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征文|又到浓情新年时

作者:庄点

#红红火火过大年#再有二十多天,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于是老家过年的各种风俗又进入了我的脑海。可以说,这些风俗从家庭到街巷、从大人到小孩、从男人到妇女、从吃食到穿戴、从时尚到传统,真是俯拾皆是、应有尽有。

进入腊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初一,我的老家每天都会为迎接新年设立一个风俗,比如二十四是扫房日,这一天,上午到集市买物品。下午吃过饭后,父亲把屋子里物品用床单盖住,然后带上口罩,用竹竿捆绑扫把,把屋子角角落落清扫一遍。

剩下的几天时间,就是各种准备,养猪人家,把猪拉运到屠宰场。家里没有养猪的,到集市买猪肉,然后烧火煮肉。有心细的家庭,还要腌制些肥肉作为酒菜用。而女人们则开始准备各种吃食,蒸馒头(花卷)、蒸年糕、炸丸子、做豆腐、摊煎饼,品种齐全、样样不少。

心灵手巧的女人们把馒头做得各种各样,白白胖胖、花花哨哨,有的还会在花卷上贴上几颗枣儿。整个腊月不用发愁一天三顿吃什么,随便进入厨房,拿几样东西就是一顿丰盛的饭食。

腊月二十四也是我们那里的大集,到了这一天,父亲早早就准备好了,我们只需拿好几个袋子,随着父亲的身影向集市走去即可。虽说距离并不远,但每次过去的时候都已经挤满了人。各个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叫喊声、交易声,声声入耳、久久不息。

父亲紧紧拉着我们拥挤在人流中。时而拨开人群钻进去看看鞭炮、时而看看糖果零食,认真倾听着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与调侃,不时插嘴询问不明之事。购买的年货堆积起来,各种调料、各种蔬菜,一袋又一袋,一包又一包,真是缸满盆满橱柜满。

年货也包括我们的新衣服,只是衣服主要是母亲负责,她会扯些布料在家里做。买布的时间要早一些,母亲一人到集市上找百货店扯些时尚的布,然后回到家给我们量体裁衣。那时候,家里已经有了缝纫机,母亲夜里点着煤油灯,一针一线,直到深更、直到天明。

征文|又到浓情新年时

大年三十这一天,上午打扫自家庭院。该收拾、该堆砌的地方全部走一遍。下午吃过饭开始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的母亲会用一把面粉熬成浆糊,我端着一锅浆糊,父亲爬高就低。大院门口、房舍门口等,瞬间功夫,都贴起了红红的对联。

灯笼挂在大门口,喜气洋洋的氛围加上厨房的肉香,过年的气氛顿时浓厚起来。张灯结彩,不光是门庭上、墙壁上,就连院子里的大树上、农具上等,都会挂满七彩的串串小灯。到了晚上,打开开关,一切都披上了新装、化上了彩妆,让人目不暇接。

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的开始,六点还不到,各家各户就吃好了早饭,然后聚拢家庭成员上街拜年。大人们寒暄吸烟,我们在一边嬉笑打闹,直到大人们相互拉扯着走出家门,我们才跟着到另外一家。但谁家都是喜气洋洋、笑脸相迎,这种氛围一直延续到日出三杆。

现在我已经长大,也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奔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但年味永远都是最美的味道,虽然老家过年的风俗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新年的衣服只要走进商城,就能买上好几件,再也不用母亲在灯下熬夜制作了,而且乡亲们也改变了拜年的方式,但那份乡情依然没有改变,那份亲情依然浓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