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汝瑰原是国民党的一位高级将领。他参加过蒋介石亲自主持的高级军事会议,制订过作战计划,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因此官运亨通,一年三迁。
但尽管如此,郭汝瑰却怅然若失,最后冒死率部起义,离开了蒋介石的集团。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郭汝瑰的真实身份一直存在多种说法。直到1980年4月,73岁的郭汝瑰亲自给中共中央组织部写了一封信,申述了自己的全部历史,才终于证实了自己的身份。

郭汝瑰
与组织失联,郭汝瑰逐步靠近蒋介石
郭汝瑰生于1907年,原名汝桂,四川铜梁县尹家市人。7岁开始读书,后考入成都联合中学。1926年4月,郭汝瑰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期间,不仅学到了初步的军事知识,也学到了一些革命理论,与共产党也有许多接触和联系。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4日,校务委员吴玉章把郭汝瑰找来,要其提前毕业,回四川想尽办法让其堂兄郭汝栋(川鄂边防副司令)阻止杨森(二十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出川,不要配合蒋介石的进攻。
郭汝瑰回到四川以后,同吴玉章失去了联系,只好留在郭部,一呆就是三年。期间,在1928年5月,郭汝瑰由少校团副、共产党支部负责人袁镜铭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后来,却因战乱失去了组织联系。
1930年,郭汝瑰到日本求学,“九一八”的炮声把他从噩梦中惊醒。1931年11月,郭汝瑰愤然放弃学业,返回祖国。
回国后,郭汝瑰考入陆军大学。1932年3月,成为陆大第10期学员,学期三年。
1935年毕业后,郭汝瑰就任欧洲战史上校教官。在陆大期间,受到过蒋介石的接见。由于蒋介石的竭力拉拢,使郭汝瑰在政治上靠近了蒋介石,蒋介石也视之为嫡系力量。
1937年5月,郭汝瑰调任第十八军十四师少将参谋长,后亲历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
郭汝瑰的军事才能,颇受陈诚的赏识,对其另眼相看。1939年调任洞庭湖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次年,升任第二十集团军参谋长。
陈诚
3月中旬,蒋介石又亲自主持召开了参谋长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包括各战区、各集团军、各军的参谋长。郭汝瑰作为二十集团军的参谋长参加了这次会议。
1941年10月1日,郭汝瑰受命到七十三军所辖陆军暂编第五师当师长。
暂五师是湘西土著龙云飞的部队,土匪习气很浓,且层层吃缺,纪律废弛,战斗力极弱。暂五师的薪饷,士兵们只能领到规定数的一半,另一半被截或从中克扣了。
郭汝瑰调任之后,重新造册,点名发饷,杜绝一切谎报,深得军心,从此士兵训练、打仗一反常态,士气极高。
1943年,郭汝瑰回到重庆国防研究院执教。1944年以副武官身份赴英国考察。1945年3月回国就任国防部军务署副署长一职,并兼任国防研究院副院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停止内战,在美国的调停下,1946年1月由国、共、美三方组成三人委员会(周恩来、张群、马歇尔),并达成《停战协定》。为实行《停战协定》设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蒋介石指定张治中继任张群。张治中要求军政、军令两部派人充当随员。于是,便派郭汝瑰和军令部第一副厅长廉壮秋同行。
1946年2月14日,郭汝瑰参加了军事三人小组会议。会议第一天讨论统帅权等问题,顺利通过。次日讨论军队的复员与配置时,双方达不成协议,于是休会。
会后,张治中写信请示蒋介石,让郭汝瑰飞往南京面呈。16日郭汝瑰飞抵南京后立即晋见蒋介石。
蒋介石阅信后,向郭汝瑰询问了会谈情况,郭汝瑰一一作了回答,并请示蒋介石如何处置。
蒋介石当即表示说:“如果马歇尔主张国共军队于十二个月以后之六个月后混编,即可同意。”
郭汝瑰请蒋介石做书面指示,以便于转达执行。蒋介石当即写了一封信。
蒋介石
17日,郭汝瑰飞返重庆,首先见林蔚次长。林蔚看完信后,照样封好,叫郭汝瑰交给张治中。直至21日,“统编及配置”问题,才达成协议,签订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军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
军队整编和统编达成了协议,停战令下达了,但战斗并未停止。
2月26日,马歇尔约张治中、周恩来同赴华北视察,郭汝瑰和廉壮秋也随同出巡。三人小组视察了张家口、济南、徐州、太原等地,3月4日到延安。
飞机到达后,毛泽东、朱德及林祖涵等中共高级领导人到机场迎接。
郭汝瑰对蒋介石失望,重新与组织取得联系
1946年,国民党国防部进行调整,蒋介石嫡系力量深得信任,郭汝瑰因此官运亨通,一年三迁。
10月26日,时任国防部第五厅副厅长的郭汝瑰,转任总长办公厅副厅长。不几天,又升任为第五厅厅长。
恰巧这时,蒋介石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遭到了人民解放军的坚决抵抗,到处吃败仗。尤其是徐州方面的战局不佳,蒋介石极为震怒。为加强山东攻势,蒋介石命令撤销徐州绥署,改设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指派顾祝同前往指挥,并令第三厅厅长张秉钧改任徐州陆总参谋长,协助顾祝同。
第三厅厅长出缺,在陈诚的保荐下,蒋介石于1947年3月5日,任命郭汝瑰担任了职务更为重要的第三厅厅长。
1947年5月,指挥徐州作战的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泰安、孟良崮作战失败后,参谋长张秉钧坚请辞职。于是,蒋介石又调郭汝瑰为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参谋长。一年之内,郭汝瑰职务三次变迁,且一个比一个重要。
在此期间,郭汝瑰参与了解放战争中一些重要战役和军事会议,拟定了一些重要的作战方案和行动计划,深得蒋介石的信任。郭汝瑰在蒋介石的眼里,简直红得发紫。
虽然蒋介石很看重郭汝瑰,但其实,这些年来面对蒋介石的倒行逆施,国民党内部的肮脏腐败,郭汝瑰早已心存不满。他向来不主张“剿共”,眼下国难当头,蒋介石不专心抵御外敌,反而把枪口对准了自己人,郭汝瑰感到十分气愤和失望。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受到的社会主义教育,郭汝瑰越发觉得,中国的希望还是在共产党那边。所以这些年来,他也一直在寻求机会,重新和组织取得联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郭汝瑰见到了自己曾经在黄埔军校的同班同学任逖猷。在任逖猷的牵线下,他几经考验,终于获得了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人董必武的信任。从此,他开始向中共提供一些重要的军事情报。
董必武
郭汝瑰跟随蒋介石去北平指挥
郭汝瑰出任徐州司令部参谋长后,蒋介石大肆宣传“山东大捷”,“南麻、临朐大捷”,对郭汝瑰“积极执行”重点进攻格外垂青。蒋介石每天都打电话给郭汝瑰。有一次郭汝瑰在电话中称蒋介石总统,蒋介石竟示意郭汝瑰称他校长。可见,郭汝瑰这时确是蒋总统麾下的“红人”。
1948年7月,郭汝瑰重新担任第三厅厅长,亲历了三大战役。在辽沈战役中蒋介石要郭汝瑰等人陪他亲临北平指挥。9月30日,郭汝瑰随蒋介石一起乘飞机到达北平。
蒋介石到北平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锦州空投他的亲笔信,令范汉杰根据其时情况,按蒋介石规定的三个暗号,回答是“决定突围”,“死守待援”或“不能守”。
范汉杰复电暗号是“死守待援”,蒋介石非常高兴,找来郭汝瑰要他立即去同傅作义商量,研究具体的作战计划。
蒋介石在安排好北平东进部队后,10月2日11时赴沈阳,郭汝瑰等人仍随行。15时蒋介石召集东北部队各军军长以上军官会议。会上,首先由郭汝瑰传达了作战计划。接着蒋介石讲话,鼓励各将领须具必胜信心,努力完成任务。晚饭后,蒋介石又向师级以上的军官训了话。
10月3日8时,蒋介石叫来郭汝瑰,让其将书面作战计划给卫立煌审阅。待卫立煌下令攻新立屯后,蒋介石于11时飞返北平。
10月4日9时,蒋介石令郭汝瑰乘机飞烟台。19时郭汝瑰飞返北平,将烟台情况向蒋介石作了汇报。
10月5日10时,郭汝瑰又随蒋介石飞天津,随后乘汽车至大沽,再乘扫雷艇出海,登“重庆号”巡洋舰驶往葫芦岛。
10月7日11时,郭汝瑰等人随蒋介石抵塘沽,16时返回北平。
可以说,辽沈战役始终是在蒋介石亲自指挥下进行的,而郭汝瑰作为蒋介石的心腹,一直受到重用。
郭汝瑰(右)
蒋介石得知郭汝瑰起义,气得捶胸顿足
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之后,蒋家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蒋介石作战失败经常迁怒于人,郭汝瑰决定辞去第三厅厅长职务,争取带支部队到西南,准备冒险脱离蒋介石。
1949年1月6日,顾祝同答应任郭汝瑰为第十军军长。蒋介石却不同意,改任郭汝瑰为七十二军军长,并命令立即重建这支部队,开往四川。
郭汝瑰回到四川,驻防泸州,任七十二军军长兼叙泸警备区司令。此后,郭汝瑰很快与中共取得联系,并决定趁解放军进成都与蒋介石决战时,利用形势逼迫部队起义。
郭汝瑰和孙女
1949年10月,蒋介石飞到重庆,在西南行政长官公署召开作战会议,郭汝瑰参加了会议。
会上,蒋介石说,必须决心坚守西南,今天请大家来研究如何固守西南,共军主力将由何处攻击西南,以及我军如何配备兵力。
经研究,蒋介石决定将主力放在川西北,编罗广元、陈春霖三个军为十五兵团,开赴广元;以杨汉烈部固守大巴山;孙震部守三峡;宋希濂部守鄂西及酉阳、黔江;何绍周部守贵州东正面。
郭汝瑰见蒋介石把重点放在川北,郭汝瑰的部队不用移动,便坐在那里暗暗高兴,一言不发。
会后不久,蒋介石突然打电话到泸州,说是要召见郭汝瑰,郭汝瑰不知何因,心里十分紧张,觉得凶多吉少。等到郭汝瑰驱车到重庆后,才知蒋介石并不是单单召见自己一人,才算是放心。
蒋介石和宋美龄
蒋介石在林园召见了郭汝瑰等人。他对郭汝瑰说:“郭军长,你的部队整训得怎样了?你的部队作战有没有把握?”
郭汝瑰急忙回答:
“请总裁放心!西南战役很有希望,别说其他部队,单我这个成立最迟的军,有三个团正在紧张训练中,另三个团是我一路上从医院里召集的老兵,马上可以作战。新拨来的傅秉勋一师,成立很早,估计也能打。我认为打仗完全有把握。”
蒋介石听后,“唔、唔”几声。
蒋介石召见后,郭汝瑰急忙返回泸州,再也不敢到重庆去。其实,躲在泸州也并不安全。直到解放后郭汝瑰才知道,郭汝瑰的参谋长许亚殷,就是蒋介石派在他身边的特务,还配有电台,经常与军统秘密联系。
当刘、邓大军攻入贵州,直逼重庆时,蒋介石才判明解放军的主攻方向,十分震惊。但这时候,蒋介石也顾不得怀疑郭汝瑰了,为了让郭汝瑰防堵解放军前哨,争取时间,以便集中主力在成都决战,只能叫国防部电令任郭汝瑰为二十二兵团司令。
随着解放军进军西南,郭汝瑰加快了起义的准备。
郭汝瑰起义报道
11月30日重庆解放,解放军向成都挺进。国民党军沿成渝公路退却,退往成都。
12月3日清晨,解放军由泸州下游罗汉场打电话给郭汝瑰,叫他派人去联系。郭汝瑰回答:“按计划行事。”3日傍晚,郭汝瑰便率部队向宜宾出发。6日乘船先到宜宾。8日部队也到达宜宾。
12月9日上午,郭汝瑰召开了团以上军官会议,动员起义,并派徐孔嘉以高级参谋长身份,带上郭汝瑰给解放军的亲笔信,去找解放军联系。
12月10日,解放军十六军派惠政委与徐孔嘉同来宜宾。
12月11日,郭汝瑰发起义通电。
郭汝瑰起义通电
当时,报载郭汝瑰起义的通电发表后,影响极大。傅作义的参谋长郭宗汾见报,激动地说:“快了,快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都起义了!”
而蒋介石在台湾得到消息后,气得捶胸顿足,立即破口大骂:“娘希匹的,这个郭汝瑰……”
随后,邓锡侯和刘文辉也相继起义。这时在成都平原准备与解放军血战的蒋军已经四处逃散,只有少数人去了台湾。不久后,成都全面解放。
73岁恢复身份,郭汝瑰终于完成心愿
新中国成立后,在仍需保密的前提下,中央并未直接公开郭汝瑰同志的身份,只能暂时按投诚将官处理。
就这样,郭汝瑰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31年后可以公开,才亲自写信给中共中央组织部,讲述了自己的全部经历,揭开了自己保密多年的真实身份——中共特工。
1980年,组织经过严正的审核后,明确批示:准许郭汝瑰重新入党。这也是郭汝瑰一直以来的心愿,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一个共产党人了!
郭汝瑰塑像
1997年10月23日,郭汝瑰在送女儿去机场的路上不幸发生车祸,终年90岁。在中央军委为其举办的葬礼上,郭汝瑰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他的一生,也足以用“传奇”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