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朱元璋身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他的人生用传奇来形容并不为过。这样一个男人,从籍籍无名的小辈成长为一国皇帝,除了强大的实力外,最重要的就是过人的智商和情商。只是,那些同他共患难的功臣们至死才知,他们一直以来追随着的皇帝,并不适合共富贵。无数人臣被残忍杀害,引起好一阵的腥风血雨。

当年就有过这样一个传闻,朱元璋特地邀请老臣们参加宴会,其中就包括刘伯温。刘伯温甚是智慧,他将龙袍一角悄悄压在身下,没想到这个举动最后竟救了自己一命!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朱元璋此次举办宴会的真实目的有多恐怖?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其中的内情。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朱元璋的成长史

先来了解一下朱元璋小时候经历的诸多风雨。中国古代有很奇怪的现象,越是贫穷的家庭子嗣数量反而越多,子孙后代无穷尽也。朱元璋家中正是如此,父母没文化,生孩子只能按照日历取名,到了一朱元璋时刚好日子处重八,二老便直接取名朱重八。出身普通老农家庭的他,从小便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家里没钱供他念书,很早就让他去外面做学徒赚钱,一来二去的钱没赚多少,却被欺负的委屈往肚里吞。

实在没办法,朱元璋跑去投靠老友汤和,汤和当时正在郭子兴下方工作,靠着这层关系朱元璋在事业上逐渐发展起来了。不得不说,朱元璋看人眼色的能力属实高,早年吃过如此之多的酸苦。锻炼了这一身本领,也算因祸得福。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后来郭子兴于战争中死去,朱元璋顺势崛起,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帮助他稳定了在军中的地位,一步一步地竟然真的建立起新王朝。在此之前,朱元璋迎娶贤德的马氏,此女子成为他人生道路中最大的心灵依靠,可以说,没有马氏便没有朱元璋辉煌的成就。

明朝建立,朱元璋变脸

1370年,这一年明王朝正式建立。为表彰那些跟从自己走南闯北的大臣,朱元璋给他们分封为公爵等荣誉,一时间风光无两。以往皇帝和这些人的情谊都很深重,称帝之后,他也毫不吝啬将宫中皇子公主和大臣子女结为良缘。一层又一层的关系加持起来了,本以为他们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明王朝百废待兴的局势会很快度过。却不曾想,一切都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着!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这些大臣们从疲惫的战争生活突然转换成富贵骄奢的生活环境,加上皇帝给予荣誉无数,免死金牌加身。如此一来,他们开始骄纵起来,甚至做出危害人们生活的事情,如何不让人心寒呢?不过这些人一直以来都依仗免死金牌,皇帝就算在看不惯也会看在金牌面子容忍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们依赖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横行无阻,朱元璋终于爆发了。

朱元璋让人建造一座庆功楼,专门宴请那些功绩卓越的人物。这次他特地邀请手头握有重兵之人,准备来一场鸿门宴。一众大臣们应允参加,他们穿着盛装激动地来到了现场,看着桌面上满是山珍海味,跃跃欲试。大臣们丝毫没有危机意识,他们在皇帝的授意下痛快吃起来,酒劲上头更是不将皇帝放在眼里地吟唱着。朱元璋也没生气,趁着这股子热闹劲儿顺从他们,这下场面更加精彩起来了。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刘伯温随行关注朱元璋

和在场大臣们不同,刘伯温整个过程正襟危坐,他有意无意间后边放置在朱元璋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为更好地了解朱元璋的行动,刘伯温悄悄将他的龙袍压在身下,然后顺应附和,并无任何不妥。看着面前的大臣们,朱元璋眼神波动幅度极大,回忆起曾经以往一同经历过的路程,他与这些人的关系竟会变化至此,心中甚是感叹。

喝了一点酒,朱元璋在下人的搀扶下离开了庆功殿。刘伯温立刻惊醒,他悄摸从后门处离开,顺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而就在他前脚离开不多久,宴会处的大门便被有心之人紧紧锁住,可怜了里面沉浸在美酒佳肴中的大臣们,还没意识到掉入陷阱了。外面的火势越来越大,这时,终于有人开始清醒,他们疯狂捶打门希望得以逃生。大门紧锁哪还有他们获生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里面声音越来越小直至被淹没。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大臣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戎马一生换来的荣耀,竟会以这种方式终结。朱元璋也用实力证明,和他可共患难却无法共富贵。而这场灾难中唯一的幸存者刘伯温,也不禁为自己捏了一把汗。当初他意识到朱元璋本心不纯,却没想到他竟如此阴狠手段,这也就导致刘伯温和皇帝心离,不多年后便退居幕后,以病死结局告终。

有人说,刘伯温的死和朱元璋脱不开干系,皇帝远在庙堂之高却依旧猜忌刘伯温,便让胡惟庸设计害死了他。也有人说,刘伯温乃不是天才,暗渎玄理之道,顺应天命去了天上!不论怎样,他和皇帝离心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朱元璋宴请老臣,刘伯温悄悄将龙袍一角压在身下,竟救了自己一命

结语

这场大火,将朱元璋最后的良心给吞没了去,大火中被烧死的大臣们,也让余下的忠臣良将惶恐不已。众人皆知朱元璋的心狠手辣,自此往后,朝中局势变得越发诡异,众臣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未来命运。不过客观地说,朱元璋庆功宴“无意”暗害诸多朝臣,确实解决了他的困扰,并控制住局势。但阴狠手段终究不是解决方法,这也是导致朱元璋名声下跌的重要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