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很抱歉,凌晨1点打电话给你,但我不是骗子……”

作者:上观新闻

“你们是不是骗子,怎么是手机打过来的?哪有凌晨1点给人打电话的?”“很抱歉,凌晨1点打电话给你,但我不是骗子,来电为了核对您的准确信息。”上述这番对话是接受“流调”的一位居民,与彭浦镇“抗疫青年突击队”一名队员的对话。

t为了应对日益繁忙的防疫工作,从1月13日起,彭浦镇抽调了机关35岁以下的45名青年公务员、事业工作人员和社工,组建了“抗疫青年突击队”。而组建当天,就接到需要协助“流调”的工作任务。第一组的青年突击队员甚至连洗漱用品都没来得及准备,就开始了连轴工作。而突击队员们在工作中,受到上述类似很多,很多……

“很抱歉,凌晨1点打电话给你,但我不是骗子……”

核对信息耐心面对种种不理解

t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好多“流调”对象都处于人户分离的状态,从静安区疾控中心传回到彭浦镇的数据中,有超过50%的信息都不准确,需要重新调查核对信息,再完成上传闭环作业。现场的固定电话不够,不少队员都是用自己的手机与“流调”对象进行联系,这让许多“流调”对象产生误解。“是不是骗子?”、“我的信息为什么要告诉你啊?”等质疑声和冰冷的回复不绝于耳,而青年突击队员们,只能强压着火气,将委屈呑在肚子里,和声细语地耐心解释。

“很抱歉,凌晨1点打电话给你,但我不是骗子……”

t现场没有热水,当天夜里气温零下1度,工作到下半夜的年轻人各自找个沙发,躺椅囫囵睡去。而网格工作站的几个年轻人怕错过区里可能会下发的新的“流调”名单而不敢集体休息,几个年轻人就轮着休息。刚刚入党,今年35岁的房小懿有一个29个月的二胎宝宝,爱人又是检察条线的工作人员,刚刚结束2周的加班,夫妻俩还没能说上几句话,她自己又开始了加班,看着自己组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她实在不忍,一个人值守到了下半夜。

没有蛋糕的生日依然终身难忘

青年突击队第二组接班工作的当晚,工作间隙,一名突击队员突然对来自镇党群服务中心的刘征说:“哎,今天不是你的生日吗?”话音刚落,现场的另一位队员候晓琳也喊了起来:“啊呀,这么巧啊,我也是今天生日哎!”见此,第二组组长孙瑜当即召集队员们围拢过来,借机关食堂发放的夜宵糕点,快乐地唱起了《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歌声在寂静在夜里变得十分动听,这让习惯在每一个生日收到家人鲜花和蛋糕的青年人感到十分兴奋,在抗疫的岗位上过的生日虽然没有蛋糕,但终身难忘!

“很抱歉,凌晨1点打电话给你,但我不是骗子……”

“散装日语”完成“流调”作业

“这个‘流调’对象是个外国人啊,谁的英语好啊?”“我看看”,青年突击队的领队,彭浦镇副镇长桑祯骁接过了名单。“这是个日本人”,“谁会日语啊?”现场有人吆喝了一下,半天没有声音。“我业余学过,好多年不用了,忘了快差不多了”发声音的还是桑祯骁,“我试试吧”。“莫西莫西······”,所幸,这位“流调”对象有一点点中文底子。于是散装日语碰上了散装中文,磕磕绊绊中完成了“流调”作业。

“很抱歉,凌晨1点打电话给你,但我不是骗子……”

居民区是街道、镇防疫、抗疫的最前沿,为此,彭浦镇青年突击队队员们还时常下沉社区排摸、查询,打电话开展“流调”工作,将防疫堤坝筑得严严实实。

“很抱歉,凌晨1点打电话给你,但我不是骗子……”

面对被“流调”对象的满腹牢骚和种种不理解,血气方刚的青年突击队队员们感慨地吐露了心声:不是我们没有脾气,我们也不是不想发火,只是这样的时刻,大家都不容易,我们只能、也必须把委屈都留给了自己!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t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