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一定要迁都北京?可谓是明智之举!

以篡位夺天下的明成祖朱棣,不仅仅开拓了辽阔的大明疆域,建立了赫赫武功。而且也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就在朱棣可以安享这个太平之福的时候,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公元1421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在位的第十九个年头里,他决定把王朝的都城从南京迁徙到了北京。

我们看朱元璋时期施行的政策就是一都三京制,以汴梁为北京,凤阳为中都,应天为南京。可汴梁这个地方,经过连年战乱,根本不是理想都城。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他派遣太子朱标前往西安考察,要知道那可是汉唐盛世的国都。可是当朱标考察回来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洪武二十五年撒手而去。

明成祖朱棣当皇帝以前不过是地方上的藩王,封地就是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那个地方距离蒙古非常近,他又是个文武双全的一代雄主。朱元璋时期采取的政策是战略收缩,而朱棣则不然。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特地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多次和蒙古交战,慢慢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他知道就是要不断打击,才会恢复边境贸易和平。于是在永乐十九年,明王朝正式宣布迁都北京。

然而按照当时的制度,皇帝死后皇位若是没有子嗣可以继承,那么就理应有弟弟继承,没有弟弟了再由叔叔之类继承。然而这时候建文帝的弟弟尚在人世,况且即便是由叔叔继承皇位,那么也有其他更名正言顺的人选。朱棣被说得哑口无言,更是气急败坏,于是下令将这“大逆不道”的人处死,但是他死后的尸体却一直不肯向朱棣低头下跪 。

足以见得对朱棣称帝是多么的不服,而除了他一人之外自然还是有着不服朱棣称帝的人,不过没有像他一样大胆的直言罢了。朱棣自然是知道朝廷中还有这一类人的存在,百姓中更是不缺乏,尤其是生活在国都的人,更是觉得朱棣的皇位来得实在是蹊跷。只有远离原来的首都,迁都到其他地方,那么新首都的臣民才不会如此纠结皇位得来的问题。

再则迁都北京由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抵御敌人,那时候来自蒙古的势力对明朝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是在朱元璋时期就开始的措施,现在朱棣继续进行,其实是为了强调外患的存在,将民众的心思转移到外患上,那么注意朱棣皇位得来的人自然是会越来越少。同时抵御蒙古人的入侵确实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若现在不加以控制,那么日后必成大患。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一定要迁都北京?可谓是明智之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