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演义》:关羽受曹操厚恩,为何还不愿留在曹营?

  一

《三国演义》:关羽受曹操厚恩,为何还不愿留在曹营?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受曹操厚恩可是不少,比如,徐州之战,下邳城破,曹操不仅未杀关羽,反而土山约三事,准其投降;

在关羽投降后,曹操更待之甚厚,关怀备至,赠金赠银赠美女,加封汉寿亭侯,更将赤兔宝马相赠。

可关羽受了曹操如此多的厚恩,他又是怎样报答曹操的呢?得知刘备投靠河北袁绍,关羽立刻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离开曹营。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关羽受曹操厚恩,为何还不愿留在曹营呢?

  二

《三国演义》:关羽受曹操厚恩,为何还不愿留在曹营?

在笔者看来,关羽不愿留在曹营辅佐曹操,无非以下四个原因:

1,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关羽和曹操的志向不同,没办法在一起共事,自然也就不愿留在曹营。

关羽的志向是匡扶汉室,而曹操的志向则是篡权乱政,把汉朝推翻,建立曹氏政权。

这二人的志向截然相反,试问关羽又怎会留在曹营?辅佐曹操有悖于他自己的志向,即便曹操对他的恩情再厚,关羽也终究会选择离开!

2,关羽不齿曹操为人。

曹操为人,奸诈、跋扈、欺君、弄权,许昌围猎之时,他就弄权欺凌汉献帝,关羽当时就很看不惯,若非刘备阻拦,关羽可能就在围猎之时斩杀了曹操。

关羽为人正直且孤傲,最看不惯曹操这样的奸雄。若非曹操对他有大恩,关羽连搭理都懒得搭理。

至于曹操施厚恩想笼络关羽,在笔者看来,真就只是一厢情愿,这也就怨不得关羽不留在曹营了,终究还是曹操人品有问题!

3,关羽不忍心违背桃园结义时的盟约。

桃园结义之时,刘备、关羽、张飞,立誓匡扶汉室,建功立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如果留在曹营,关羽自然不缺高官厚禄,可也就违背了桃园结义时的盟约,这无疑有违关羽为人处世的原则。

关羽熟读《春秋》,慷慨忠义,若留在曹营,违背桃园结义之盟,那他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所以,即便受曹操厚恩,关羽也仍要离开曹营。

4,关羽不愿和大哥刘备为敌。

曹操最恨的人就是刘备,刘备种菜,青梅煮酒假装被雷吓得惊掉筷子,推说自己不是英雄,把曹操骗得团团转,然后带兵出了许昌就夺了徐州,还把曹操心腹大将车胄给杀了。

曹操恨刘备恨得牙痒痒。而刘备最恨的人却也是曹操,从刘备占据徐州时,曹操就和他为敌,刘备好不容易攒的那点儿家底儿,都被曹操给打没了,丢了徐州,无家可归。

而关羽若留在曹营,无疑就要和大哥刘备为敌,帮着曹操对付大哥刘备,关羽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于是,也就只能离开曹营了。

  三

《三国演义》:关羽受曹操厚恩,为何还不愿留在曹营?

以上就是关羽会离开曹营的原因,即便曹操对关羽有厚恩,但是曹操欺君罔上,与关羽志向不同,又是与刘备为敌,关羽无论如何也不会帮助曹操。

笔者一则很佩服关羽的为人,二则也由此明白一个道理:为人处世,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与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更不要被居心叵测者的假恩假义所迷惑,您说,对不对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