺客射向朱棣的弩箭,又进宫为妃挑起终身的苦役。

在她的身上,主创还投射了现代人的品性。就像范闲见到庆帝不跪一样,孙若微和老皇帝、小太孙相处,都是平等的友道。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孙若微和胡善祥都是前朝御史大夫景清之女。若微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善祥是“心头的火动了,谁也灭不掉”。她是网络小说里常见的女版“于连”的形象,贵为皇后而沦为反派。

《大明风华》的编剧和导演张挺,艺术总监张黎,总制片人姚昱竹,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剧创作经验。然而历史题材的创作进入了艰难的时刻。

如果你走天马行空的传奇路线,就要防一顶“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从天而降。如果你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传统路线,保不齐还是有人拿一把教条的尺子,比细节,量出入,挑毛病,打横炮。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关于《大明风华》在历史细节上的瑕疵,张挺回应说,“这个戏创作的时间很局促,关于大女主和宫斗戏的禁令下来之后,临时抛开之前的全部剧本,重新写了五十多集,全靠大学时期的一点儿记忆,没有来得及请历史顾问,所以出现了历史细节上的小错误,我会引以为戒。”

他在知乎上写道,“上大学的时候在中央戏剧学院姚莽先生那里选修了《明史》和《金瓶梅》精读,这就是我最早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认识。”

张挺习惯把史书当做文学作品来看,“根据历史中发生的事,去推测人物动机,为什么要这么做?必须有情感依托,否则在戏剧上不成立。”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紧扣着当代观众的情感,把历史中重要的东西挑出来,完成戏剧的一个组合,再把故事讲给观众听。对我而言,这样就算完成任务了。如果有机会,请历史顾问来提意见,剧本再做打磨,可以做得更好;没机会就这样,不装。我也没有更大的野心去做别的事情。”这些话算是交了底了。

在《大明风华》中,张挺写了九个重要历史现场: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朱棣北征死于榆木川、朱棣秘不发丧、朱高煦乐平造反、喜峰口之战、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四梁八柱搭建起来,三代帝王的命运都在里面了。

这部剧的前半部分有些像家庭剧。后半部分引入了更多的大历史,有重要的价值输出: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权谋和宫斗一受限,这部古装剧的面貌彻底变了丨国剧60讲第三季

“好战必亡”。如果一个皇帝像朱棣这样好战,国民经济真支撑不住,而且敌人跑得干干净净,朱棣北征也达不到战略目的。

“忘战必危”。如果你贪图安逸,不考虑战争问题,不抓战备,这个国家就危险了。国家承平日久,大臣骄傲自满,军队疏于训练,而瓦剌部族急剧扩张,对大明形成实质性威胁。

《大明风华》前半部紧凑而富有张力,后半部则有些松散和跳跃。这和创作周期的仓促有关系,也和创作思路的嬗变、后期修改的频繁有关系。权谋剧和宫斗剧受到了政策的调控,它要避开这两个雷区,能做到成片的样子,已经不易了。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谢谢收看。

主讲人 | 李星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