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柏林天空中的烛光:"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到"

新华社柏林2月9日电(记者彭大伟)2月7日16时50分,柏林狂风,体温降至零下13摄氏度。

在大风中,德国人克里斯蒂安·施密特(Christian Y. Schmidt)和他的朋友们准时出现在柏林阿恩斯瓦尔德广场(Arnswald Square)的公牛喷泉前。

Collist在喷泉下方的空气遮蔽空洞中竖起了一块写着"61998"的牌子,并小心翼翼地点燃了蜡烛。这是截至该日期德国因新冠状病毒而死亡的累计人数。

浓密的麻制蜡烛就在它后面,另一个标志写着"让新皇冠被看到"(#Corona-Tote sichtbar machen)。

柏林天空中的烛光:"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到"

2月7日,科利斯特先生在柏林的阿恩斯瓦尔德广场点燃蜡烛。中国通讯社记者 彭大伟

没有演讲,没有仪式,有些人只是在烛光下默默哀悼。

这是牧羊犬来到这个广场点燃蜡烛的第十个星期天。他在过去一年中所经历的是对中国和德国疫情的观察,反思和纪念。

作为一名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德国作家,去年年初疫情爆发时,高力在北京。当他看到德国媒体存在误解和偏见甚至煽动种族主义的报道时,他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他的"北京抗疫日记"。

"我在北京亲身经历了疫情的初始阶段,对中国当局的反应如此之快感到惊讶。科利斯特回忆说,当北京确诊的病例不到50例,而且没有一例死亡时,几乎所有的公共设施都被关闭了。进入建筑物需要温度测量,并且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很快就需要口罩。他还对中国通过手机应用追踪密切接触者和预防流行病的努力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是,当局已经明确告诉人们,这种病毒是危险的,并意识到这种流行病,"他说。

在亲眼目睹了中国控制疫情的速度之后,科利斯于2020年2月12日登上了返回柏林的航班,宣传他的新书。"我确信中国能够控制疫情,所以4月1日从柏林飞回北京对我来说不是问题。

科利斯只猜到了关于中国的部分。由于整个欧洲的迅速爆发,他不得不留在德国度过下一年。

柏林天空中的烛光:"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到"

图为1月24日在柏林阿恩斯瓦尔德广场(Arnswald Square)的蜡烛和"让新皇冠被看到"的标志。中国通讯社记者 彭大伟

德国在对第一次疫情做出相对成功的应对后,于2020年秋季遭受了第二波疫情的袭击。自11月以来,新冠病毒感染死亡人数一直在上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2020年德国因新的冠状病毒感染而累计死亡人数达到33,071人,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12月。

"我当时注意到,媒体上几乎没有关于它的涟漪 - 每天早上都是干燥的巴巴里的一连串死亡事件。科利斯特先生不能接受的是,当主流媒体每天报道疫情数据时,都有新的确诊病例,然后说"另外"又有多少人死了,"好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在2020年12月4日,克里斯和艺术家维罗妮卡·拉杜洛维奇(Veronica Radulovic)发起了一项名为"让新皇冠被看到"的在线活动,呼吁德语区的人们每周日为那些因新皇冠爆发而死亡的人点燃蜡烛。

Collist选择的"sichtbar machen"是德语特有的表达,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事物可见"。

两个月来,Collies和他的朋友们一直处于黑暗中,每个星期天都准时在同一地点点燃蜡烛。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约40个城市对此次活动做出了回应。"许多人显然觉得有必要哀悼新王冠,让他们可见,并反对否认防疫的阴谋论者。

柏林天空中的烛光:"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到"

过了一会儿,几家德国主流媒体开始注意到这一事件。今年2月6日,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宣布,将于4月18日在柏林举行全国仪式,向新型冠状病毒的死者致敬,德国国家机构负责人将参加。"仪式的目的很明确,让全社会默哀片刻,为死者家属,给死者一个有尊严的告别。

冬天即将来临,随着疫苗接种的蔓延,德国人已经看到了曙光。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重申,所有愿意接种疫苗的德国人将在9月21日之前接受第一次注射。

"我希望这将实现。维罗妮卡·拉杜洛维奇说,德国当然可以更好地对抗疫情,但现在有希望。

Kirsty希望很快回到中国,与住在北京的妻子团聚。(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