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胡依红的《莲花公主》| 没有狐狸精,照样说《聊斋》

胡依红的《莲花公主》| 没有狐狸精,照样说《聊斋》

动画片《莲花公主》(1992)导演:胡依红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金柏松访动画片《莲花公主》导演胡依红

作者|金柏松

编辑|蔡杰

柏松:什么激起了你对这个故事的第一冲动?

胡依红:就我个人的爱好而言,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老庄学说”带有强烈而浓厚的兴致。《莲花公主》这个故事,我第一次看到南京画家徐乐乐画的同名连环画,连环画本身的造型、色彩和其他一些艺术绘画语言的处理上,都极精彩,可以说是“很棒”,是出类拔萃的。其故事的本身,虽然是蒲松龄这样一位远在世纪之隔的历史古人所作,但其中与当代国际上学术界中的“现代意识”具有不谋而合的魅力。一个书生在做梦,梦见的是现实的生活,其中淡淡的感觉,有无相生的哲理,超越了周围我所见到的许多别的作品,其艺术的品位明显地被我例入高品位的层次。它,正是我所要、所想寻找的。

胡依红的《莲花公主》| 没有狐狸精,照样说《聊斋》
胡依红的《莲花公主》| 没有狐狸精,照样说《聊斋》
胡依红的《莲花公主》| 没有狐狸精,照样说《聊斋》

徐乐乐国画作品

柏松:《高女人和矮丈夫》也是你自已根据冯骥才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其影片和原作在内容上作了很大很大的改动。《莲花公主》与原作无多大的改动,这有点不太合乎你的思路,为什么?

胡依红:《高女人和矮丈夫》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大家一看就明自,那是“阿达式”的。但每个艺术家必须创造,追求自已个性的东西。我在努力寻找我自已的个性。这部戏一开始我还是希望首先在剧本上有我自己的再创作,然而,我七改八改也觉得改得都不舒服,改过的东西硬想塞却塞不进去,而塞进去了又觉得原来的美好关系都被打破了。蒲松龄的这个作品给人感觉是一种超越的完美。这要等我动手去碰碰它以后,才能发现这种货真价实的高品位感觉,尤其是在哲理性上,它的沉淀性很纯。

胡依红的《莲花公主》| 没有狐狸精,照样说《聊斋》

动画片《高女人和矮丈夫》(1989)

导演:胡依红

柏松:本片中你如何运用动画语言?

胡依红:动画语言是由多种艺术元素组合而成的。尤其作为“电影”的“电影语言”上,绘画、造型、动作、音响、摄影等等都是动画片的重要元素,由于摄制组各部门的友好合作,使我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此片。其中尤其是摄影蒋友毅先生,他是一位优秀而工作态度极其认真又富有创造力的摄影师,与他合作真是感慨万千。

胡依红的《莲花公主》| 没有狐狸精,照样说《聊斋》

动画片《莲花公主》(1992)

在人物造型和画面风格上,连环画原作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造型高度洗炼,色彩也很高雅、单纯,有一种现代文人画——人称新文人画的韵味,这样的线条和色彩会组成新颖的视觉力量。它和蒲松龄原著的神韵又很糅合,古今融通,作为一种造型意象,在这种影片中将会起很大的作用,这是我在影片开始时就想象到的。

本片的音乐、音响、效果同样追求淡雅而细致。由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默契合作,才组成了我影片的动画语言。

柏松:通过这部影片的创作,你在美术片创作中有些什么新的体会?

胡依红:鉴于目前美影厂经济困境的现实,我以为搞这类艺术短片最好能和影片的商业性结合起来,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在美影厂如果和人合拍完全可以由我们先做好前期工作,如剧本,导演的艺术构思等,然后再去找外国人来投资合拍。这样既可以有一定的艺术性,也可以保证其商业价值。

美影厂创作观念老化是大家共同呼喊了长时间的事。应该鼓励每个人都去寻找自己的艺术感觉。

(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