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部队掉队太多,司令请求休息几天,徐帅:爬也要爬到目的地

1947年,徐向前接到中央的命令,离开延安到山西去消灭盘踞多年阎锡山军阀,当时摆在徐向前有三个大难题,一个是阎锡山非常狡猾,不好对付;一个是交给徐向前手里的军队都是地方部队,作战能力无法和主力相提并论;一个是部队的装备和阎锡山的部队相比,差距极大。

部队掉队太多,司令请求休息几天,徐帅:爬也要爬到目的地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徐帅却胸有成竹,临走时还向毛主席保证,一定拿下山西。

一场战役的成功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在攻占运城和临汾的战役中,考虑到地方部队的没有火炮,无法摧毁敌人强大的防御体系,徐帅才用了土工作业,用强行爆破的方式一点一点前进,用极大的伤亡代价攻克这两座城,阎锡山得知运城和临汾沦陷,极其的震惊,满脸疑惑的说:“共军没动用主力,竟然攻下了这两座城?”

在临汾和运城这两座城被攻克后,徐帅把目标放到了晋中地区。当时阎锡山的主力都在太原,这支部队非常善于防御,如果解放军直接去攻打,即使是攻克太原,伤亡也是极大的,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敌军的有生力量,徐帅想到了一个完美的战术。

每年的六月是晋中麦子收获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阎锡山都会派军队来抢麦子,徐帅考虑到这个因素,于是决定在临汾战役结束后,率领部队马不停蹄前往晋中,为了迷惑阎锡山的军队,还派出了一支部队从风陵渡渡河,让阎锡山以为解放军要去河西。

部队掉队太多,司令请求休息几天,徐帅:爬也要爬到目的地

当时解放军在前两次战役结束后,已经非常疲惫,战士们急需要休整,但是为了争取时间,徐帅下令部队一刻不停前往晋中,在前进的路程中,八纵司令王新亭看到部队掉队太多,找到徐帅请求让部队休息几天再行军,但被徐帅严辞拒绝:即使是爬也要爬到目的地。

部队到达晋中后,没过多久就遇到了前来抢粮的阎锡山军队,因为解放军非常善于运动战,阎锡山的军队吃了不少亏,根据前线的战况,他总结出一个办法:把部队分成多路,每路间隔很小。这样在面对解放军分割包围战术的时候,就不怕被吃掉了。刚开始,这样的战术取得了极其好的效果,解放军多次袭击都没成功。

但是阎锡山部队面对解放军灵活多变的运动战,还是失败了。

当时一支阎锡山的部队悄悄跟随在临汾旅后面,但是很快就被解放军发现了,部队迅速对这支敌军进行分割包围,不到4个小时,就彻底被消灭了。

阎锡山在得知消息后,气的大骂这支部队的创建人无用。为什么是创建人呢?原来这支部队是按照日军的编制特别训练出来的,里面的军官都是阎锡山亲自挑选,配备的武器都非常先进,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教官是日军的高级参谋,就是这么一支令阎锡山耗费巨大心血的部队,刚打第一战,就被消灭了。

解放军在和阎锡山军队武器装备巨大差异下,除了有高一筹的战术,还有强大的执行力。当时徐帅计划把阎锡山一部分主力赶到晋中平原一带,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他让部队实行多种战术,在强大的执行力下,硬是在困难重重中实现了这个目标,连阎锡山都不得不感叹解放军如此精确的战力。

部队掉队太多,司令请求休息几天,徐帅:爬也要爬到目的地

被赶到晋中平原阎锡山主力中,有一支部队叫十总队,这支部队全部都是由投降的侵华日军构成的,如果说前面的战斗是解放军战术高明,那么到了攻打这支部队的时候,解放军展现出来的就是比日军武士道精神还要强大的作战意志了。

日军的作战有极强的顽固性,不仅指挥配合默契而且刺刀技术一流,面对这样的敌人,作为地方部队的成长起来的解放军打得非常的艰难,当时的巷战非常激烈,大多数都是几个解放军对战一个日本人,团长在前线指挥,各级干部都冲在前面,和日军一个房间一个房间争夺,到了最后完全成了作战意志的比拼了。

当时一个解放军战士,冲到了十总队的指挥部,抽掉身上的炸药包引线,直接炸得日军指挥部瘫痪,在战斗结束后,这个解放军战士只剩下了一只满是鲜血的手。

部队掉队太多,司令请求休息几天,徐帅:爬也要爬到目的地

晋中战役,徐帅指挥解放军用6万人消灭阎锡山军队10万人,中央军委得知胜利的消息,毛主席亲自发来贺电,本来贺电原文中是“对整个战局帮助很大”,但后来改为了“极大”,这样的改动是很少见,可见主席对徐帅的欣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