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玢看到毛主席杯子里的茶叶根根直立,突然来了一句:“主席我口渴了,想喝您的茶水!”,主席说:“那你喝茶,咱俩同饮一杯水!”,说着把自己的杯子递给了左大玢,左大玢接过杯子真的喝了两大口。

左大玢是著名的湘剧表演艺术家,但是,她还有另一个被大家广泛熟悉的身份,那就是83版《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的扮演者,她扮演的观音菩萨是大陆地区最深入人心的观音菩萨形象。
1956年,湘剧少年训练班在北京给毛主席做汇报演出,那一年左大玢只有13岁,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节目演完之后,孩子们都争着来到主席曾经坐过的椅子前,坐一坐主席曾经坐过的椅子。
3年之后,1959年,16岁的左大玢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湘剧演员,1960年被授予湖南省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1959年的一天,她突然接到电话,在湖南省交际处,演出湘剧《生死牌》,戏中左大玢扮演主角王玉环。一上台,左大玢发现毛主席竟然坐在下面,吓得她差点忘词儿,赶紧镇静下来,顺利演完整场戏。
演完戏后,一位女同志找到左大玢说毛主席很喜欢你的演出,待会儿主席有可能会来跳舞,你留下来陪主席跳个舞吧。左大玢当时不会跳舞,但听说毛主席有可能来,她还是决定留下,那位女同志专门找了个人教左大玢跳舞。那位女同志就是著名摄影师侯波,教左大玢跳舞的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小封,教完之后直接就来到身材高大的毛主席面前,陪主席跳了一支舞,紧张得左大玢出了一身汗。
此后,毛主席来湖南,省里都会叫左大玢过去,演出,然后陪主席跳舞。主席第一支舞一般会邀请湖南省委书记的夫人,然后是湘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彭俐侬和刘春泉,第四个往往就是左大玢。
渐渐的左大玢就和主席越来越熟了,竟然成了忘年之交
。
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怕主席太累,就对左大玢说:“主席很喜欢你,等跳完一支舞,你可以拉着他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一次,左大玢拉着主席在走廊的沙发上坐下,左大玢突然发现主席杯子里的茶叶一根根都直立着,就问主席是怎么回事儿。主席颇为得意地介绍说:“娃娃,这你就不懂了,这可是岳阳君山上的毛尖,是上等好茶哎,特点就是根根直立!”左大玢突然冒出一句:“主席,我口渴了,想尝尝您的茶水。”主席哈哈大笑:“好的嘛!娃娃,你喝,我俩同饮一杯茶!”说着就把杯子递给了左大玢,左大玢接过杯子也不客气,喝了几大口。
又有一次,两人聊天。主席问左大玢:“娃娃,你为啥子姓左呐?怎么不姓右呢?”左大玢说:“我爸爸姓左,我就姓左了呢!”主席:“那你为啥子叫左大玢(fen)呢?”左大玢说:“主席啊,你念白眼字呢!那个字不念fen,念bin呢!”主席说:“娃娃,那是个多音字呢,你回去问问你爸爸,那个字是不是还有一个音念作fen呢?”
有一次,左大玢还拉着主席的手,给主席数指头有几个“螺”(指纹“斗”),一数竟然有十个。左大玢说:“呀!主席,您有十个螺,那是皇帝命啊!”主席哈哈大笑:“那娃娃你有几个螺呢?”“我只有一个哎,我是穷人呐!”
左大玢老师后来回忆的时候,还讲了一个有趣儿的故事。说一天,主席的警卫员过来找左大玢,说主席感冒了,让他吃药他不吃,我们再劝,他就发脾气,你去,他不好意思和你发脾气。左大玢就拿着两粒药去了,说:“主席你是不是感冒了?”“有一点儿”“你看你的嗓音都变了!”“没有吧?”“是变了,主席你得吃药,不然你感冒了,这样和我讲话会传染给我的!你吃药!”“这个药啊,吃多了不好的,不吃!”“你得吃!”“那你也吃,你吃我就吃!”“那好,我吃一粒你吃一粒!”
毛主席像个孩子一样,吃了一粒药,可是本来该吃两粒的只吃了一粒。左大玢又找警卫员要了两粒,然后两人又一人吃了一粒。警卫员说,你可帮了大忙了,急死我们了都!
毛主席一直很喜欢家乡的湘剧一直到了晚年都很喜欢,到了1973年的时候,湖南省湘剧院还排演湘剧录像寄给主席观看。《西游记》导演杨洁就是在中央电视台看了左大玢演得湘剧里面的观音菩萨形神兼备,才记住了这个人,左大玢也因为《西游记》的观音菩萨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文革期间,左大玢因为父亲曾是程潜的高参,受到批判,被下放到农村待了两年。回城后,1973年,左大玢参与排演了《园丁之歌》,后来被拍成电影。因为里面有一句唱词“没有文化怎能把革命的重担来承担!”,惹恼了江青,她认为这是讽刺她树起来的典型白卷英雄张铁生。1973年9月,《园丁之歌》受到全国批判,并要求左大玢在北京做检讨。
担心湖南话作检讨效果不好,他们要求左大玢用普通话作检讨,左大玢没好气地说:“我不会讲普通话,毛主席也讲湖南话,他也不会讲普通话,我热爱自己的家乡,我就会湖南话!”
就在1979年,毛主席又来到湖南,在演出节目单中,专门圈定了《园丁之歌》,左大玢一上台,毛主席就说,这不是左大玢那个娃娃吗?
演完之后,毛主席带头鼓掌,身边工作人员跟主席说:“主席,这是大毒草,全国都在批判!”。主席说:“我看挺好的嘛!哪是什么毒草?这是香花嘛!”从此,针对《园丁之歌》的批判停止了,左大玢也躲过了一场厄!
左大玢老师十分热爱湘剧这种传统艺术,2003年退休之后,专门从事湘剧的传承工作,现在已经65岁的左大玢,每周要上70节课,每天上课、排练示范达十多个小时,《百花赠剑》、《断桥》、《大破天门阵》、《拜月记》等传统名剧中很多角色的戏都是她亲自示教排练的。
左大玢和毛主席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伟人生活中温馨可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