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说到我们国家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战争时期,要知道,我们的新中国就是从炮火中走出来的。那个时代的人,都是经历过战火纷飞,在风风雨雨的年代里,每个人都历经沧桑。中国的今天,最不能忘记的就是他们这些老兵,对我们新一代青年来说,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如今,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时刻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关于战争时代,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在我们国家,就有很多令人记忆深刻的战士。不得不说,

我们身为中国人,一定不能忘记的就是中国的每一个士兵,很多战士都是值得敬畏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每一个人。

就近几年来看,我们国家不断在发展,不论是在军事、经济还是政治领域,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非常团结的,尤其是在今年郑州暴雨时候,全国上下齐心,来自四面八方的力量,让很多人看到郑州的奇迹,也看了中国的奇迹!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过去在战争中的战士。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邓雪桂早年入伍当兵

进入台湾一去不返

在解放战争时期,邓雪桂投身于国民党部队。

在解放战争后,他便去了台湾。

我们都明白,每一个人都是思念自己家乡的。

到了晚年的他,更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

已经96岁的邓雪桂,身体状况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差,这个时候的他就更加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已经非常难抑制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据邓雪桂回忆,那个时候,很多战友和他一样,非常天真,

他们都认为,只要打完了仗,天下就能回归天平,中国就能回到和平的年代。

当然,在他们的心里,打完仗,中国回到太平,自己就能回到家乡,当然,就是自己最大的愿望了。每次闲下来,坐下来和战友们闲聊的时候,就会说起家乡的风景,也会说起儿时的回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还有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

然而,一切没有发展成他们心中的样子。一直到1948年的年底,蒋介石开始渐渐意识到了当时的局势,觉得自己可能要大败,说实话,当时的局势已经定了。

于是,他便率领自己的部队开始秘密筹划撤退台湾。

说实话,当时,没有一个士兵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毕竟军令不可违,所以他们只能是暂时离开家乡。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随国民党赴台

突然有一天,邓雪桂和他的战友突然收到了军队要撤离的消息,这个时候,他还是比较淡定的,毕竟,那段时间,他们的部队经常到处撤离。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撤离的地方不是重庆,也不是东北,更不是南京,也不是天津,而是离开大陆的地方。一直到把他们都带到了一个空旷的飞机场的时候,

邓雪桂和他的战友们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一次要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故土,前往的是海峡对岸。

邓雪桂泪诉进入台湾的过程

邓雪桂回忆称,当时,团长对和大家说道:“所有人需要把自己手中的武器放到后面的箱子上,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全部上飞机!”据他回忆,那个时候,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是懵圈的,毕竟这是秘密策划的事情,邓雪桂只好服从命令,将自己手中的武器放了下来,然后再放在箱子上。他说,当时的场景还是非常壮观的,他对着飞机场环视了一周,虽然没有看到一点打仗的征兆,但是当时自己身边都是密密麻麻的武器装备。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样子,简直像极了去逃难。

邓雪桂流着泪说,上了飞机后,团长也非常难堪,随即就和大家说了实情,他用颤抖的声音说,“我们现在正在撤离,目的地是台湾。”这个消息告诉大家之后,很多人都难以接受,毕竟离开家乡,是很多人不愿意的事情。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想战争结束后,就回到自己的母亲身边,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兄弟姐妹身边,过安宁、快乐的日子。

此时的邓雪桂和他的战友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心里面已经有的答案:看来,自己回家的愿望,很难实现了,越来越难了。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邓雪桂歧路他乡

邓雪桂和战友们终于都到达台湾,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是身无分文的,但是也要在这里安家。

当时,国民党为了让军队在此安家落户,便给部队上的每个士兵都发了补助金。

但让邓雪桂一行人没有想到的是,台湾的物价,和大陆的物价完全是不一样的,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虽然部队给了补助金,但是要想在台湾真的安家,实在有点困难。

完全可以说,他们是难以维持正常生活的。据邓雪桂回忆,甚至连一根牙膏都买不起。

那个时候,很多士兵的生活是非常窘迫的,但是这根本不会击倒老兵们坚强的意志。

中国的每一个人都是坚强的,再加上,邓雪桂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和别人比起来,他更加能适应艰苦的环境,在任何环境下,他都能非常适应的艰苦生存。

其实,对很多战士来说,真正压倒他们的是离开家乡的乡愁,每天感觉就是身处异地,是无助的。

在台湾,他们很多人都难以听懂他们的语言,邓雪桂一直都是说着一口带有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在那边,经常被当地人嘲笑,当然,他也早就想到了,也慢慢能习惯。据说,

在当时,台湾的当地人还给这些国民党军队起了一个外号,叫“老芋仔”。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邓雪桂早年在部队

邓雪桂给家乡来电

1949年10月1日,终于听到了好消息,邓雪桂在报纸上看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他心中又迎来了新的希望!当然,觉得有希望的时候,

大陆的母亲每天都在村口处等待,时刻都在等儿子的归来,只要看到有年轻人,邓雪桂的儿子就会问他们,有没有见过他儿子,在他的心中,儿子还是那么魁梧高大!

但是,路过的人,总是摇摇头,说没有见过,也不认识,这位老人每天都会流下失望的泪水,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

直到有一天,湖南常宁的邓友爱突然接到了一通台湾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用熟悉的家乡话对邓友爱说,你可不可以接我回去?我身上没有一分钱,你会不会养我?

这个打来电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大伯,96岁的赴台老兵。这位老兵没有一个儿女,似乎对他来说,唯一的亲人就是他的侄子。面对这位老兵这突如其来的电话,这么直接的问题,

邓友爱听了之后,没有一点犹豫,直接回复大伯,回来吧,没有钱,我来养你。

说实话,他们之间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了,完全可以说毫无音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他的大侄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他,愿意赡养这个大半个世纪都未曾在家乡生活的大伯呢?其实,这件事还要从72年之间说起。邓友爱的这位大伯,出生于1923年,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据了解,就在1947年,是邓雪桂最后一次回到家乡,那个时候的他是24岁,从那之后就再也没了音讯。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邓雪桂给自己家人打电话

不过,他的家人从来没有放弃他,据了解情况的人回忆,那个时候,他的母亲对他非常思念。据说,

从1947年到1987年期间,邓雪桂的母亲,几乎每天都站在湖南常宁罗桥镇大枫树村的村口,期盼着自己的儿子归来。

相信我们都是可以想到当时的画面,作为一个母亲,自己的孩子不在自己身边,当然是非常想念和心痛的。

邓雪桂母亲生前一直等待他回家

据了解,这位老兵的母亲,经常用长宁方言呼喊着,对孩子的思念从来没有减弱。“我的儿,你在哪里,妈妈想你了”。看到这里,很多人对他们之间的故事留下了眼泪。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挂念,然而,几十年过去了,邓雪桂根本没有往家乡寄回一封信,也没有一点消息。

邓雪桂的母亲内心是非常难受的,据说,他的母亲甚至还哭瞎了眼睛,在遗憾中于1987年,离开了这个世界,最终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回来自己的家乡,对她来说,这就是她生命中的遗憾。

这是作为一个母亲,这一生的遗憾,这一幕也让旁人看得流泪。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邓雪桂母亲盼望着邓雪桂回家

据了解,在1987年的时候,邓雪桂的母亲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严重,生了一场大病,邓雪桂的弟弟一边为母亲准备后事,另一边也为失踪了几十年的哥哥准备了后事。其实,他不是不想念哥哥,而是想让自己也断了这个念想,因为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都没有收到自己哥哥的消息,而且家乡没有搬家,如果哥哥活着的话,一定会回来的。

哥哥当时很绝望,说,可能哥哥八成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就让自己的母亲和哥哥在另一个世界相见吧,对妈妈来说,或许也是一种交代。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为他和母亲办了后事的第二年,弟弟竟然收到了哥哥的消息,当时他非常震惊,也非常开心,他说,已经非常难描述当时的心情了。

弟弟回忆说到,老乡告诉弟弟,邓雪桂现在还活着,但是现在不在湖南老家,而是在台湾,他就住在台湾的桃园市。

弟弟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难受,可惜这个消息来得太晚,如果自己能早一点收到这个消息,就能让自己的老母亲见到自己的儿子,自己的母亲就不必那么难受,也不必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有遗憾,还那么难受。

如果这个消息能够早一年到!今天他心里,也不是这么的难受。据了解,带回邓雪桂消息的老乡,和邓雪桂一样,也是一位常宁籍的老兵。在解放战争后期,随着国民党军一起到了台湾,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一直到祖国两岸三通,那位老兵,终于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不得不说,回到家乡的那一刻,他是非常开心的,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母亲的身边,是每一个老兵的梦。

随后,弟弟马上就给哥哥写信,但是,在家书中,

弟弟没有向邓雪桂透露关于母亲离开人世的消息。

其实,他并不是要刻意隐瞒,只不过是想让自己哥哥能返回家乡,毕竟自己也是非常想念哥哥的,希望自己的哥哥邓雪桂,能看在母亲的份上,返回自己老家来。

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邓雪桂没有回到家乡,他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在慢慢变老,和自己一样都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弟弟对哥哥的思念,是非常强烈的,邓雪桂的弟弟并不想和母亲一样,留下遗憾,

所以他想着最好是在世的时候,能见上自己的哥哥一面。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邓雪桂终于申请回乡

邓雪桂终于返乡

身在台湾的邓雪桂,终于接到了家信。说实话,对他来说,这是非常惊讶的事情,当然,也是非常期待的。据邓雪桂回忆,那个时候的他,心情是万分激动的。看到信的他,自然觉得自己的母亲是活着的,算起来的话,自己的母亲已经有80多岁了。

收到信的他,信拿在手里,颤动着,眼睛中的泪水止不住地在流,邓雪桂一刻都不愿等待,想再下一秒就回家,他便立刻准备返乡的相关事宜。

然而,他没有想到,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的时候,得知一个让他非常难受的消息,

那就是自己的母亲已经离开人间的消息,

更让他心痛的是,自己就仅仅迟来了一年!

据了解,

当时的他跪在坟前,一边哭一边磕头。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他的头都已经磕破了,但是他还是不停地再磕,当时就流了不少血。1988年的台湾比长宁要发展地快一点,所以说,对于家乡的长宁人来说,邓雪桂在老家,就算是一个大富豪了。虽然说,邓雪桂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不过,他对家乡的感情,一点都没有改变,对家乡的人还是记忆犹新。他看到村里破旧的小学,就赶紧掏出了几百块钱,找人维修。

看到亲人和乡亲、老邻家的生活比较困难,就挨家挨户送物资,还有很多的钱,补贴什么的。

虽然说他一家只送几十块钱,但不得不说,对当时的家庭来说,就是非常大的帮助。当然,会让他们的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此前一人在台,对家人的思念日益加重

邓雪桂报答家乡

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的三个侄子,现在的侄子,已经成了大人,他抱着侄子哭了起来,他的三个侄子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这个时候,邓雪桂丝毫没有犹豫,直接把钱拿出来,说要给侄子们盖二层的砖房。据了解,从1988年开始,邓雪桂第一次回家到上个世纪末,邓雪桂一共回到家乡4次。

据相关知情人员了解,邓雪桂每次回到家乡都会对自己的家乡做贡献,还要帮助乡亲们,当然最不能忘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他对身边的人都非常照顾。

当然,人都是会感恩的,邓雪桂的家人和乡亲们对他非常感激。

他的弟弟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出,让邓雪桂回到家乡,就在自己的老家养老,度过余生,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不过,让弟弟奇怪的是,邓雪桂竟然每次都拒绝了。

我们都知道,邓雪桂一生都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

而且,他的亲人都在内地,自己的老乡亲们也在内地。那么,他究竟是为了什么,不愿意留在自己的老家呢?原来,他是舍不得自己的老战友。说实话,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

对他们老兵来说,在生命中,最年轻、最经历茂盛的时候,都是和自己的朋友、战友一起度过的,为国家奉献的重要时刻都是和这些老战友在一起的。

随着岁月的更替和推移,自己的老战友一个个都离开世界,但是也有很多老战友陪伴着他的生活。那当然,自己也在慢慢变老,他心理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身体的状况确实也是一点点地变差。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邓雪桂一人孤身在台

邓雪桂侄子:没钱我也会养你

就在这个时候,邓雪桂拿起了电话,打给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侄子,邓友爱。其实,说实话,邓雪桂在打电话的时候,有点纠结。毕竟,他每次回到家乡的时候,都是带着钱回去,帮衬大家。然而,打电话的时候,他已经和身无分文差不多了。因此,邓雪桂比较担心的是,直接让侄子来接自己不是很好,

但是让这位坚强的老兵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侄子在第一时间就答应了老人的要求。

邓友爱心里非常清楚,做人要做懂得感恩的人,因此,他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说,在他们家处在困难的时期,是自己的大伯向他们伸出了援手。每次回到家乡的邓雪桂,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会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会为自己的家人补贴家用。

所以说,家乡的很多人都对这位老兵充满敬畏之心,也充满感恩之情。

邓雪桂的侄子,也非常清楚,这几年自己的大伯对自己的帮衬也是很多的,所以,他丝毫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大伯在电话中的要求。

这个时候的他,是绝对不会拒绝大伯的,根本不会对大伯无情。就算大伯没有对自己进行帮助,作为邓雪桂的侄子,自己是忘不了大伯的,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人。邓友爱在采访的时候说,可能对大伯来说,他不愿意麻烦其他人。

邓友爱还说,大伯还能来找我,非常开心。当然,自己也非常愿意照顾大伯的晚年。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邓雪桂侄子答应他没钱也会养他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关于乡愁,中国人总是放不下。乡愁在中国人的心中是永远无法取代的,从小就在受这样的文化熏陶和感染。在这方面,从意象上,我们总是能想起“家书”、“船票”、“坟墓”、“邮票”和“海峡”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景象和食物来表达乡愁,这样就可以赋予其丰富的内涵。

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忘记的就是那句话,“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所以说,对中国人来说,

乡愁就是印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惯性思维和习惯。

所以说,我们中国人,无论是身在何方,我们的家乡永远都是我们人生、生命中的航标。当然,我们中国的每一个人都是知恩图报的,很多帮助过自己的人,我们是不会忘记的,永远对恩人怀着感恩的心。

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一句话,那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乡愁,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执念,对中国的老兵来说,自己的家乡、故土更是无法忘怀的,当身边的老兵一个个离开,一个个离开世界,自己便会觉得孤独。这个时候,人们会更加思念家乡,邓雪桂也不例外,

就算一个老兵非常坚强,但怎么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

想当年,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在彼此期盼,期望那一条宽阔的海,不再阻隔乡愁。

当然,每一个中国人之间都有不可分割的情感,都是炎黄子孙,最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感情,都会汇聚成同一个情感中,那就是我们的爱国之情。当然,不能少的就是每个人心中归乡的浓情,这也是每一个人内心非常深刻的东西和观念。

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团聚就是两岸人民,最大的期待,当然,我们坚定地相信,这一事情,一定会成为现实。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作为新一代年轻人,要时刻铭记国家历史,邓友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人,他经历了祖国壮大的过程,他和他的那一辈人一样,共同扛起了建设家乡的重担。就算再苦再穷,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没有服输。

这几年来,我们国家都在慢慢变得强大,我们国家在今后会一点点变好。

对于为国家奉献的人,我们要铭记于心,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我们更加不能忘记,要时刻怀着感激的心,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记得每一份恩情!中国经历这段风雨,终于成了今天在国际社会中的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得不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伟大的,都有强大的中国力量。这几年来,我们总是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如果说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视频链接:

96岁台湾老兵寻亲记,只想回家乡,问侄子:我没钱还养我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