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朝鲜战场:军后勤部长写信给妻子要吃要穿,他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1950年11月4日下午,震撼了世界的长津湖战役出现了少有的平静。

这天上午,由柳潭里撤退的

陆战1师7团和5团,历经4天3夜全部撤进了下碣隅里,这让陆战1师形成了一个由8000多人扼守的防御圈。

此时,围攻这一带美军的9兵团20军58师、59师和27军79师,已经基本失去了战斗力,而预备队26军的76、77和88师还在赶赴长津湖的急行军路上。

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得到报告后,骂了一句湖南土话“娘妈的”,

挥拳将眼前的木板击得稀碎。

看着青筋暴起十分恼怒的司令员,参谋们大气不敢出一声,只顾低头捡着散落在地上的电报纸和铅笔。

镇静下来后的宋时轮,命令26军的3个师白天行军,不惜一切代价,于5日晚之前赶到下碣隅里,截住将继续撤离的陆战1师。

同时,宋时轮也急令各军,务必趁战斗间隙抢运粮食。

因为大量的冻伤冻亡,除了衣着单薄之外主要是断粮,战士们只要每天能吃上顿热饭,哪怕是几个土豆,就会降低冻伤冻亡。

这时的20军军指,也是一番紧张的气氛。

副军长廖政国挥着独臂大声吩咐警卫员:“去把喻求清给我叫来。”

朝鲜战场:军后勤部长写信给妻子要吃要穿,他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出国前的喻求清

失去了右臂的廖政国,外号“廖独膀子”,是新四军唯一打进上海近郊并炸掉了日军虹桥机场的铁血将领。

战士的枪中有弹,肚子里有粮,这是对后勤最起码的要求。

而自长津湖战役爆发后,美军飞机却切断了后勤攻击赖以支撑的铁路和公路。

四面被围的陆战1师7团和5团,之所以能逃进下碣隅里,后勤供应严重滞后是一个突出的原因。

一时间,部队的许多指挥员的怨气与不满直指后勤供应,这让廖政国不但十分恼火,也脾气暴躁,以至于20军后勤部长喻求清也尽量躲避着他。

时年37岁的喻求清,湖南省岳阳人,7岁开始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一年下来仅有2元光洋的工钱,还时常吃不饱饿肚子。

1930年,17岁的喻求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湘鄂赣的红16军独立师。

1933年红16军整编为红16师后,喻求清担任第47团特务长,从此开始了军队后勤工作生涯,直至1949年3月担任了人民解放军20军后勤部部长。

历经南方3年游击战争、皖南事变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喻求清虽然身上已是多处负伤,但却谢绝了组织要其休养的关照,毅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出国后,喻求清于

11月25日在长津湖以西的南关湖,

给妻子写了第一封家书。

喻求清的妻子叫白山,是20军山东曲阜留守处医疗队副队长,身边还有年幼的女儿喻

小青和还没有断奶的儿子

小冈。

喻求清在家书中写道:

我们自山东到东北后,立即志愿参加朝鲜战斗,此一举动是非常光荣伟大的。

但又是最艰苦最复杂的,尤其是在远离国家作战将会碰到不能预见的困难,但我们是在困难中成长的,不管任何的困难都会在我们的决心面前遭到粉碎。这是完全有信心克服的。

同时也希望你将两个小宝宝好好照顾和教育,这是革命的后代,自己的小孩,只有自己来管对吧!

白山,我希望你记着我的话,我们努力吧,保卫祖国是我们的责任!

我有许多东西都放在王斌同志处,因物资不便带,随身仅有一个背包,这热水瓶手提皮包都未拿到,也轻快,一说就走,毫无顾虑。

今天较冷,笔一动就冻了,恕不能详谈。

在未收到我第二次来信之前,不要烧掉第一封信,要很好地保管。

一切只有望你和我们两个最亲爱的孩子健康。

朝鲜战场:军后勤部长写信给妻子要吃要穿,他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江南时期的喻求清(左)

作为廖政国的得力助手,20军少弹断粮缺衣,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冻伤,喻求清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一会儿,喻求清走了进来:“廖副军长,你找我。”

“喻求清,你不是天天躲着我嘛,我这个管后勤的副军长偏偏就要找你这个这个后勤部长!”

“廖副军长,我哪里躲着你了,后勤供给实在恼火。”

廖政国火冒三丈地质问喻求清:

“兵没有饭吃,枪没有子弹,人没有厚棉衣,177团1营6连整整125名战士,活活冻死在阵地了,你说,这个仗怎么打?啊!”

喻求清小心地解析说:“

东北军区虽然拨给20军粮100万斤,炮弹7000多发,子弹14万多发,手榴弹4万枚,炸药12000公斤,但这要从鸭绿江北岸运过来……现在,铁路只能通到江界了,江界到前川只有矿山小铁道,军后勤在前川设立了转运总站。

前川至龙水皮,可以通汽车……”

廖政国道;“那汽车呢?你倒是给我运呀!”

喻求清继续解析道:“我们军原有的45台卡车,都是缴获的旧汽车,司机缺少夜间无照明驾驶的经验,再加上敌机轰炸和翻车,能参加运输的车辆所剩无几了。我向兵团部又要了东北军区的1个汽车连,负责这一段运输。”

“哦。”廖政国点点头,左手从口袋里掏出一盒香烟。

喻求清抽出一枝香烟点上:“我们在龙水皮和直田里设立了转运站,乾慈介到新徳里这一段要靠人力运输,我们也临时设了转运站,直接由团、师运给一线部队。”

不要这个站那个站的,我要部队吃上饭,穿上棉衣,不再活活冻死

!”

喻求清诉苦道:“运输线太长了,运输工具缺乏,人力也不够。”

“没有困难的话,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一听喻求清提困难,廖政国又来了火气。

廖政国缓和了一下语气: “打仗就是打后勤。军警卫营交给你,再去把文工团组织起来,一定要打通乾慈介到新徳里的运输,保证一线作战部队的供给。”

喻求清当即答应:“只要有了人,后勤部坚决完成任务。”

朝鲜战场:军后勤部长写信给妻子要吃要穿,他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抗战时期的喻求清

2公里之外,设在一个宽大矿洞里的20军战地医院里,文工团的女兵们正在不分昼夜地照顾着从前线抬下来的伤员。

20军文工团第一批入朝仅有18名队员,戏称“十八罗汉”。

起初仅有两名女队员,一位是1942年参加新四军的姚征人,另一位是参军不满一年唯一的大学生胡琳。战斗打响不久,胡琳升任护士队队长,姚征人担任了指导员。

这时的廖政国,可以直接调动的人员,只剩下这个护士队了。

考虑到护士队都是20岁左右的女孩子,廖政国交待通讯员:先让胡琳和姚征人到附近的村子去找牛爬犁,这样省力气。

等走进一户人家,看到墙上挂着的老式手提琴,姚征人不禁上前端详起来。

朝鲜阿妈妮立即明白了什么,摘下手提前送给了姚征人。

胡琳急了:“阿妈妮,我们需要牛爬犁。”

见阿妈妮听不懂,胡琳伸出两只手装成牛角的样子,又弯腰学起牛“哞哞”的叫声,阿妈妮边捧腹大笑边频频点头,爽快地借出了藏在屋后树林里的牛爬犁。

胡琳高兴之余,伸手比划着还需要几辆牛爬犁,阿妈妮当即又联系到了8辆牛爬犁。

正当几人还在返回的路上时,全部冻伤在死鹰岭阵地的

59师60多名伤员也送到了军战地医院。

女护士陈永丽一听说送来的全是冻伤,转身跑进附近的树林捡来一些干松树枝,可还没点着便听到了其它女兵的抽泣声。

陈永丽上前一看,冻得直挺挺的伤员,有的一动帽子耳朵掉下来,有的一脱掉鞋子脚指头也倒了出来,有的因冻得打颤已经咬破了嘴唇。

这时,一名浑身颤抖的小战士被抬进来。

陈永丽点着松枝后赶忙跑过去,小心翼翼用剪刀挑开硬邦邦的胶鞋,然后解开棉衣将小战士的双脚放进了只隔着白衬衫的怀里。

旁边一名被炸掉了一条腿等在后送的战士,曾听过陈永丽唱歌:“小陈护士,你唱首歌吧,你唱完歌,冻昏的小战士就醒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陈永丽就读的大学的外文课换成了俄语,在半个多学期的时间里,陈永丽不但掌握了简单的口语,还学会了许多苏联经典歌曲。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

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只有16岁的陈永丽抱着小战士冰冷的双脚,轻声唱起了这首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著名军歌《小路》,能歌善舞的女兵们也跟着哼唱起来:

他在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实在叫我心中挂牵

我要变成一只伶俐的小鸟,立刻飞到爱人的身边……

这时,胡琳、姚征人和阿妈妮也赶到了坑洞里。看到眼前十分感人的一幕,姚征人挥手拉起小提琴伴奏,胡琳也含着眼泪加入了歌唱:

在这大雪纷纷飞舞的早晨,战斗还在残酷地进行,

我要勇敢地为他包扎伤口,从那炮火中把他救出来……

唱着唱着,慢慢有了意识的小战士蠕动了几下干裂的嘴唇,一名女兵急忙上前喂了几勺开水。

没过多久,恢复了意识的小战士,这才看清自己的双脚伸在眼前皮肤白皙、面颊粉红的陈永丽的怀里,眼泪顿时夺目而出。

当天的夜里,胡琳和姚征人带领护士队和阿妈妮架着9辆牛爬犁,拉着自新德里运来的粮食来到了广城岭前时,喻求清指挥军警卫营已经开出了一条便道。

卸完牛车后的女兵们,不由分说和警卫营的人一样,各自扛起一小袋粮食朝1726米的广城岭爬去。

已经几天几夜没有休息的女兵们,再加上年少体弱,不一会儿,有的累倒,有的咯血,有的流泪。

背着一大袋粮食的喻求清,边走边鼓励道:“不要停,停下来会冻僵的,继续前进。”

喻求清将一位晕倒女兵的粮袋扛到自己的肩上,走到另一位流泪的女兵面前:“小鬼,不哭,坚强一些,跟我继续前进。”

朝鲜战场:军后勤部长写信给妻子要吃要穿,他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喻求清和妻子白山

看着胡子拉碴拄着木棍像是一位老人的喻求清,流泪的女兵猛地站起身来,一等爬到山顶,眼睛一闭,抱着粮袋翻身滑下了山坡。

山坡下的喻求清,借着光亮看着纷纷抱着粮袋滑下广城岭的女兵们,禁不住唏嘘不已,泪流满面。

喻求清身经百战,即便是最艰难的国内

南方3年游击战争,也没有如此艰苦。

12月10日,陆战1师撤离黄草岭地区后,仅剩下不到200人战斗力的20军奉命撤出了战斗,

喻求清这才长长地缓了一口气。

等将部队的伤员全部收治,已是1951年的元月2日。

这一天,从国内前方留守处通化来到朝鲜的吴正平,恰好带来了白山的回信后,

喻求清当即写了回信:

我们在朝鲜的确过了个新年。这个年过得很有趣,遍地是白雪,也遍地是白山,出门就可以看到,这是很好吧!

看了你的信我也得到了不少安慰和温暖,一方面是你和小青小冈都很好,另方面是你说自己思想上比较纯净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部队现正在休整,但西线捷报频传,志愿军已越过了三八线以南,敌人已大举退却,战争的不断胜利更鼓舞了我们最后消灭朝鲜美军的决心,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来争取最后胜利,这是完全可能的。

我认为领导上固然是比较乱,但只要大家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努力工作,领导上虽然乱一点这个漏洞是可以补足的,希望你可以提供意见,作为领导上的参考。这也是应该的,对吧!

这次伤亡很大,必须很快补充,并尽快培养连队卫生员。从卫生团选出一百余人再为其补充三百多人,准备在通化成立一个大队,王彤和你、金红三人负责进行二个月突击教育,主要是包扎、止血、固定、护理,经过二个月教育后即分配到连队实习。

但我们也考虑到王彤有三个孩子,小宏小章可放在托儿所,但小好就必须带来。你呢,小青是没有问题,小冈固然可以断奶,但陶玉华(白山的战友)能否负担抚养之责也必须考虑,因此我认为可以带来,你看如何请考虑。

如果陶能担负小冈的责任,你到通化来,小冈放在毛部长处也可以,但需再三叮嘱。

除你和王彤外,是否还可抽出几个可以担负中队一级的骨干(或作为教员也好),此为最好,请与毛部长商讨一下如何。

这封出国的第二封信,喻求清除了谈工作,就是动员妻子能够去通化,担任战场上继续的连队卫生院的培训工作。

朝鲜战场:军后勤部长写信给妻子要吃要穿,他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喻求清写给白山的信

1951年的元月10日,等一切工作有了个眉目后,喻求清这才想起了又冷又饿的自己,于是在柳潭里写下了第三封家书,托当天回国的纪洪涛带给了妻子白山:

(一)毛棉衣已坏的不能穿了,可否给我一件背心。

(二)此间一应东西都难买到,看那里是否能买到一些还可吃的东西带来。牙刷肥皂也没有了,请带一把牙刷两块洗衣肥皂给我。

一切再见,愿你和小孩都健康,并转代我和小青小冈问个好吧!

此致敬礼!

此时,志愿军的第三次战役已经结束,第四次战役即将打响,经历了二次战役惨烈的喻求清仿佛已经预感到了什么,信中竟用了“一切再见”和“此致敬礼”的字眼。

而当白山再次收到来自朝鲜写着自己名字的书信时,竟是20军后勤部副部长戚铭渠告知喻求清牺牲经过的信。

原来,20军没有参加自

1月25日到4月21日的第四次战役,而是参加了自4月22日到6月10日的第五次战役。

五次战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4月22日到29日期间, 志愿军正面战场的11个军消灭联合国一部后,将其

主力赶到了

汉城

及北汉江和昭阳江以南地区。

4月30日,正当志愿军回撤之际,联合国军趁机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击,一时间战役的局势急转而下。

5月12日夜,喻求清带领戚铭渠赶到了部队集结地杨口时,20军将作战会议和后勤会议分别推迟到了13日和14日夜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5月13日,喻求清在副军长

廖政国处明确了二阶段的任务后,留下

戚铭渠等着开会,自己连夜返回了后勤部宿营地布置任务。

20军后勤部宿营地在竹谷里,这一带曾被联合军曾占领过,其撤离之前埋下了大量的地雷。

廖政国叮嘱

喻求清:“小心地雷!”而急着回去布置任务的喻求清,还是连夜驱车上了路。

路上碰到了志愿军后勤部四分部,四分部的首长也提醒

廖政国:“路上不时有地雷炸响。”

打仗就是打后勤。无论如何,必须让战士们枪里有弹,肚子里有粮,二次战役给喻求清的教训太深刻了。

执意返回宿营地的喻求清急忙提醒驾驶员戴技群,到竹谷里时开慢点。

同时,也调整了座位的坐法,警卫员坐到了右前方的副驾驶位置,自己坐到了后排的右后方,通讯员则紧挨自己坐在了后排的左后方。

戴技群一路小心翼翼,可当开下公路右转进入山岭小公路时,突然触到了一枚地雷,警卫员当场牺牲,喻求清的臀部被炸开了一尺多长的口子,戴技群和通讯员也被抛出数丈外一时昏厥。

等附近宿营地的朱副部长和医务科长闻声赶来,一番紧急救治之后,戴技群和通讯员虽然活了过来,但喻求清却因伤过重,于当夜十一时左右牺牲。

5月14日下午,得知消息的戚铭渠,不顾敌机轰炸赶到现场时,喻求清已经成殓,身边的遗物仅有一只已经炸掉了枪柄的左轮手枪。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喻求清不幸牺牲的消息震惊了整个20军。

军长兼政委

张翼翔当即命令军组织部长:“一定给

喻求清部长

开个追悼会!你去现场,代表军首长好好讲个话。”

末了,

张翼翔又加了一句:“即便是敌人轰炸,这个追悼会也要开!”

朝鲜战场:军后勤部长写信给妻子要吃要穿,他是谁后来怎么样了

戚铭渠写给白山的信

喻求清的牺牲地紧邻昭阳江,一江之隔的南岸就是联合国军的阵地,失去喻求清这位正师级干部,

张翼翔十分愤怒,竟一时忘记了白天开追悼会的危险。

5月15日上午,冒着美机轰炸和隔江的炮击,喻求清的追悼会在今天的韩国杨口郡杨口邑竹谷里如期举行。

戚铭渠和军后勤部宿营地的人员悉数参加,直至军组织部部长讲完话,才将喻求清的遗体后运到了金城山阳里处暂存。

喻求清牺牲后,按照志愿军9兵团部的统一规定,喻求清远在湖南老家的祖父和父母,得到了相当于500斤大米的抚恤金。

这一年的10月16日,戚铭渠接到白山自8月13日发出的信之后,当即书信一封,说喻求清的烈属证和已经没了枪把的左轮手枪,交日后回国的后勤部的干部孙绍策转交给白山。

信中,戚铭渠详细说明了喻求清牺牲前后的经过,并说因为敌机轰炸甚凶,三八线离鸭绿江很远,军事上十分紧张,运输也困难,等有机会再将其骸运送回国。

好在,喻求清在朝鲜战场上的书信,白山不但一封没有烧掉,还完好如初地保存到了至今。

这些信,连同那把没了枪把的左轮手枪,已经成了白山以及子孙们对喻求清烈士永远的怀念。

因为种种原因,喻求清烈士的遗骸至今仍在朝鲜,而白山和她的子孙们虽有一些遗憾,但却觉得十分光荣。

喻求清的孙子喻峰,在怀念祖父的文章里,这样讲道:

朝鲜的无数次的战斗中,又有多少战死他乡的烈士呢?当一个军人浴血沙场的时候,他无暇顾及身后的千头万绪,一份祖国和亲人的牵挂可以让逝者安息,也让每一个生者心中不再哭泣,这也许是对牺牲者最好的纪念吧。

英雄血染朝鲜雪,雪中尽埋英烈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