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连杰的《少林寺》开创了真枪真棒实打的先河

作者:哈姆雷特工

香港中原电影公司摄制的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少林守》,在港澳、东南亚、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国家上映,盛况空前,经久不衰。影片以少林寺里的一组关于“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的壁画为依据,以隋唐年间群雄角逐中原争霸主为历史背景,描述出身于武门之后的小虎,为报隋末叛将王仁则杀父之仇,亡命嵩山少林寺,削发为沙弥,拜县宗和尚为师,得法号觉远,苦练功夫,最后亲手杀死仇敌的故事。其间还穿插了小虎先后邂逅县宗之女白无瑕、唐王李世民,并在危难中互相救助的曲折情节,而自始至终扣人心弦。

李连杰的《少林寺》开创了真枪真棒实打的先河

一部影片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导演的艺术造诣。这部影片的导演张鑫炎是我们所熟悉的,他导演的艺术性纪录片《万紫千红》、故事片《巴士奇遇结良缘》等,曾经在内地普遍上映。他从事电影工作多年。开始是搞电影洗印、剪辑、放映,自1960年以来先后导演了二十多部影片。其中以1962年他和傅奇联合导演,由傅奇、陈思思主演的武侠片《云海玉弓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武打招式设计新颖,开始脱离京戏舞台程式,而被视为香港武打片的里程碑。拍摄的《少林寺》则可以说是功夫片的第二次突破。

李连杰的《少林寺》开创了真枪真棒实打的先河

《少林寺》的主要演员,除了扮演白无最的丁岚,是河南戏曲学校刀马且的学生,扮演李世民、少林寺方丈、做值等文戏角色的是河南京剧团的演员之外,主要角色都没有演过戏,是导演1980年到山东济南观摩全国武术比赛时从各省、市武术队挑选来的武术尖子。扮演觉远和尚的是北京队的李连杰。他八岁开始习武,曾经连获五届全国武术比赛全能冠军。他的武术特点是英姿枫爽、动作准碗、富于力度、速度快捷、弹跳自如。扮演县宗和尚的于海是山东队教练,全国螳螂拳冠军。扮演叛将王仁则的于承惠,也是山东队教练,他武功酒脱,以创造“双手剑”、“鱼翅刀”名重武林。扮演十三棍僧的胡坚强、孙建魁、刘怀良、杜传扬等人,除了胡坚强为浙江队队长之外,其他三人都是山东队队员,他们分别是全国全能、刀术、绳标和九节鞭的冠军。扮演板将侍卫长秃鹰的计春华,是浙江队队员,他的鹰爪功特别出色。影片中还有来自广西、湖南、陕西和河南等省武术队,以及日本少林拳法联盟的高手。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在影片中各施所长。有人说,这部影片是正少林功夫的大汇演,美不胜收。

李连杰的《少林寺》开创了真枪真棒实打的先河

《少林寺》是一部功夫片。功片有时也称武侠片、动作片或武打片六十年代以后在香港兴起的功夫片是过去武侠片的继承,又有自己的特色。一般的武侠片、惊险片,遇到演员不能胜任的高难度动作时可以找替身,并且辅之以特技取胜。而功夫片则讲究真实地展示演员的真功夫。它一般不用替身,不搞特技,遇到高难度动作,镜头不分切,以便让观众好地欣赏表演者的过硬功夫。《少林寺》由于每个武功演员都有其独特的精湛技艺,因此在拍摄过程中,不仅不用替身,一般不搞电影特技,而且演员在空中跃来窜去不用弹床助跳,不改变拍摄速度,尽力做到保持动作的完善真实。如李连杰做的凌空转身动作,用变速拍摄将更为奇观,但为了真实,影片仍以原速拍下了他连续转两圈半的转身动作。功夫片拳来脚往,刀枪相向,极为惊险。《少林寺》的演员,平时真刀真枪练惯了,拍摄时让他们拿道具刀枪对打总感到分量不够,打不出水平,因而往往带真家伙上乌,这就更增加了危险性。由于他们功夫到家,对打中倒是没有发生大的事故,只是,李连杰头上吃了一枪,缝了三、四针。当然,平时腿上、骨上或身上什么地方吃一记,青一块、紫一块,破点皮是免不了的。比较大的一次事故是在骑马训练中,于承惠和于海先后从马上跌下来,一个锁骨断裂,一个双手骨折,回山东休养了四个月才康复。《少林寺》从1979年开始筹备拍摄1981年完成,前后经历三年时间。摄制组曾经三次赴满山少林寺实地拍摄。据说港、台以少林寺为题材的影片拍过不少,回内地来实景拍摄的则只有这一部。景真景美是这部影片的特色之一。

李连杰的《少林寺》开创了真枪真棒实打的先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