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影响猕猴桃成活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作者:青钱柳

影响猕猴桃成活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邢 波

近几年,北方地区也纷纷引进猕猴桃种植,但猕猴桃这个树种与北方果树树种有很大差异,不加区分地按其它果树树种进行种植管理,就会出现成活率特别低的现象, 个别农户没有掌握相关的种植技术,种植几年后,死苗严重,不得不放弃。 现将影响猕猴桃成活的因素及相关种植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1 种植时间偏晚

猕猴桃抗寒性差, 特别是红心和黄肉这两类品种抗寒性更差。种植户为了防止树苗冻死,购苗时间偏晚,有的甚至清明以后购苗,此时猕猴桃苗已经萌动开花,根系也早已长出小白根,移栽时易破坏根系,影响根系吸水,若管理粗放,就会导致苗木死亡。年前未封冻时就栽植猕猴桃的,浇 1 遍水,上冻前用土堆苗,土堆高约 25 cm ,基本将苗全埋,翌年苗发芽时再将土撤掉。 翌年种植的,土壤化冻后即可种植,不用堆土,浇 1 遍水。

2 苗木种植过浅

猕猴桃嫁接苗多为劈接, 嫁接口与生根处距离只有 3 cm 左右。种植户习惯将嫁接口高于地面栽植,但对猕猴桃苗来说就偏浅,北方的雨水比南方少,气候干燥,浇水不及时,容易造成苗木死亡。而且北方冬季冻土层厚达 10 cm 以上, 栽植较浅的猕猴桃苗,根系受冻易造成死苗。 因此,猕猴桃种植时应将土埋至生根处往上 20 cm 处, 无需计较嫁接口是否入土。 此外,如果地上部枝条死亡,地下发出的枝条也是嫁接品种,不用再嫁接。

3 种植坑内乱放肥

个别农户为使猕猴桃树快速生长, 在种植坑内随意投放未腐熟的有机肥、过量化肥,且肥料不与土混匀, 很容易烧根, 造成猕猴桃树死亡。 种植时最好放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或者菌肥,少用化肥,且与土充分混匀。

4 追肥过早和过多

猕猴桃树发芽后,个别农户着急追肥,这时苗的根系特别嫩,追肥过早、过多及施肥坑距苗木主干过近、数量少,特别容易造成烧根。 种植时已施入底肥的,第 1 年可以不用追肥,未施底肥的应在 7 月中旬以后追肥,追肥少量、多次,施肥坑距苗干应大于 20 cm 。 最好结合浇水撒施肥料,这样也不会伤到根系。

5 浇水不及时、量过少

猕猴桃树叶片大,水分散失量也很大,树苗极易失水而萎蔫,浇水不及时容易造成落叶,甚至死亡。 一般猕猴桃树的叶片中午温度高时出现轻微萎蔫,傍晚时缓解属正常现象。如太阳刚升起不久叶片就出现萎蔫,即代表严重缺水,必须马上浇水。 为了减少水分散失, 可以铺黑地膜,无需除草。 庭院种植,树盆在 1 m 2 左右的,一般 7 d 浇 1 次, 每次浇水在 20~30 kg 。 浇水太少,猕猴桃苗根部吸不到水而缺水死亡。大田种植, 15 d 浇 1 次水。 如种植时芽已萌发,应每天浇水 1 次,连续浇 4~5 d 后,再逐渐减少浇水次数,然后恢复至正常管理。 秋季容易干旱,加上收获忙忘浇水,也容易造成干旱死苗,可以通过观察猕猴桃叶片是否出现焦边现象来判断缺水与否。

6 气温高

第 1 年种植,夏季气温过高时,很容易造成猕猴桃叶片焦枯而死树,可以盖遮荫网。大田种植的,也可以在苗的南边或西边种少量玉米,遮挡中午的高温。

7 冬季温度低

猕猴桃怕冻,尤其是红心和黄肉品种,猕猴桃苗烟台地区难以安全越冬。可在土壤未上冻前,在猕猴桃苗的主干周围堆高约 30 cm 以上土堆,前3 年主干涂白或绑缚玉米秆或无纺布, 不使用塑料纸。

8 栽种大苗时苗干过高

个别种植户为了使猕猴桃早结果,花重金买大苗,苗高 2 m 以上,栽植后不进行修剪,萌发的枝条多、叶片多,造成枝条与根系比例不协调,养分过分消耗,导致生长不旺,甚至最后死亡。栽植大苗最多留 1 m 高,小苗一般留嫁接口以上 2 个饱满芽,其余部分剪去。 发芽后留 1 个健壮枝条作为主枝,并用竹杆绑好,以防折断。

9 修剪时间过晚

猕猴桃修剪后容易出现伤流现象, 修剪时期不合适、修剪量大,易造成伤流过多而死苗。一般修剪时间在腊月至二九之间比较合适,也可在长出叶片后修剪。 新定植的猕猴桃苗可以栽完就修剪,这样出现的伤流少,不会给树体造成太大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