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春霖大寒节气美词《凄凉犯》:怕寒重梅花暗折,树影满地压冻月

作者:初衣胜雪

蒋春霖大寒时节美词美句:屋小如舟,虚窗生白,不知是月是雪

”短檐铁马,和冰语敲阶,更少残叶。

鼠声渐起,芸编倦拥,酒怀添渴。

疏灯晕结。

觉霜逼、帘衣自裂。

似扁舟、风来舵尾,野岸冷云叠。

回首垂虹夜,瘦橹摇波,一枝箫咽。

窗鸣败纸,尚惊疑、打篷乾雪。

悄护铜瓶,怕寒重、梅花暗折。

却开门,树影满地压冻月。“清朝蒋春霖《凄凉犯。十二月十七日夜,大寒读书(略)》

蒋春霖大寒节气美词《凄凉犯》:怕寒重梅花暗折,树影满地压冻月

蒋春霖很少有人知道,因为他是清朝词人。至少他的名气是没有纳兰性德大的。但是喜欢清词的人必然不会错过蒋春霖,因为他的细腻独到以及沉郁清丽,是过于纳兰性德的。

这首写在大寒节气的词,如在冰雪之中,听见天籁,看见光影,是自有诗词以来,写大寒节气感受最美的词。

大寒节气是传统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应在农历十二月中下旬。也就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冬春之交最寒冷之时。往往冰雪凛寒。人们通常用过年的喜庆和热闹,冲淡这种冷,所以专门来描写大寒时节的景色和体感的诗词并不多,因为寒冷和热闹年节混杂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迎年滋味。

但是蒋春霖这首,却是跳开了年节的氛围,写自己在一个小小的书房读书,度过大寒节气夜晚的状态,听风感寒,忆往同感,开门看月,情景和回忆交融,分外有着清绝之美。

这首词,在半夜里慢慢读来,别有滋味。

蒋春霖大寒节气美词《凄凉犯》:怕寒重梅花暗折,树影满地压冻月

” 十二月十七日夜,大寒读书,至漏三下,屋小如舟,虚窗生白,不知是月是雪。因忆江南野泊,雪压篷背时光景,正复似之 “清朝蒋春霖《凄凉犯》诗题

这是写在词前的一段引子,农历十二月十七夜,正是大寒节气交节的时段,我在书房读书,直到半夜子时,也就是三更。这个时候,感觉屋子就像小船一样,窗户上浮着白色的光芒,不知道外面是月光还是雪光,因此回忆曾经在江南风雪的船上停泊,正好也是像现在窗外有白色的光,那个时候,是大雪压着船篷。现在这样的情形何其相像啊。

蒋春霖写词,多在中年之后。40岁那年,母亲和妻子先后过世,而后又从两淮盐大使职位上罢官,人生可谓低迷,心情潦倒之极。不多久,蒋春霖迎娶了苏州歌舞女子黄小婉,只是蒋春霖此举,并非他放荡,而是失去母亲和妻子之后,急于寻找感情的寄托,他对黄小婉相当好,但是由于不善理财,经济困窘,而和黄小婉的结识,也影响了他的名声,朋友沉默远离,很难再有合适的工作。黄小婉也不安于室,生活堕入困窘,蒋春霖悲愤万端。

蒋春霖无法,只好风雪启程前往苏州求之故友杜小舫。只是杜小舫刚刚升职,事物繁多,没有时间见他,蒋春霖垂虹桥下度过了心情起伏沮丧的寒舟风雪夜,人生的漂泊孤冷,穷途末路,莫过于此吧,这是他一生难以修复的崩溃的夜晚。

蒋春霖大寒节气美词《凄凉犯》:怕寒重梅花暗折,树影满地压冻月

这是回到泰州家乡。又一年岁尾。

他守在小小书房里静心读书。

”短檐铁马,和冰语敲阶,更少残叶。“

这是要多么心静和环境安静,才能半夜听见屋檐上的风铃声,这是有多么冷,才会屋檐结冰,听见不多的树叶从冰冻的枝头坠落,发出半夜的脆响。

”鼠声渐起,芸编倦拥,酒怀添渴。“

听见老鼠出来觅食的声音,我读书累了,去找点酒喝,结果半夜里越喝越干。

”疏灯晕结。“

那一盏灯因为炉火烟熏,灯光已经十分黯淡。

蒋春霖大寒节气美词《凄凉犯》:怕寒重梅花暗折,树影满地压冻月

”觉霜逼、帘衣自裂。

似扁舟、风来舵尾,野岸冷云叠。“

忽然一阵霜寒之气从窗外渗透进来,我看见垂着的窗帘,忽然自己就被寒气吹动裂开了。

我忽然感觉到似曾相识的场景。

仿佛似在船上,旋风忽然吹过船尾,扫开了船舱的帘子,看见外面茫茫白雪江岸,那冷云叠空的场景。

蒋春霖从自己小小的书房,一瞬间记忆到曾经风雪舟上。这种蓦然凄冷的感觉不是忽然而至,而是这是他内心最凄凉漂泊无助的感觉被自然唤起。

蜗居与孤舟,何其相似,而现在这种漂泊的感觉又来了,虽然房间是静止的,但是那从内心透出的流落漂泊感,何其近似,或者一生都没有离开他。

蒋春霖大寒节气美词《凄凉犯》:怕寒重梅花暗折,树影满地压冻月

”回首垂虹夜,瘦橹摇波,一枝箫咽。

窗鸣败纸,尚惊疑、打篷乾雪。“

回忆起曾经停泊在苏州垂虹桥下的雪夜,船橹冻住,流水艰涩,那声音仿佛一枝呜咽断续的箫声,寒风入船,雪压船篷,让人悲冷。

忽然间,我听到这里窗纸簌簌作响,我仿佛回到了当时雪打船篷的苦境。

”悄护铜瓶,怕寒重、梅花暗折。

却开门,树影满地压冻月。“

我想外面肯定是下雪了,起身用棉布护住瓶子里的梅花,怕它们在这样的夜晚被冻伤。

然后我出门去看,到底下雪没。

原来没有雪,是这大寒节气最美的月色,树影满地,一地如雪月光。

实际当时的地面是场雪后,地上还有冰。

这月光,冻住的地面,树的影子,形成了冰月夜景,在寒冷中别有一种极致的清丽。

蒋春霖大寒节气美词《凄凉犯》:怕寒重梅花暗折,树影满地压冻月

蒋春霖的一生是个悲剧。清朝时代,有限的上升渠道不可能给每个读书人出路。蒋春霖能够以非进士出身,做到两淮盐大使,一方面肯定是有人爱才提携,另外一方面,他肯定是有才干。

只是他生活在晚清,四十岁的中年,遭受母亲和妻子亡故,又失业,娶的女子也让他声名受损,日渐贫困。他几乎已经没有了出路。而国家风雨飘摇,更让他有末世的感觉。

虽然他性格表面豪爽,但是人生长年困在这样的不堪里,就算是他有心爱护梅花,也很难周全自己。

50岁时,他因为谋生,再次路过垂虹桥,据说服毒之后,投水而死。

蒋春霖大寒节气美词《凄凉犯》:怕寒重梅花暗折,树影满地压冻月

这首写在大寒节气的词作,极冷极寒,唯美流荡,眼前景和回忆和情感心灵交汇在一起,是难得关于大寒节气诗词的情感佳作。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