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们撬开故宫的地砖,发现了奇怪的地方,朱棣的心眼够多的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工程做法》》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

故宫的地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据胡适先生所说,这故宫的地砖学名叫金砖,乃是朱棣专门命人在苏州烧制的。要说它的特别之处,咱得先从这故宫的建造说起。据史料记载,公元1403年,靖难之役结束,朱棣取代朱允炆,当上了大明第三代皇帝。礼部尚书李至刚就提了个建议,说当年明太祖将凤阳立为陪都,皇帝你也可以有样学样,将燕京北平府立为陪都。

他们撬开故宫的地砖,发现了奇怪的地方,朱棣的心眼够多的

朱棣心说这主意不错(毕竟,在北京二环内有所大房子,是所有男人的梦想),能彰显我的惶惶天威啊,于是就激动了,将北平改为北京,并特意将江南富户、山西商人,以及一些贩夫走卒和无地的农民迁到了北京。这么一来,北京城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在此基础上,公元1406年,朱棣以南京城为蓝本,命人修建北京皇宫和城垣。各位请注意,这故宫的修建,光准备工作就断断续续地做了11年!而正式的修建又进行了14年,直到1420年,故宫才算彻底完工!

他们撬开故宫的地砖,发现了奇怪的地方,朱棣的心眼够多的

由此可见,为了修建故宫,朱棣真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啊!咱再举个例子,故宫里有个叫保和殿的建筑,它后面有块很大的丹陛石,很多朋友都见过吧?据史料记载,这块石头是从北京西南的房山上开采下来的。但由于体积实在过于巨大,又必须保证它绝对的完整和统一,于是,朱棣让人在道路边上,每隔一段凿一口井。然后,等寒冬腊月的时候,让人将井里的水泼到路面上。

他们撬开故宫的地砖,发现了奇怪的地方,朱棣的心眼够多的

最终,士兵们用了28天,才将丹陛石运到了宫里。各位,一块小小的丹陛石尚且如此,故宫地上那将近8000万块的金砖就更了不得了!据史料记载,它的原料其实来自山东临清,在那儿,土坯先被烧制成形制统一的贡砖,然后再被送到苏州,进行最后的烧制。而它的特别之处有三:第一,在烧制这些金砖时,匠人们加入了桐油,这会让这些砖头更加的坚硬、耐用。

他们撬开故宫的地砖,发现了奇怪的地方,朱棣的心眼够多的

第二

据清代《工程做法》记载,每一块金砖,都是绝对的二尺见方,容不得一点儿偏差,这么做当然不只是美观,还为了方便铺设,尽量不用碎砖。第三,为了保住金砖之间严丝合缝,每一块金砖必须经过上万次的反复打磨,铺设时也得反复比较、衡量。所以,一名瓦工加上两个壮工,一天最多只能铺设5块金砖!据史料记载,光太和殿内的金砖,铺设时就耗时近半年,用了砍磨工1573个,瓦工944个和壮工1888个。

他们撬开故宫的地砖,发现了奇怪的地方,朱棣的心眼够多的

但请注意,这么难铺的金砖,朱棣让人在故宫内铺设了十五层!胡适先生认为,故宫的金砖之所以如此特别,是因为朱棣的心眼够多。首先,他要求美观(毕竟是北京二环内的大别墅),所以每块金砖都一样大小。其次,他更是为了防盗。比如说,有人可能会想从宫外挖条暗道,直通到宫内。但如今有了如此坚硬的15层的金砖,你就没办法挖穿地面了!最后,他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在这金砖上做手脚,所以每块金砖都严格删选,铺设的匠人事后也被灭了口!为了住得安稳,朱棣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