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作者:百科密码

2014年1月份,奥巴马总统宣布美国政府在未来二十五年内将拨款180亿美元用来控制五大湖地区的亚洲鲤鱼的数量。

美国政府治理黑鱼16年累积耗费8亿美金。

2015年7月13日报道,圣约翰河中捕获一条30厘米长的亚洲虎虾,科学家称该物种是1980年代从卡罗莱纳州实验室跑出来的。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为什么这些在大陆餐桌备受欢迎的物种,会在美国泛滥的如此严重?网上说美国泛滥的亚洲鲤鱼是因为重金属严重污染,因此美国人拒绝食用,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亚洲鲤鱼泛滥美国

首先说明,入侵美国的亚洲鲤鱼是泛指,不是我们中国特指的鲤鱼,在美国泛滥的亚洲鲤鱼有鲢鱼、鳙鱼、银鲤、草鱼,其中鲢鱼、鳙鱼最多。

那亚洲鲤鱼是如何进入到美国的呢?

由于当时美国南部地区淡水水域由于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蓝藻爆发、赤潮等危机,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按理说水生植物、藻类是淡水鱼最基础的食物,理论上是越多越好,但这些藻类过度生长会导致水道堵塞,鱼类生存环境受限,最直接的是进入鱼鳃导致死亡。藻类的死亡分解也会导致水体含氧量下降,水生动物窒息。

因为亚洲鲤鱼是滤食性动物,主要吸食水藻、有机水生物,所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美国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到本国南部地区,用来清除鱼塘和湖中的水生植物、藻类、污染物和寄生虫等。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谣传:美国不吃亚洲鲤鱼是因为金属污染

从美国引入亚洲鲤鱼的用途来看,金属导致水体污染藻类过多,亚洲鲤鱼正好吃掉这些水藻,所以判断美国的亚洲鲤鱼重金属污染严重。

这个推论看似站得住脚,但却没有科学依据。

根据金属富集原理,金属被吸收进生物体内但无法通过代谢排出,越处于食物链上层的生物体内富集的金属越多。在水生物中,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亚洲鲤鱼在食物链底层属于草食性生物,金属富集程度最低。因此,从金属富集原理来看即使是特大号的亚洲鲤鱼,它的重金属富集程度也不会有肉食性的鱼类那么高。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此外,鲶鱼(cat fish)在美国俗称钳鱼,官方产地在密苏里州、爱荷华州、田纳西州等地。它的食性和亚洲鲤鱼相似,生长环境也相似,如果亚洲鲤鱼富集重金属过高的话,它肯定也会重金属超标。但是它却是当地最爱捕捞的对象之一,每年约有800万人捕捉它。从美国人每年的捕捉量和食用量来看,可以推翻这种鱼类富集很高的重金属。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鸭嘴鱼(美国匙吻鲟)是美国一种大型的经济鱼种。上榜美国人民最喜爱鱼类排行榜的淡水鱼还有黄鲈、玻璃梭鲈、湖鳟等等,都能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五大湖区找到。它们和亚洲鲤鱼的生存环境一样,也被美国人食用。再一次推翻了美国人是因为亚洲鲤鱼重金属超标而拒绝食用的谣言!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为什么美国人不吃亚洲鲤鱼?

上文的诸多例子可以说明,美国人是吃淡水鱼的,并且还吃得不少。可为什么就是不吃亚洲鲤鱼,任其泛滥成灾?

这个情况要参考中国小龙虾入侵事件,现在大家是接受小龙虾了,什么麻辣、五香、蒜香口味,干锅、红烧、油焖、火锅各种烹煮方式,喜欢的不得了,但在十几二十年前你可能听都没听过这东西。

按理说亚洲鲤鱼也泛滥多少年了,美国人也该吃惯了才对,但事实恰恰相反。

中国五千多年的美食烹饪文化不是他们能比的,小龙虾煎炸烹煮这么一做,全民都喜欢,亚洲鲤鱼到了美国人手上,实在玩不出什么花样,一排排小刺难倒了他们。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再加之,欧美人使用刀叉进食,喜欢骨肉分离的东西,一块鱼肉里面有小刺还要用嘴抿出来,这个他们很难做到,容易被鱼刺伤了。吃起来这么麻烦,一般家庭也就不乐意食用。

不过为了让民众乐意接受多刺的鱼肉,美国政府也是变着花样的来。你不是嫌麻烦处理不好小刺吗?

工厂可以帮你把小刺剔了当鱼排卖;嫌鱼刺太麻烦那可以全部搅碎了,做炸鱼饼、鱼条;甚至都不用你料理,直接做成熟食鱼罐头,加热既食。

不过,“矫情”的美国民众还是没有接受亚洲鲤鱼!

虽然小刺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亚洲鲤鱼身上的土腥味让美国民众难以接受。

河鱼有土腥味儿很正常,一般在大陆吃河鱼都现杀现吃,这样就可以减少这个土腥味,因此也基本不会吃河鱼冻品。在美国为了防治亚洲鲤鱼,根本不允许活体运输,被事先杀过的亚洲鲤鱼一路冰鲜到工厂,再到超市味道肯定不怎么样。

而且这些亚洲鲤鱼生长年限长、个体大,土腥味更重,美国不用什么重料烹饪,简单煎炸一下,肯定不好吃啊。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就因为这一点,想把在美国泛滥的亚洲鲤鱼冻品运到中国来卖,根本不现实。我们吃鱼讲究新鲜,即便你冰鲜空运过来,再便宜,也没人买。

比较现实的出口方式,可以考虑加工制品,并且实际上已经有人做了这样的尝试。

2014年中旬,一个中国投资者团队宣布和美国两河渔业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合作,在接下来的三年内两河渔业将向中国市场出口3500万吨亚洲鲤鱼产品,包括全鱼、鱼排、鱼头、鱼尾和鱼酱等。

大陆对进口食品也有很严格的检验标准,金属检测超标的鱼类制品是无法进入国内市场的。这些罐头能出口到大陆,再一次佐证了美国的亚洲鲤鱼重金属没有超标!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美国人病急乱投医”?

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并且呼声较高。

因为亚洲鲤鱼泛滥,因此当地人特地引入亚洲黑鱼来防治亚洲鲤鱼,这个说法听起来也挺合理。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病急乱投医了,黑鱼作为亚洲的顶级掠食鱼类,不光战斗力惊人,更擅长偷袭猎物,经常藏匿于水草丛中,伺机而动,捕食路过的小鱼小虾。小鱼小虾只是相对概念,它们非常贪婪,吃得多长得快,当体型长得足够大,甚至还会捕食青蛙、幼鸟,只要能入口的活物,都不放过。肆意引进肯定会破坏当地生态,美国政府应该不会这么做。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那亚洲黑鱼究竟是怎么进入美国的?

亚洲黑鱼进入美国的原因众说纷纭,最直接的就是观赏鱼放生。亚洲黑鱼学名乌鳢,在中国也有“财鱼”的称号,因为身上的花纹像古代的铜钱而得名。它的花纹衍生种类繁多,人工培育的变种经常作为珍贵的观赏鱼售卖。

由于吃得多长得快,很快鱼缸就容不下它,养不住了自然就有人将它放生,殊不知这种肉食性鱼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通过推理作者个人觉得,亚洲黑鱼很有可能是被当地人通过放生的方式进入美国的。

由于亚洲黑鱼两年性成熟,每年5-7月是它的产卵期,雌性黑鱼会选取水草营造产卵巢,平均产卵两万枚。受精卵孵化期间,雄鱼和雌鱼轮流守护,孵化出的小鱼还要在父母身边生活20天左右才会散群。遇到危险情况,黑鱼会把孩子吸入口中保护起来,因为这个特征,黑鱼在中国还有个雅称“孝鱼”。

如此贴心的保护极大程度增加了后代的成活几率,鱼卵孵化两星期后,身长达到1.1公分长;1.8公分后,小黑鱼就会开始食用小甲壳纲动物和其他小鱼。杀戮本能从小就展露无遗。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亚洲黑鱼对氧气的需求不高,特殊的鱼鳃构造能让他们在陆地上呼吸空气,在缺水的环境下生活4天之久。除此以外,他们还具有强大的陆上行动能力,通过跳跃摆动的方式移动,在极端条件下,完成短程陆地迁移。

美国亚洲鲤鱼泛滥成灾无人吃,是因为重金属污染吗?真相来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亚洲黑鱼在美国想不泛滥都难。即使政府反应迅速,开展雷霆行动,仍无法防止黑鱼的扩张。截止2019年,美国14个州发现亚洲黑鱼,侵入20%的淡水水域。

好消息是,相比亚洲鲤鱼,黑鱼基本没有小刺,经过中国人民验证,肉质脆嫩弹牙,适合片下来做酸菜鱼、水煮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