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征文|又到濃情新年時

作者:莊點

#紅紅火火過大年#再有二十多天,新春佳節即将來臨,于是老家過年的各種風俗又進入了我的腦海。可以說,這些風俗從家庭到街巷、從大人到小孩、從男人到婦女、從吃食到穿戴、從時尚到傳統,真是俯拾皆是、應有盡有。

進入臘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初一,我的老家每天都會為迎接新年設立一個風俗,比如二十四是掃房日,這一天,上午到集市買物品。下午吃過飯後,父親把屋子裡物品用床單蓋住,然後帶上口罩,用竹竿捆綁掃把,把屋子角角落落清掃一遍。

剩下的幾天時間,就是各種準備,養豬人家,把豬拉運到屠宰場。家裡沒有養豬的,到集市買豬肉,然後燒火煮肉。有心細的家庭,還要腌制些肥肉作為酒菜用。而女人們則開始準備各種吃食,蒸饅頭(花卷)、蒸年糕、炸丸子、做豆腐、攤煎餅,品種齊全、樣樣不少。

心靈手巧的女人們把饅頭做得各種各樣,白白胖胖、花花哨哨,有的還會在花卷上貼上幾顆棗兒。整個臘月不用發愁一天三頓吃什麼,随便進入廚房,拿幾樣東西就是一頓豐盛的飯食。

臘月二十四也是我們那裡的大集,到了這一天,父親早早就準備好了,我們隻需拿好幾個袋子,随着父親的身影向集市走去即可。雖說距離并不遠,但每次過去的時候都已經擠滿了人。各個攤位被圍得水洩不通,叫喊聲、交易聲,聲聲入耳、久久不息。

父親緊緊拉着我們擁擠在人流中。時而撥開人群鑽進去看看鞭炮、時而看看糖果零食,認真傾聽着買賣雙方的讨價還價與調侃,不時插嘴詢問不明之事。購買的年貨堆積起來,各種調料、各種蔬菜,一袋又一袋,一包又一包,真是缸滿盆滿櫥櫃滿。

年貨也包括我們的新衣服,隻是衣服主要是母親負責,她會扯些布料在家裡做。買布的時間要早一些,母親一人到集市上找百貨店扯些時尚的布,然後回到家給我們量體裁衣。那時候,家裡已經有了縫紉機,母親夜裡點着煤油燈,一針一線,直到深更、直到天明。

征文|又到濃情新年時

大年三十這一天,上午打掃自家庭院。該收拾、該堆砌的地方全部走一遍。下午吃過飯開始貼對聯、挂燈籠。包餃子的母親會用一把面粉熬成漿糊,我端着一鍋漿糊,父親爬高就低。大院門口、房舍門口等,瞬間功夫,都貼起了紅紅的對聯。

燈籠挂在大門口,喜氣洋洋的氛圍加上廚房的肉香,過年的氣氛頓時濃厚起來。張燈結彩,不光是門庭上、牆壁上,就連院子裡的大樹上、農具上等,都會挂滿七彩的串串小燈。到了晚上,打開開關,一切都披上了新裝、化上了彩妝,讓人目不暇接。

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的開始,六點還不到,各家各戶就吃好了早飯,然後聚攏家庭成員上街拜年。大人們寒暄吸煙,我們在一邊嬉笑打鬧,直到大人們互相拉扯着走出家門,我們才跟着到另外一家。但誰家都是喜氣洋洋、笑臉相迎,這種氛圍一直延續到日出三杆。

現在我已經長大,也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奔走在祖國的大江南北,但年味永遠都是最美的味道,雖然老家過年的風俗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我新年的衣服隻要走進商城,就能買上好幾件,再也不用母親在燈下熬夜制作了,而且鄉親們也改變了拜年的方式,但那份鄉情依然沒有改變,那份親情依然濃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