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漫画书《伦敦家族》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大萧条时期一个作家家庭的真实故事

作者:京报网

据说这本书已经拍成了电影,真的应该看一看。

作者:张宁(中国冯子轩奖得主,绘画作家)

漫画书《伦敦家族》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大萧条时期一个作家家庭的真实故事

《伦敦家族》作者:Raymond Briggs,中信出版社

《伦敦家庭》讲述了作家雷蒙德·布里格斯一家的真实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十年后,当他的父母坠入爱河时,它跨越了重要的历史时期,如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的紧缩和1960年代的新文化浪潮。对于一对夫妇来说,这40年是他们在一起度过的全部时间,他们碰巧生活在像伦敦这样非凡的城市。

翻两遍书后,我仿佛看到一幅电影的画面在我面前流淌,那帧画面就像一面电影的镜子,流畅动人。据说这本书已经拍成了电影,真的应该看一看。不过,我觉得布里格斯是一个小说家的叙事,把画面写成这么长的故事,时间分配很细腻,也引人入胜。它让同一幅爱画的我想用文字讲述故事,像是形容一座老房子,让大家看到它美丽的结构和那些功能性的精致装饰。

开场的场景是1928-1930年,当时这对夫妇两年的恋情被浓缩成几个环形场景:周一到周六,挤奶工(未来的父亲)在一条街道上疾驰,从女佣(未来的母亲)主人那里减速下楼。楼上女孩的黄色厨房毛巾与楼下年轻人的黄色帽子和围巾相呼应,我的心情因父亲自信的形象(骑自行车者的形象多么经典电影)而变得放松,并被母亲的克制和被限制在窗框上的形象所压抑。两人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基调,从两张图表和对话中,他们的家庭情况对读者来说很清楚。事实证明,他们的个性来自他们自己的背景。

作者开始了他们一起生活的第一个重要时期,从1930年到1940年。从世界形势来看,这是二战前大萧条时期与战前政治局势紧张时期,父母的性格和政治立场的差异更加明显地显露出来。在父亲乐观的人生观的支持下,这对夫妇买下了他们住了41年的房子,这是老房子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左手放在母亲的左肩上,两人穿着军用风衣(这在20世纪30年代很受欢迎, 就像电影《打破蓝桥》(Breaking Blue Bridge)一样,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的一个爱情故事)。待售房屋矗立在房子前面,蓝天白云,鸟儿在云中飞翔。从小生活在贫困中的父亲开始,一双聪明的手就会在家中改造一个新的,父亲买的桌椅沙发和梳妆台也在现场,它们一定是作者最深情的支撑。正是在这张床上,母亲挣扎着要生下她的儿子......她的父亲是工党的支持者,她母亲的性格决定了她对保守党的偏好。在这个时期的政治中,两党之争是你们这一方把我唱出来。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和希特勒的变形使这对夫妇很难分辨是非,但这难道不是那个时代的集体混乱吗?两党争战在国内实施,才是真正的民生,夫妻俩最关心的问题。然而,战争终于在十年结束时到来,距离上一次战争只有20年。儿子被安置在一个相对安全的乡下,父子分开。

1940年至1950年间,战争对房屋进行了很大的改变:窗户上覆盖着防碎胶带和引擎盖,以防止夜间漏光,他的父亲在院子里临时建造了一个防空掩体,房子里的桌子被改造成防空掩体。炸弹还是来了,老房子第二次出现在读者的眼中,满是疮。天空依然蔚蓝,鸟儿飞翔,但白云之上却漂浮着一串巨大的白色气球,这是战争期间伦敦天空的典型画面。这对夫妇站在房子前面,他父亲的左手仍然放在他母亲的左肩上。战争接近尾声时,德国对伦敦的空袭变得更加频繁,这对父子差点死于德国人发明的新型自杀式武器v1导弹。战争还在结束,老房子亮着灯,我们看到一片美丽的蓝天白云,夫妻俩站在房子前庆祝,父亲左手放在母亲的左肩上,右手拿着啤酒......工党的胜利让他的父亲感到高兴,但工人的福利仍然支离破碎,争吵以愤怒和尴尬告终。他们的儿子在这十年中安静地长大,并选择学习艺术。

从1950年到1960年,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艺术之子,冰箱,电视,电话,音响 - 新事物来得如此之快,以至于父亲们有点措手不及。和平时期的争吵更多围绕着国内的政治分歧展开,夫妻关系真的像工党和保守党的关系,争吵不停,但谁不能没有谁,谁比对方更好?相信它,母亲和陌生人在火车上关于二等车厢取代三等车厢的讨论是具有讽刺意味的!

从1960年到1970年,物质生活的步伐加快了。我父亲仍然每天阅读流行的报纸,他的母亲几乎没有政治立场可以争论。国内的新想法更令人震惊。作为家庭新思想的代表,儿子与父母习惯的形象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从外表还是内心。儿子和他的新妻子的礼服是那个时代披头士乐队和小野洋子的形状。我的儿媳妇精神不稳定,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阿甘峥传记》中的珍妮,这让人对这对夫妇的生活感到好奇,这是另一个未知的故事。母亲不习惯儿子的长发,每次拿着梳子,都想让儿子照顾好他的头发,儿子大声拒绝,让妈妈失望。母亲们更不能接受的是价值观的冲突。也许父亲在选择房子时更了解他的儿子,因为当他年轻的时候,他想拥有一座乡间别墅。

1970-1971年是整篇文章的结尾,最深情的高潮。母亲生病了,她的儿子没有拒绝她在床前再次交出的梳子。你可以说是因为母亲的病,但谁能否认儿子此时与母亲的和解,不是出于他真挚的理解呢?这一部分围绕着她母亲的病情:她很虚弱,她开始记住很多事情,她开始看起来像个孩子。在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悄悄地问儿子:"刚才那个老人是谁?""他甚至认不出他的老朋友,他小时候以为他是她丈夫最喜欢的电影明星。面对母亲的疾病和最终的死亡,作者时不时地让自己在银幕上的形象郁闷不堪,有时甚至绝望。父亲独处的时间是作者对画面的想象:他打电话告诉儿子母亲的死时,一帧退,晚餐定了两套盘子,独自一人自言自语,生病后独自一人痛苦,我仿佛看到画面后面的作者泪流满面。父亲在母亲去世一个月后去世,这一次老房子重新出现,蓝天白云,待售房屋品牌再次站在房子前面,女婿站在原来的父母位置上,儿媳的右手放在儿子的右肩上,战争结束,儿子在院子里种下了梨树。

作为一本漫画书,《伦敦家庭》超乎我的想象,它给我的感觉不是单一的,我的心是混杂的。我觉得我整晚都飞越伦敦,看着时间旅行,看着人们彼此相爱。让我以卡尔维诺的书《看不见的城市》中的这段话来结束,因为这本书不仅属于家庭的记忆,甚至属于一个伟大城市的记忆——"城市不会透露它的过去,它只会像手印一样隐藏它,它写在街道的角落里,窗格护栏, 楼梯扶手,防雷天线和旗杆,每个标记都是刮擦,巨大的挫折,雕刻,打击留下的痕迹。"

(原标题:整夜飞越伦敦)

来源:北京晚报

已编辑: tf077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