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理论研讨 |《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在穗首发

1月17日,《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首发式暨“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学术沙龙”在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展开深入研讨,市社会主义学院院务咨询委员会成员单位接受了赠书。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王世彤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马卫平主持会议。

理论研讨 |《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在穗首发

《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从世界观、国家观、社会观、人生观的层面,用“道”“统”“和”“仁”作了极其简要的概括,分析了中国人对世界、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知高度和深厚积累,以揭示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追求与价值意义。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李名扬在致辞中表示,这本书是在广州中华文化学院课程建设、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等一体化建设中取得的最新成果,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下一步,我院将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支持。”市社会主义学院二级巡视员王群力介绍了图书编著情况。他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一书的出版发行,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随后举行的学术沙龙中,暨南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张晋升表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专著,今后还将陆续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丛书”其他系列图书。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岭南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王元林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出版具有现实意义。该书用时代眼光和学术角度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精神,是市社会主义学院从事统战工作的一个很好的抓手。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部教授李仁武表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所提出的“道”“统”“和”“仁”四个关键词,把握了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核心要义,形成了思想、理论和历史逻辑的统一。该书有与时俱进的分析和探讨,应时代之变、实践之需,回答了时代之问。

王世彤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市社会主义学院立足于努力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富有岭南特色的社会主义学院,组织专家学者聚焦中华文化、广府文化进行了深度研究,推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这部精品力作。“希望市社会主义学院以《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精神》一书的出版发行为新的起点,持续引领专家学者深化中华文化研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内外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作出新的统战贡献。”

文、图/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通讯员 刘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胡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