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人3万买铜盒,商家又送个小盒,专家:大盒是赝品,小盒值百万

引读:有一天,湖南长沙一位姓王的藏友接到了一个电话,随后老王马上拿起包和放大镜,急匆匆地赶到了古玩市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几分钟的工夫就花了3万块,把三年前就看上的那个铜盒子买下了。老板和他投缘,又送了他一个小盒子。让老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赠送给他的小盒子,让他平静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老人3万买铜盒,商家又送个小盒,专家:大盒是赝品,小盒值百万

老王本是当地一家工厂的管理主任,退休后闲来无事就搞起了收藏。而这次他的收获不小,回到家后的老王拿出牛皮擦去这两个盒子表面的污垢,忙活了好一会儿后,这两个宝贝终于露出了真实面目。

大的方盒盖上刻的是一幅“翠竹图”,而赠送给他的那个小的不到一寸见方的盒子上,刻着几个古怪乖张的文字,有的像人形,有的像车,还有的像是兵器。

虽然他不知道小盒子上面的符号代表着什么,但他看着眼前这两个发亮的东西,老王的心里别提有多乐呵了。要知道,其中这个刻有“翠竹图”的方盒,整整让他遗憾了三年。

老王心心念念的这个宝贝,是他三年前在湖南长沙的“鬼市”上遇到的。

提到“鬼市”可不要误会,此“鬼市”非彼“鬼市”,他不但不闹鬼,反而是异常的热闹,引得不少人趋之若鹜。但神奇的是,去了这个地方的人,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老王就与这个神秘的“鬼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人3万买铜盒,商家又送个小盒,专家:大盒是赝品,小盒值百万

三年前的一天,老王像往常一样穿梭在清水塘“鬼市”的人群中,在每一个地摊上仔细地搜寻着目标。突然地摊上一个小小的金属盒子吸引住了他。仔细查看后,他决定买下来。可是摊主出的价让他有些难以接受。所以,他只和摊主换了电话就离开了。

我们都知道,古玩的交易就在两三分钟之内,如果犹豫了之后把东西放下,别人拿了就是别人的了。

当时没买,可是老王回到家里就后悔了,于是他就给摊主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了。从此,那个小方盒惹得老王是念念不忘,自责不已。

不过让老王没想到的是,三年后这件宝贝竟能失而复得。可是还没等老王幸福的心情平静下来,第二天,那位摊主又打来电话,说要给三倍的价钱再买过去。

这下让老王的心里开始犯嘀咕,因为他知道,这是古董商人一贯使用的伎俩。

老人3万买铜盒,商家又送个小盒,专家:大盒是赝品,小盒值百万

原来古董商人经常会使用一招欲擒故纵,当一个赝品出手之后,又故意高价收回,这样一来买主就会更加放心而不产生任何怀疑。

老王这么想不是没有道理,十年前他就经历了一件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的事儿。

开始老王对收藏和把玩古董并不感兴趣,更不在行。后来他发现自己身边收集古玩的朋友越来越多,每次聚会的时候,他们总要拿出自己淘来的宝贝传阅把玩。那乐和劲儿也逐渐影响了老王。

他也开始在古玩市场转悠,学着收藏一些古代文房的小器物。尤其喜爱刻铜墨盒。

“刻铜墨盒”在清末民初比较流行,这种墨盒主要是用来储存墨汁的,一般墨盒中会置以丝棉或者海绵,让墨汁充盈其间,方便随时随地的书写。

老人3万买铜盒,商家又送个小盒,专家:大盒是赝品,小盒值百万

墨盒大小不一,有直径超过20厘米的,也有仅2到3厘米的,最常见的在10厘米左右。

器型以方、圆为主,也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比如椭圆、心形、鼓形等等。从清代同治年间开始,墨盒上就出现了镌刻的精美小诗、书、画和印。

而在墨盒出现之前,人们写作用的都是砚台,可砚台的墨需要现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当墨盒产生以后,就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书写的便利。

除了使用便捷之外,许多名人喜欢在墨盒上刻字,这就让墨盒的价值提高了不少,也使其成为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馈赠佳品。

因此,在民国年间,人们曾把北京刻铜墨盒、南昌象眼竹铣工,湖南刺绣这三样,并成为“中国之三大名物”。所以现在许多人都喜欢收藏这种刻铜墨盒,老王就是其中之一。

果然,不久老王就相中了一件自以为很有价值的刻铜墨盒。

老人3万买铜盒,商家又送个小盒,专家:大盒是赝品,小盒值百万

根据商家的介绍,这件宝贝有些年头,而且墨盒上面刻有北宋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价值很高。

可让老王没想到的是,他第一次出手就买到了赝品,根据专家的介绍,这个墨盒也就近10年的东西,没有什么价值。

想到这里老王觉得不对,难道这次花了3万块钱买一送一的墨盒也都是赝品?

开始老王觉得,这次所得到的两个墨盒,凭借着自己几年来在古玩市场学到的经验判断,应该不会走样。但是卖家再次打来电话,老王的心里不免又打起了鼓。

于是他把两个墨盒从箱底里重新拿出来,随后找到了专家进行鉴定。

老人3万买铜盒,商家又送个小盒,专家:大盒是赝品,小盒值百万

果然,他喜欢了3年的墨盒确实是个赝品。就在老王失望之余,专家却告诉他另一个惊喜的结果。

虽然自己喜爱的墨盒是赝品,但赠送给他的这个墨盒却是真的,而且价值非凡,估价在百万以上。

专家告诉他,根据研究可以判断,这件墨盒应该是清朝时期的物件。这些奇怪的符号其实是甲骨文,其内容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比如其中“天父癸”三个字中的“天”,可能是以前的一种氏族,也可能是一种徽号,又或许是一种称谓。

而左下角“商爵文”这三个简体字则说明,这段甲骨文曾经刻在商朝的一个酒杯之上,之后被人移刻到这个墨盒上来的。

商朝的“爵”就是酒杯,而这段文字既然来自商朝,那么这个墨盒就有着极高的考古和研究价值,所以估价百万都不算多。

老人3万买铜盒,商家又送个小盒,专家:大盒是赝品,小盒值百万

老王一听,那是喜出望外,没想到一个赠品居然能有如此的价值。

从专家那里回来之后,老王的心情格外舒畅。而他淘到宝贝的事情也就传开了。来老王家赏玩的朋友自然络绎不绝,而且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买家也盯上了老王。

这样一来,老王新的烦恼又来了。为了应付这些要来买他宝贝的朋友,而又不能伤了和气,老王是想尽了办法。最后他只能把这件宝贝给藏起来。

但是左藏右藏,老王总觉得不妥。最后他发现,这份收藏的快乐还得和别人一道分享,才能体会和享受得到。

老王说这玩古玩,玩的就是心态,比的就是经验。自从他玩起了收藏之后,觉得心态也变了许多。

刚开始的时候还经常为了一件宝物的真假而患得患失,可是几年下来,心态平和多了。老王说,这都得益于他在这些方寸之间的名家字画中,得到了艺术享受和情操的陶冶,他的人生也随着这些小盒子而变得五彩斑斓。

看来收藏还真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参考资料:《甲骨文》、《古董鉴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