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Booklist

每次翻页,都是旅行

Corner

《爱情神话》里的书架

Talk

“众筹”一本书的名字

Observe

一家新书店,

在北京

本期书单包括 15 本新书,以及《爱情神话》中,主角老白家书架上的那几本——我们真的把它们找到了。

圣家堂和卡特兰是年底的两个热门词汇,作为两个现象勾起了大家对建筑和当代艺术的兴趣,与两个领域对应,建议翻开《建筑的故事》和《二十世纪艺术之书》。

同样描写鸦片战争时期的两部作品,《史密斯先生到中国》避开宏大叙事,以一部微观史展现了18世纪英国人对中国观念的变化。《潮汐图》则虚构一片天地,用一场奇幻的季风之旅展现岭南风土。

年底卖断货的《新月与蔷薇》在某二手平台上被炒到了 600 元一本,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它的编辑,告诉大家这本书在出版时的“第一手”故事。

最后去探访刚刚开幕的“书店”——多抓鱼三里屯店,这个包含了阅读空间和百货的循环商店,内部是什么样子的。

你在这里看到的“书单”不仅是一份阅读推荐,而是一个和阅读有关的生活场景。

当然,你也不必去管读书能否直接作用于生活,去学一个词汇比如蜞乸(水蛭,粤语发音:kei4 naa2,详见《潮汐图》);去看一座建筑,比如克莱斯勒大厦,每一次翻页,都可以视为一次旅行。

希望阅读能让大家看见那些未被同质的多元文化。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在周末去剧院看一场戏,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旁观一场悲欢离合,剧院提供了一个让人躲避现实、小憩片刻的空间。而何为戏剧?戏剧又如何为?作为戏剧制作人的王可然可以告诉我们。

中国舞台领域代表性人物,央华创始人、艺术总监、制作总监王可然从业十余年来的工作心法和剧场理念浓缩在这本书里。本书从如何看待观众与舞台的关系、怎样和导演及演职人员展开协作、如何带好一支戏剧团队等多个角度,分析戏剧制作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列举值得借鉴的工作技巧,讲述诸多与演员、导演合作的幕后故事,表达了对中国戏剧创作和戏剧市场的认知、判断与期许。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生者直立,而逝者行走时上下颠倒,二者的脚彼此接触。”一个萨米族的传说,将我们的目光带往地下的世界。本书作为一部地下主题游记,将目光投向人迹罕见的地下世界,伴随着作者的足迹,了解那些阳光无法到达的墓穴、地下城、矿洞……用另一个角度看见大地之下的历史。

被《卫报》誉为“当代最具雄心的叙事性非虚构作品之一”,麦克法伦用其独特的文笔将那些人类未涉足之地的地下场景带给我们,而后留下一个足够厚重的问题——“我们能成为好的祖先吗?”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2020—2021 是所有人产生共同记忆的两年,是我们口中的“疫情时代”。在这危机四伏的两年,我们“死里逃生”的时刻,如何面对这些新的公共事件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值此时刻,文学成为一种出口,这些新的文学声音成为了一种对新的现实困境的回应。

本辑《单读》回到本土创作,时隔四年,再次推出原创小说选集,汇集了包括郭玉洁、郑在欢、蒯乐昊、索耳、双雪涛、孙一圣和颜歌在内的七位青年小说作者的新作,以及胡波的诗歌、李静的随笔和贾行家、许志强、徐兆正的文学评论。此外,《单读》首次以别册的形式推出“中英小说对读”,收录颜歌小说的中英文两个版本,穿透语言和文化的边界。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以时间为序,在一个经验丰富的建筑师视角下,从建筑的起源、发展、特征等方面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作者在极具文采地讲述了建筑背后的历史及文化之外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尝试帮助读者进每位伟大建筑师的内心,正如开篇前言所言:“我每碰到一栋建筑,一定会问一个问题:这栋建筑为什么盖成这样?个中原因或许很多,但我们只要能找出部分原因,例如历史、政治、宗教甚至社会的影响,我们就能更清楚了解,该设计师为什么那样思考,为什么他选择以某种方式来建筑。”

《建筑的故事》自 1983 年费顿出版社首次出版以来,不断更新、重印、再版,畅销至今,已成为建筑类著作中不可多得的口碑之作,亦被评为建筑系学生必读之书。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被《纽约时报书评》誉为“布劳提根的最堪传世之作”。本书为美国反文化运动代表、“后垮掉派”诗人理查德·布劳提根的短篇小说集,共收录短篇小说六十二篇,大多数围绕着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中心、嬉皮青年的“精神圣地”旧金山展开。

作者理查德·布劳提根,美国“后垮掉派”与反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字静谧简洁但又充满幽默,他的小说,以独特又诗意的方式再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嬉皮青年生活,将我们带回那个鲜花与浪潮的“爱之夏”。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二百多年前,三个默默无闻的同名为“乔治·史密斯”的苏格兰商人,绕过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贸易,在印度洋海域上掀起了一场商业风暴,间接造成了一场金融危机,并最终引发英帝国对亚洲的入侵与殖民。

与此前关于十八世纪英国帝国主义扩张的叙事不同,作者从三个被称为“散商”的史密斯入手,展现了鸦片战争前大英帝国在全球扩张的内部运作与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是一部关于十八世纪的帝国主义、跨文化贸易和全球金融的微观史。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比利时时尚”还未曾被人提及。直到 1981 年“Fashion:It's Belgian”运动的兴起,“时尚”和“比利时”这两个词第一次组合在了一起。而此后建立起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六位天才设计师,对国际时尚产业产生了巨大的贡献和影响。

本书详细梳理了比利时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时装设计师的理念、风格,详细讲述安特卫普六君子以及他们同时代的、各具才华的设计师们,图文丰富地展示他们锐气十足的设计。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相比于其他时代,二十世纪的艺术在风格和技法上是无可比拟的。除了油画与拼贴画,雕塑、装置、现成品以及视频都可以作为实验媒介,本书收录了莫奈、毕加索、弗里达、霍克尼等五百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这是一本全景式的当代艺术图鉴。

被《泰晤士报》评价为“同类作品中的典范”,除了作品的高清大图,还配有艺术家的风格解读和作品的创作背景,附录部分梳理了繁杂的艺术主义和流派,轻松帮助读者看懂二十世纪艺术。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一个根植于岭南风土的魔幻故事,以南中国娃形少女的视角去看十九世纪的珠江三角洲。这场季风之旅,从珠江水上人家,到广州十三行,在澳门奇珍园略作停留,又探向万物有灵的江河重洋。中西在此相逢,大大小小的乌托邦相互碰撞,是一次穿越近代世界的迷人宴游。

舢板,罟仔,芫女……那些带着海风咸味的潮湿词汇勾勒出一个不存在的虚幻世界,林棹用她独到的叙事风格,呈现给大家十九世纪的海市蜃楼。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想去看看时尚品牌 BEAMS 员工的家里是什么样子吗,他们又会怎样装饰自己的家,又会怎样收纳自己的心爱之物,一本称职的“创造理想之家的教科书”会教会你这些。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半数收录的是独居年轻人的一居室空间,这对年轻读者而言似乎更为实用。

作为“BEAMS AT HOME”系列的第四部,本书收录了全新的 50 个 BEAMS 员工家庭的采访,展示他们的生活理念、居住空间和热爱之物。并且首次附上每个家庭的户型平面图,空间规划更一目了然。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一个身陷志业危机的政治学学子,面对学术和生活的困惑,偶然得到机会前往秘鲁,进入一支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在这个过程中,秘鲁乃至拉美的历史碎片不断闪现,作者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经验不断碰撞,由此,他重新思考有关政治实践、学术意义和真实生活的问题。

“在拉美没有魔幻现实主义,只有现实主义”是吕晓宇拉美之行后的感慨,只有近距离看见政治的人,才能明白何为“做政治”。通过作者这些足够丰富的经历,帮助我们看见一个更真实的秘鲁。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在信息技术足够发达的现在,我们已经不满足于观测自然中的偶然事件和稀缺的人工记录数据点来了解动物。地理学家詹姆斯 · 切希尔和设计师奥利弗 · 乌贝蒂合作,通过可视化数据更近距离、更全面地追寻豹子、斑马、狒狒、鲨鱼、熊蜂和雪鸮等的行踪,认识前所未见的自然,探索如何通过新技术更好地保护地球。

本书呈现了跨国、跨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以数据采集的不易、科学家的坚持与不断尝试,为动物研究工作、公民科学项目和纯粹的好奇之心导航。《金融时报》如此评价:“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创新技术能如何拓展人们对自然的认知。”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要穿过一条街道,必须先穿过街道的二分之一;要穿过街道的二分之一,必须先穿过它的四分之一,要穿过四分之一,必须……如此往复,无穷地二分街道似乎意味着永远也无法穿过街道。事实上如何穿过街道是芝诺提出的二分悖论的一种场景,而本书便是关于“无穷”这个数学概念的科普读物。

作者大卫 福斯特·华莱士和《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并称为“美国文坛双壁”,在本书中华莱士用自己标志性的奇思妙想、辛辣独特的文风,展现了这一段在街道中央徘徊的历史。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真相漂流计划”规定,捡到笔记本的人需要坦白一个秘密,在里面写下自己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小说中 6 个陌生人的 6 段秘密,被一个咖啡馆、一本笔记本串联起来,从而产生了意料之外的化学反应。

作者克莱尔·普利此前从业于广告行业,工作经验赋予了她写作的灵感——让她想去撰写一部有关每个人真实生活主题的故事。而本书正是如此,作者用一个多元化的视角讲述真相与谎言、虚假与真实并存的一群人。他们奇妙的羁绊在充满善意的温情故事中照亮彼此。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莎士比亚的台词与诗句中提及了大量植物,虽篇幅不多,却往往揭示着故事的隐秘脉络。《莎士比亚植物诗》还原了莎翁笔下的植物们,并为每种植物配上一幅肖像画。本书从 A 到 Z,拾取莎翁著作中散落的 170 多种(几乎所有)植物,这里是莎翁的“文学花园”。

正如雨果所说: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百鸟在歌唱,灌木在抽叶,人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云彩在游荡,天气时冷时热,晨钟暮鼓,朝发夕至,森林窃窃私语,人们促膝交谈。在这本书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莎士比亚为自己喜欢的某种植物所写下的相关诗句。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于十二月上映院线的《爱情神话》成为了 2021 年年底最大的惊喜,电影的“名气”虽然不大,但最后走进电影院的人绝大部分都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豆瓣的 8.3 分也很有说服力。

《爱情神话》中的大上海藏在小弄堂与邻里间,贴地气但又处处精致。就像从窄巷中走出的马伊琍脚下那双断了根的 Jimmy Choo,也像鞋匠蹲坐在马扎上的 Coffe Time,这份沾染了烟火气的精致,是上海最朴素的精致。

如果再去细细寻找,我们还能在电影中所有人观看费里尼《爱情神话》的一幕看到老白家的书架,让我们看看这位教街坊画画的艺术家平时都读什么书?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这本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是一本用最简单风趣的文字编制而成的哲学史,翻开本书,从神烦的苏格拉底开始,彻底了解人类史上的哲学家们,以及他们穷尽毕生的经历和苦思后提交的最终答卷。但显然读了这么多哲学道理,老白也很难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故事。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在角落里的这本 《小丑的流浪》正是《爱情神话》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的自传,他是唯一获得过 1 座戛纳金棕榈大奖、2 座威尼斯银狮奖、5 座奥斯卡金像奖的导演,这本自传出现在书架上可以说十分应景。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品牌是一种认知效率的结果,品牌创建的过程就是认知效率形成的过程”,这本 《新品牌的未来》中回答了新品牌从哪儿来和到哪儿去的问题,读了这本书的老白也许还有过在职场上班甚至创业的经历?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香料共和国》是一部香的历史,记载了从中世纪至今的香料史和厨房烹饪史,厨艺精湛的上海男人老白读这本书再合适不过。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爱情神话》导演编剧邵艺辉曾经在采访中引用马尔克斯的话:“我坚信未来是女人支撑世界,男人只有捣乱的份。”并用以形容自己的电影:“巧的是,我写的就是这些厉害的女人和捣乱的男人,只不过他们都一样迷人。”也许这本 《马尔克斯的一生》出现在书架上就是为了致敬与导演隔着时空不谋而合的伟大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吧。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译林方尖碑编辑部:

“新月与蔷薇”就好像波斯文明的缩影:既有“新月”上的杀伐纠葛,又有“蔷薇”下的温婉柔情。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新月与蔷薇》是一本“波斯人”写“波斯”的通史作品,其内容的深刻和写作视角的独到,都让我们认为这本书值得更加“惊艳”地与读者见面。在策划环节,我们曾通过微博公开征集的方式,为这本书选择中文书名,在收到的几百份投稿中,“新月与蔷薇”这个名字让编辑部的小伙伴们都眼前一亮。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新月”是波斯文明中的常见元素,无论在建筑设计还是文学作品中都屡见不鲜。“蔷薇”是如今伊朗的国花,在各种艺术创作中常有出现。“新月与蔷薇”就好像这个文明的缩影:既有“新月”上的杀伐纠葛,又有“蔷薇”下的温婉柔情。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编辑加工环节,我们通过一些“小心机”,比如在每个章节前设置一页,附上相应历史时期使用的钱币图案,让整本书更有“波斯味儿”;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在营销推广环节,我们与社里各部门密切配合,推出了书口彩绘的特装版“蔷薇版”,将新书的预售与宣传合二为一。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在北京三里屯的机电院,出现了一个充满“复古风情“的门面——爬满爬山虎的外墙、绿色的墙漆、贴在玻璃上的复古字体,这就是多抓鱼的北京新店。

这家店铺和上海店一样被叫做“多抓鱼循环商店”,说明新店不再是一家只卖二手书的书店,而是兼卖二手服饰甚至更多循环商品。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这是多抓鱼第一家超 1000 平米的店铺,他们在 2021 年底关闭了位于大望路的北京老店,并选择在 2022 年的第一天打开新店的大门,颇有“辞旧迎新”的意味。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店铺内部采用大面积的绿色瓷砖元素,并用生锈的金属框架取代隔断墙,以 LED 条形屏显示当前分区的品类,抬头则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天窗。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2017 年,多抓鱼作为一家网络二手书买卖平台上线,2019 年底,荒野气象台现场报道了上海的多抓鱼循环商店开幕,目前他们的品牌业务已从最开始的书逐渐扩展到电子产品和服装。不过,这家店铺的开业对图书行业来说仍然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我们应该为开在北京的新书店鼓掌,也希望未来能听到更多这样的好消息,让读者们拥有更多精神上的“避难所”。

撰文:Via

设计:Andy摄影:依依

编辑:Andy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爱情神话、多抓鱼、新月与蔷薇,在新故事里寻找书的踪影|Books

很高兴认识你,以下都是我喜欢的

如果你也感兴趣,试试关注乌云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