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因为名字太优雅被同学排挤,改了个土气名字后红遍了上海滩

作者:花喷喷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刚兴起一波文艺浪潮。

彼时的影坛刚诞生了阮玲玉这一批千姿百态的电影女星,他们个个温婉娇媚气质不凡,是这个新兴行业的顶梁柱。

其中《渔光曲》这部电影更是老一辈文艺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佳作,电影揭露了当时背景下穷人生活的水深火热。

电影广受好评,主人公小猫的扮演者王人美也因此崭露头角。

她因为名字太优雅被同学排挤,改了个土气名字后红遍了上海滩

在王人美最有知名度的时候,人人都知道她是上海滩里一颗耀眼的明珠。

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各种贵族、社会名流曾经为了看她一眼动用了手段人脉,和现在的追星族比起来区别大概只在于追星门槛不一样高。

为什么这么多人迷恋她?因为她人如其名,会演戏会唱歌,歌声甜美动人,听得人全身酥软。

但其实王人美原本并不叫王人美,在她踏入演艺行业之前,还用着“王庶熙”这个名字。

1914年,王庶熙在湖南出生了。

他们家是当地的一个高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教书先生,母亲很早就去世了。

她因为名字太优雅被同学排挤,改了个土气名字后红遍了上海滩

王家的几个孩子里,王庶熙是最小的女儿,也得到了父亲最多的宠爱。

“庶熙”两字是父亲对她的祝愿,而且听起来也非常符合大家闺秀那优雅的气质身份。

可是这么好听又有寓意的名字,为什么后来要改成土气的“王人美”呢?

究其原因是一场变故。

王庶熙从小有个梦想,那就是长大了要成为一名像父亲一样优秀的教师。

她认真刻苦地读书,12岁的时候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女子师范学校。

但是距离梦想实现还有很大的差距,父亲就因为一次意外离世了。

从小就没了母亲,如今连父亲也不在了,王庶熙只能跟着年长的哥哥辗转各地,离开湖南去到湖北讨生活,最后落脚在上海。

兄妹刚到上海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生活习惯和饮食口味又与湖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他们常常安慰自己,再熬一熬就会习惯的,眼前的困难都不是困难。

当时也没有学校能收留王庶熙继续读书,于是她只能先在女子学校学习唱歌跳舞。逐渐地,王庶熙爱上了这里的艺术氛围,并对文艺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是问题又来了。

和王庶熙同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取的名字都简单接地气,毕竟“贱名好养活”。

“王庶熙”这个名字在一群土名字中显得尤为突出而且尴尬,王庶熙宛如一个异类。

她因为名字太优雅被同学排挤,改了个土气名字后红遍了上海滩

因为名字的特殊性容易让人先入为主,认为王庶熙就是山鸡中的凤凰,再加上又是插班生,女生们自动与王庶熙保持距离,王庶熙感觉自己被孤立了。

进入新环境不但没有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温暖,甚至自己什么也没做就被排斥,王庶熙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在王庶熙是从小就接受过素质教育的女孩,她没有反过来敌视,而是找到了父亲生前的好友反应问题。

而这人,刚好是这所学校的校长黎锦晖。

黎锦晖听王庶熙陈述完自己的烦恼后,想到了一个简单的办法 。

他建议王庶熙改掉自己的名字:“大家都觉得你的名字太晦涩难懂又拗口,要不你就改一个通俗易懂接地气的名字,不如就叫王人美吧。”

不过黎校长也不是随口说说而已,他取名字还是有讲究的。

按照王庶熙一家父辈的族谱来排,王庶熙这一代的男孩都排到了“人”字辈。黎校长建议她改名字也跟着哥哥的名字来,中间取个“人”字,希望她作为女生也能像男生一样被平等对待,在那个时代 拥有和男生同等的权利。

而且“美”也特别符合女孩的气质,人美心也美。

新名字乍一听有点土,不过也帮助王人美顺利融入了集体生活。

她因为名字太优雅被同学排挤,改了个土气名字后红遍了上海滩

同学们不再与她保持距离,她在学校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后来这所女子学校解散了,王人美就到了另一所学校学习英语。

她始终记得在女子学校时所热爱的表演事业,只要有机会就会主动登台表演。

王人美的主动也在恰当的时机抓住了机会,当时电影《空谷猿声》的导演正在筹备开拍工作,他一眼就看出来王人美是个好苗子,于是王人美第一次走进了大荧幕。

这部电影也让王人美的生活焕发了生机。

王人美进入演艺行业之后,因为这个名字又土又好念,观众一看就能快速回想起这个人来。

虽说名字曾经差点让王人美失去学习的机会,但改名也不是让她成为一代女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失高素质家庭的优雅和后天的努力,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在电影行业中与同时代的影星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