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京师监狱,始建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占地面积约123亩,是由清末一品重臣戴鸿慈出国考察回来后主持的司法改革工作之一,他一改旧监狱条件差的面貌,在吸收了西方各国司法制度和对监狱的管理经验后,请来日本监狱专家小河滋次郎作为设计师,建造出一座长300米,宽270米的“新式模范监狱”,虽然清朝已经奄奄一息,但对戴鸿慈的工作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图为模范监狱大门在民国时期的样貌。

由于当时大清经费严重不足,因此很多设计方案中的建造没有完成,成为烂尾工程。进入民国时期,著名的监狱专家王元增(王元增曾到日本警监学校留学,是监狱专家小河滋次郎的学生)受北洋政府委派,来到这里继续建设管理,并担任这座监狱的首任狱长。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图为民国初期京师监狱的院子,可以看到院子中有很多没有完成的建筑。

京师监狱的总体构造是以一个圆形岗楼为中心,其余各监舍从这里向四周扩散,并全部与中心岗楼相通,狱警们只需在岗楼中转一圈就可以看到所有监舍中的情况。因为百姓们开玩笑说这样的设计就像一个王八,因此这座监狱也俗称“王八楼”,监狱自从建成后经历了11次更名,曾用过的名字有“北平第一监狱”、“河北第一监狱”、“京师第一监狱”,但百姓们记住的只有“模范监狱”和“王八楼”两个名字。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图为“王八楼”里的中心岗楼。

京师监狱在经过王元增等人10年左右的建设后,共建成5个监区合计594间牢房,可关押1000个犯人,王元增不仅设置了单独的女监,而且大胆提出启用女狱警管理女犯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女狱警和女监。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图为京师监狱中的监舍走廊,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

京师监狱从1912年底开始收押犯人,收押的犯人主要是有期、无期和死刑犯人,还有一些成年的拘役人员。1922年,民国政府将60名俄罗斯犯人移交至这里关押,使得这里成为全中国第一所关押过外国犯人的监狱。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图为在犯人们正在监狱外等候狱警的指令。

1919年,京师监狱中的犯人在监狱门口修了一条通往城里的路,犯人出狱后从这条路直接就可以回家,因此将路命名为“自新路”,预示着改过自新从新做人。监狱外不远处有一条小沟,上面搭着一块石板供人通行,由于带着脚镣的犯人们经过这里时需要半步半步地挪,因此桥被命名为“半步桥”。如今监狱已经不复存在,而“自新路”和“半步桥”的名字却还在沿用着。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图为京师监狱俯视图,远处白色小楼外便是自新路。

王元增在任期间,在监狱中开办了教育事业,实行初小、高小、初中、阅读四个等级的教育体系,18岁以下的少年犯在这里可以按规定接受教育,除了学习、体育锻炼,孩子们在这里还做一些手工项目。图为监狱中的少年犯正在编制竹筐。

监狱内共设有16处工场,其中最多的是印刷,其次还有种植、木工、缝纫等项目,王元增让犯人们做这些劳作和手工业,一来为了打发他们的空余时间,二来可以为监狱的开销做一定程度的补充,但这样的形式被后来管理监狱的人“充分利用”,成为了他们最好的敛财渠道。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图为几个犯人正在推磨。

监舍中有很多犯人都是在大清时期被入狱的,在清朝的监狱制度下,以他们的重罪将会一辈子待在这里,但1913年,民国的《监狱规则》出台,规则中新增了“假释”条款,符合条件的犯人都可以按程序办理“假释”。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图中为在监狱中放风的犯人们,其中一个犯人还留着清朝的长辫子。

民国京师第一监狱老照片,管理很先进,川岛芳子在这里被秘密枪决

1946年,京师监狱收押一些未经处决的汉奸,并对一些罪大恶极的汉奸执行处决,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大汉奸就是王揖唐和川岛芳子。王揖唐曾担任伪政府的最高国防委员,川岛芳子本来是一位满清格格,6岁后在日本长大,后为日本侵略者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两人都于1948年在该监狱被枪决。图为1948年3月25日,处决川岛芳子的现场,法医正在确认她是否已经死亡。

(欢迎关注小辫儿说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