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作者:波老师看片

最近在追芒果TV综艺《大湾仔的夜》,看到最新一期里陈小春和一个在内地生活的港人尬聊,他说他在节目里的工作是帮助香港学生来内地读书。

突然疑惑起来,虽然两岸一家亲,但现在的“互动”怎么会那么频繁?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就像今年的跨年晚会,各地卫视台,出现了香港明星歌手云集献唱的特殊现象——港星出台当然并不稀奇,只是今次,这批成名于80或90年代,香港以至大陆观众都熟悉的名字,再不代表香港,而是分享着一个新的身份:大湾区的哥哥姐姐们。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不是一个新名词。

这个名词的区域划分,由2+9个城市组成,“2”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9”是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地,地区的命名源于一脉超乎强大的逻辑: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可以在短时间内试图被重新命名并建构。而在娱乐文化领域,那忽然而来的巨大的普及性,讽刺地来自一档意外走红的综艺节目。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去年芒果TV《披荆斩棘的哥哥》中,请来了昔日古惑仔陈小春、张智霖、林晓峰、谢天华、梁汉文,后来以“大湾区哥哥”的名义再度走红出圈。

自此,北上的港星都以大湾区之星自居,或至少是被介绍出场时如此开场;有些人更是成功开创个人演艺事业的第二春。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向来,地方卫视台的节目,才是观察受欢迎娱乐及明星的正确渠道。

刚过去的跨年及新年演出中,广受欢迎的上海东方卫视,跨年盛典特别设立了香港分会场,林子祥、叶倩文、谭咏麟、张明敏、吕方、周慧敏、李克勤等人以大湾区歌手的身份出现。

江苏卫视则有杨千嬅、关智斌、陈伟霆、钟镇涛等助阵(当中大部分现已长住上海、广州等地),同样以大湾区哥哥姐姐作卖点。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最原汁原味则在湖南卫视的特辑,古惑仔系统的大湾区哥哥们乘着“披荆斩棘的哥哥”和“大湾仔的夜”的节目口碑,成为反应最热烈的演出嘉宾。

另一边,香港元旦晚上商业电台的2021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上,新的名字此起彼落。

2022年元旦的叱咤乐坛颁奖礼,姜涛夺“我最喜爱男歌手”。

而当中最为火红的Mirror,却不为大陆观众所知。

两个香港舞台,却像平行时空。

香港故事难说,多年来都还未曾说清,倒又开始了讲另外一个大湾区故事。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然后,老演员的新角色上场。

大湾区哥哥姐姐们化着浓妆与操着一腔“港普”,摇身一变,成为进军内地市场北上发展的样板,更可能是往后更多香港人北上的模范。

明星们有了一个比任何广告合作都更重要的任务,成为这融入政策的最知名又收效的代言人。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TVB的过气艺人,叔叔阿姨辈的歌手,无论是商场走秀到直播卖货,合力演绎着一出更主旋律的大片,亲身示范响应号召、拓展更大生活与事业空间的戏码。这当中的吸引力,完全击中传统港人卑微的所求:不过是要混口饭吃!

香港的娱乐圈,一定会在大湾区!

就连《中国好声音》的最新冠军,都是专门演唱香港经典粤语歌的台山女生,来吧,普通话不灵光也不打紧。更不用说大湾区的各种香港人北移的政策福利,如就业补贴、社保、户口居民待遇等等。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港星来内地后,普遍的“素质”和“专业素养”都非常高。

之前内地各种晚会和歌唱节目都假唱和修音严重,除非是决赛直播,否则你很难听到这个歌手的真实歌声如何。最近内地晚会开始打击假唱,令我发现最近好几个地方台的跨年晚会,粤语歌居然都占了一半以上。

因为有实力敢真唱的明星很有限,北上的港星无论立场如何,大部分能混出来的还是有真材实料的。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而大湾区在流行文化中又意味着什么?

它迫不及待,像红头文件一样下达。

去年广泛宣传的中秋晚会“湾区升明月”节目,由紫荆文化集团、央视电影频道、深圳市委宣传部和凤凰卫视主办,此“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将深情唱响南海之滨、珠江两岸。”

王菲唱着这节目的主题曲《湾》,当然满了人月团圆的老旧情怀,这种假设的人同此心,传递着硬套于上的情感共鸣,可是当湾区的月亮升起,我们确能肯定大家是在观看同一个月光吗?城市的变脸,公民的情绪,于此和谐的音乐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往过去聚焦的情感,实是刻意遗漏了当下的香港,那已更趋炽热的新一代文化产出。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几乎是同时期举行,2022年元旦的叱咤乐坛颁奖礼,被外界普遍认定为香港乐坛向过去道别,一代新人登场的分水岭。

除了在歌曲中或得奖言词中表达对香港的爱和坚持,对远去或留守人的鼓励和关注,没太多人看得清那同时也是内娱系统和香港本土系统分道扬镳之势。

当黄伟文感谢Mirror坚持唱粤语歌之时,我们更要指出的是两地的娱乐歌星炮制手法,以至整个娱乐圈产业链及管控方式,已有着本质上的分别,而正是这种区别使香港音乐人逐渐远去的方式。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这两年间,对大陆音乐迷而言,香港流行文化特别是乐坛的缺失,两岸交通的停顿,已然加深了两地的文化鸿沟。

如果语言不是最终决定条件,那什么才是香港音乐的生命线?

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在研究珠三角时,曾迷惑于像深圳这种无历史、无灵魂、无可识别性的超速发展都会的同时,也无不惊讶于珠三角城市那并无不可能的拼贴以至浓烈的生命力,多个城市组成的都市网,缔造一种独特的相互依存关系。

以上说的大湾区虽说是一个文化身份,可现实中它确实是未来结合了科技、医疗、出行、消费、居住的另一种城市生活方式。当拼贴的新生活模式遇上文化,可以有怎样的产出呢?显然这个答案是无限的。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昨日的港星代表了一个时代,资源聚集、众星拱月;

今日的港星,相较之下自然显得形单影只。事实上,内地流行乐坛亦不见得如何欣欣向荣,正如近日腾讯公布的2021年华语乐坛十大热歌,榜单出炉后即令众多网民乍舌,感叹不已所揭示的,区别在于,内地拥有庞大的市场,因此依然能维持表面的风光而已。

但历史可以书写,未来无法预见,也许Mirror热潮只能维持几年?也许他们最终会如愿登顶亚洲?也许十年之内香港乐坛再出现一支Beyond?

但是谁又能断言呢?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从五条人的潮汕民谣到香港圈的美韩日偶像混种泛太平洋风,内地没有另一个大文化区域能产生出这么具多样性活力及不随大陆主流大众口味的地区作品。

五条人唱的不是粤语,是汕尾区海丰方言,但粉丝接收到的是充满混杂特色、又贴近生活的小民气息原创。

在他们最近的演唱会宣传中,甚至提出了“发展中”的理论框架,追溯广义上广东/南方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影响力,以至南方城市因边缘性而来的生猛敢为。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这种“发展中”的含义是既在地又全球化的视野与创作,可能才是香港未来的音乐走向。Mirror说目标要做到“香港第一”,此时于香港,立足有新意,是把自己放进全球的流行音乐脉络中,而非进行内卷。

不需要划地为牢,当然也不该投主旋律所好。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根据统计,广州常住人口里面,约有一半为外地人,剩余一半本地人中,相信不是所有人都会说粤语,土生土长的比例只会更低。

除了血脉相连、文化相近外,两地所处的环境、身份认同几乎没有相似之处。既然当年的香港能成长为东方之珠,今天又何须抱怨近邻无法提供支援。

珠三角这件外套穿了这么多年,尚且未能实现“广佛同城”,大湾区也好,小湾区也好,不过是一个名字。

港星北上成定局,变成大湾区的香港,为什么出不了第二个Beyond了

所以清楚了大湾区的概念和可能性,自己的站位,就知道如何去打破它带来的限界。

或许有一天真的会出现,皇后街变成北京街,弥敦道改成上海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