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许世友麾下一员“猛虎”,死后在山东家乡立其雕像!他是谁?

小方阅尽万千篇史记,只为展现历史长河;历史长河孕育了真理,让小方带你走进历史文化,学习历史智慧!

在山东省栖霞县的英灵山顶上,盎然屹立着一座雄伟的雕像,手持钢枪,目光直视着前方,似乎是在守候胶东百姓,他就是任常伦。

提到任常伦,连队里的战士都对其竖大拇指,无他,只因任常伦的战斗风格如猛虎捕食一般,冲锋号角响起,他必定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方个,凭借精湛的射击和拼刺技术,往往他都能杀出一条“血路”,由此,连队的战士十分佩服他。

他是许世友麾下一员“猛虎”,死后在山东家乡立其雕像!他是谁?

任常伦的童年很不幸,他本名叫搬劳,6岁那年国民党来抓壮丁,他父亲也在名单之中,但他父亲坚决不从,引来军官的毒打,最终因伤势过重离世了,父亲死后,母亲终日郁郁寡欢,在他8岁那年也去世了。

后来由他叔父收养,并被送去学堂学习,他叔父给他取名任常伦,苦难的身世,使任常伦变成一个早熟的孩子。14岁时,他不忍心让叔父一家节衣缩食供他上学,于是他毅然决然退学打工,帮助叔父挑起生活的重担。

任常伦所在的孙胡庄曾是义和团活动过的地方,因此,他小时候经常听义和团“御外侮”“杀赃官”的传奇故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经历过一段被剥削、受压迫的非人生活之后,他更加深了对邪恶势力的憎恨和对苦难同胞的同情,养成了机智勇敢、疾恶如仇的品格。渐渐地,村里人都说他“虎”。黄县话的“虎”就是威猛、性格暴烈的意思。

他是许世友麾下一员“猛虎”,死后在山东家乡立其雕像!他是谁?

当时日军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烟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当地的国民党政府官员“闻风四十里,枪响一百一”,不是跑了就是当了汉奸,为了抵抗侵略者,孙胡庄成立了游击队伍“自卫团”,当时刚满17岁的任常伦就报名参加了自卫团。

虽然任常伦年龄小,个子矮,可他机智勇敢,紧要关头能想出办法来。贴标语、割电线、埋地雷、打伏击、破坏公路桥梁、骚扰日军据点,他样样都干得很出色,不到两年他就成了自卫团的骨干。

1940年10月,任常伦正式参加八路军,成为正规军的一员,不过由于当时枪支短缺,再加上他年纪小,连长并没有给他枪支,而是让他做一些送弹药的任务,但很快,他就迎来了第一实战机会。

1940年12月,十四团攻打山东掖县(今莱州市)郭家店日军据点,战斗打得异常残酷。任常伦扛着弹药来到阵地时,看到战友们已开始与敌人展开白刃战,便扔下弹药箱向敌人扑去。此时一个日军士兵正同一名八路军战士搏斗,任常伦上去抱住日军士兵就往地上摔去,乘机夺下了敌人的三八大盖枪,回手一刺便结束了日军士兵的性命。

接着,他又冲向旁边的日军士兵,拼了几个回合后,觉得用刺刀不顺手,就倒过来用枪托猛砸敌人的脑袋,表现得非常勇敢。战斗结束时,营长对任常伦说:“小伙子,刚入伍吧?仗打得不错,非常勇猛,这支大盖枪就归你啦。”他拿到这支枪如获至宝,之后每天勤学苦练,练了高超的射击和拼刺技术。

他是许世友麾下一员“猛虎”,死后在山东家乡立其雕像!他是谁?

在之后的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任常伦历经数次战斗,在生死攸关中茁壮成长,并且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最终如愿以偿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任常伦参加八路军的四年中,他参加了大小战斗120多次,挂过9次彩,全身留下11处伤疤。他曾经负伤后坚决不退,与全班战友合力打退数十名日进进攻,直至昏迷;他曾为救战友,毅然闯进日军炮楼射击范围内,将队友背出,自己却头部受伤,险些丧命;他曾为掩护大部队撤离,独自一人牵引敌军,东开一枪,西开一枪将敌人全部引向自己;

1942年7月1日,许世友被任命为胶东军区司令员,任常伦所属的十四团也归许世友管辖,随着任常伦一次次的勇猛作战,十四团首长也不止一次在许世友面前提起他,许世友这位勇冠三军的著名虎将,对麾下的这名“猛虎”渐渐有了浓厚的兴趣。

可惜天妒英才,同年11月,十四团奉命伏击一股前往莱阳的日军,敌军约有700多人,十四团布下口袋阵战斗便打响了,激战中,日军突然集中火力向任常伦的五连阵地扑来,因五连武器远逊于日军,形势十分不利。

他是许世友麾下一员“猛虎”,死后在山东家乡立其雕像!他是谁?

这时任常伦站了出来,指挥战士分成两组向日军两翼发起迂回攻击,此战术取得不错效果,连续击退日军4次进攻,但此时全排弹药已经用尽,望着蜂拥而来的日军,任常伦默默上好了刺刀。

任常伦的拼刺技术早已闻名胶东军区,当先上来的两个日军被他轻松解决,但随后又紧跟来了四个日军,分别从前、后、左、右围攻他,前面日军率先发动攻击,当先一刺,任常伦用力反刺一枪,将日军的枪磕了回去,顺势前进直刺,一击毙命。

任常伦刚抽出刺刀,左右两个日军已经扑来,左边日军刺刀直奔他胸口而来,任常伦往后一闪,日军扑空,趁此机会,任常伦用枪将右边日军刺刀磕开,并飞起一脚将左边日军踹下山坡,接着回首一个枪托砸向日军头部,随后刺刀跟进,击毙敌人,但此时一直藏在身后的日军动手了,趁他解决第三个敌人的时候,日军将刺刀插进了他的胸膛……

任常伦的牺牲激起了战友们的满腔怒火,战士们发起更加猛烈的反攻,从不同方向夹击日伪军,敌人最终仓皇逃窜。此战共消灭日军258人,俘虏12人,缴获武器、物资一大批。这是日军侵占胶东以来遭遇的最惨重的一次损失。

他是许世友麾下一员“猛虎”,死后在山东家乡立其雕像!他是谁?

许世友获悉任常伦牺牲的消息,悲痛万分,在次日举行的任常伦烈士追悼大会上,许世友心情沉重的念完了悼词,还将自己的一件新棉袄亲手覆盖在任常伦的遗体上,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许司令(为任常伦)开追悼会那天,一整天汤米未进。”

1945年2月,黄县抗日政府决定,将英雄的家乡孙胡庄更名为常伦庄。为纪念任常伦英雄,胶东老百姓自愿捐出家中的门把手、铜锁等各种铜器,为他铸造一座两米高、5000斤重的雕像,至今仍屹立在英灵山上。

恭喜你了解了这段历史,学习了一个历史故事,你所学到的就是你的收获,可以与大家分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