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甘岭战役,他一人打退敌人41次进攻,多亏阵地上的一块大青石

在抗美援朝的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不惧牺牲,克服一切困难只为战争胜利。这些人是我们的前辈和榜样,他们的无私付出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歌颂。

1952年10月,联合国军对我军志愿军发起了最猛烈的攻击。位于上甘岭右侧的597.9高地,是联合国军的重点攻击目标。597.9高地最前面有三个阵地,分别是3号阵地、9号阵地和10号阵地。当时,胡修道和班长李峰带领一名新兵滕士生负责守护3号阵地。

上甘岭战役,他一人打退敌人41次进攻,多亏阵地上的一块大青石

联合国军的火力很强,在他们的狂轰滥炸之下,志愿军战场上的防御工事几乎都失效了。胡修道和战友到达3号阵地后,发现阵地上只剩下一块大青石可以当掩体了。于是,他们躲在后面,准备与敌人进行战斗。

胡修道入伍只有一年多,但是他已经参加了几次战役,算是一名有经验的战士了。但是,这么大规模的战役他还是头一次经历。当时志愿军经常采用老兵带新兵的方式进行训练,新兵跟着老兵打一次仗,在老兵的示范和指导下便也学会了打仗。新兵滕士生就是一个“实习生”,要通过这次战斗学会打仗。

天还没亮,美军和南朝鲜军组成的联合国军就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开始向597.9高地发起进攻。胡修道等人藏在大青石后面,当成群结队的敌人进入火力范围内后,班长李峰下令攻击。胡修道立刻将爆破筒向敌人扔过去,瞬间就炸倒了一群敌人。紧接着,胡修道又扔出一个手雷和一个手榴弹。当他准备继续投掷手榴弹时,班长让他停止攻击,原来敌人遭遇伏击后已经撤退了。

上甘岭战役,他一人打退敌人41次进攻,多亏阵地上的一块大青石

过了一会,敌人马上派出两个排的兵力发起了二次进攻。这次,班长李峰负责打前面的敌军,胡修道负责打敌人尾部的士兵,而滕士生则作为辅助负责为他们供给弹药。就这样,在他们的合作下,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这时,附近的9号阵地十分危险,班长李峰被调往9号阵地支援。

胡修道带着滕士生躲在大青石后面,躲过了无数敌人的炮火。突然,胡修道发现10号阵地的战友已经全部阵亡,敌军正在向上冲锋。于是,胡修道抱起一根爆破筒,冲破敌人防线,冲上了10号阵地。他让滕士生去向连长报告10号阵地的情况,自己则靠一己之力守护10号阵地。他将一颗一颗的手榴弹,一根一根的爆破筒投向敌人,暂时压制住了敌人的进攻。不久之后,战友接到消息后迅速赶来支援10号阵地,胡修道又返回3号阵地,继续躲在大青石后面迎接敌人的进攻。

上甘岭战役,他一人打退敌人41次进攻,多亏阵地上的一块大青石

这场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了晚上。敌人派出大量兵力,向3号、9号、10号阵地不断进攻。但是胡修道躲在大青石后面,一直都没有让敌人攻上3号阵地。每次敌人进攻前,他都会将大量手榴弹、手雷和弹匣摆在身边,以应对进攻的敌军。他先投掷手榴弹,然后再用机枪对着敌人扫射,一次次击退敌人的冲锋,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上甘岭战役,他一人打退敌人41次进攻,多亏阵地上的一块大青石

依靠大青石的掩护,胡修道成功守住了阵地,此战让胡修道一战成名。他一天之内一共击退了敌人41次进攻,歼敌280余人,创造了志愿军中的单人歼敌人数记录,成了实至名归的单兵作战之王。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晚年的胡修道在回忆自己的战斗经历时,多次谈到阵地上的那块大青石。他说多亏了这块大青石,如果没有这块大青石作为掩护,那么阵地很难守住。

上甘岭战役,他一人打退敌人41次进攻,多亏阵地上的一块大青石

1953年1月15日,胡修道被记特等功一次,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6月25日,胡修道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2002年3月,胡修道在南京病逝,享年71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