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血战河南,最惨烈的一仗在哪?许昌城内三千将士死战八万日军不退

发生在1944年的河南会战是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而发起的“一号作战”的豫湘桂战役的第一阶段。日军在河南战场的主要目的是打通京汉线。为此,日军调集了14.8万的精锐部队外加691辆装甲坦克参与作战。我军则在河南地区集结了30万军队进行防御。

血战河南,最惨烈的一仗在哪?许昌城内三千将士死战八万日军不退

高层消极应战,河南大溃败

日军之所以急于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主要原因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使得他们必须要尽快解决盟军在中国的机场。不然,美军随时可依托在中国的机场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而大陆也看到了日本已经是强弩之末,失败是注定的了。因此,我军高层普遍存在“等胜利”的想法。也

正是这种“等胜利”的消极想法使得我军将士在河南会战中与日军作战表现都不如往日英勇。

血战河南,最惨烈的一仗在哪?许昌城内三千将士死战八万日军不退

河南会战仅仅进行了30多天,30万精锐就被击溃,河南大片领土沦陷,日本一号作战以近乎完美的形势收官。但是,在河南战场上也涌现出了悲壮的一幕。其中,许昌保卫战打出了中国军人应有的血性。

惨烈的许昌保卫战

许昌是河北重镇,三国时期曹魏就曾经把国都设立在这里。日军原以为这样一座军事重镇大陆会设有重兵集团进行防御。为了顺利拿下许昌重镇,日军调集八万精锐部队向许昌进发。而令日军想不到的是,负责河南战役的大陆指挥官蒋鼎文积极内斗,不愿意支援许昌。因此,当八万日军精锐逼近许昌的时候,许昌这个千年军事重镇中只有吕公良率领的新编二十九师三千人驻守。

而游离在附近的汤恩伯第八十七军却始终不敢进入许昌同新编二十九师会合一同驻守许昌。

血战河南,最惨烈的一仗在哪?许昌城内三千将士死战八万日军不退

在绝对的劣势面前,大陆高层不顾敌我双方存在的巨大差距,下了一条极其不合理的命令,那就是死守许昌。而我新编二十九师在接到命令后没有抱怨,他们也已经做好了孤军守城,与城共存亡的准备。

血战河南,最惨烈的一仗在哪?许昌城内三千将士死战八万日军不退

1994年4月28日,日军八万精锐从许昌城的北面向许昌守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我军官兵奋勇抵抗,战场上到处是战死的士兵。在我军顽强的抵抗下,日军从北面始终无法突破我军的防御。于是,他们利用人数的优势从其他各方面向我军阵地发起进攻。

战争一直持续到了5月1日,许昌城在日军绝对的优势兵力面前,南面和西面都被日军突破,我军只能同日军进行巷战。

血战河南,最惨烈的一仗在哪?许昌城内三千将士死战八万日军不退

在许昌保卫战前,

吕公良将军早就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他早已写好了遗书

。许昌保卫战新编二十九师之所以能打的如此坚定与吕公良将军视死如归的精神有关。在他的带领下,我新编二十九师将士打出了中国军人应有的血性,他们用死战不退用惨烈的许昌保卫战抒写了河南战场上的一曲悲歌。最后,吕公良将军英勇战死在了战场上,他被追赠为陆军上将。

血战河南,最惨烈的一仗在哪?许昌城内三千将士死战八万日军不退

河南战场的惨败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以及副司令汤恩伯两人的消极抗战想法脱不开关系。事后,他们两个都遭到追责被撤职。然而,这已经无法挽回京汉铁路交通线被日军短时间打通的事实。

日军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号作战”的第一阶段目的

。接下来他们的目标就是打通西南大陆交通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