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个乱世,从最初的春秋五霸到三家分晋的战国七雄并立,再到大秦东出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历经500年之久。如果要说春秋战国时期那一场战斗是最惨烈的,损失最大的,无疑是秦国和赵国的之间的——长平之战。说到长平之战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很多人都觉得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责任都在赵括,假如当时赵国没有换帅,廉颇对战白起,赵国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长平之战说白了就秦国和赵国为了韩国的上党这个战略要地进行的战斗,历时三年之久。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秦国以左庶长王龁进军长平,赵国派廉颇出战。虽然赵国经历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实力大增,却依然不是秦军的对手,廉颇面对王龁的进攻,丢了樟城和光狼城两个重要的据点,损失了多名裨将,赵军不得已在丹水东岸,修建壁垒、营房、以待死战,不主动出战,而秦军这边王龁进攻赵军壁垒,战果都不大!于是秦国和赵国就如此僵持下去了!战事陷入僵局,并不是考验的两方的将帅,反而要比的是两国的国力谁耗得起了!赵孝成王就是因为赵国内部的资金、粮草、人口,已经无法与秦国继续耗下去了,所以才临阵换将换成了赵括!

假如赵国没有换统帅,廉颇继续对阵白起。即便是当时廉颇继续坚守他的壁垒,死战不出,白起也许会对廉颇坚守壁垒进行试探性进攻,即便廉颇能够守得住,但是赵军的粮草已经不多,赵国国内粮仓基本上也空了,赵军在长平已经与秦军鏖战了三年时间,赵军每天都会有伤亡,面对秦军的猛烈进攻随时需要补充兵员,而赵国境内已经无青壮年男子可充入军中,赵军已经没有后备兵员可以补充也无法在供应前线赵军所需要的粮草,所以即便是廉颇再能守,如果赵军没有后备兵力补充,又断了粮草,廉颇的壁垒就算是再能坚守,他能撑到什么时候?所以赵军最后的结局还是以失败告终!只不过伤亡也许不会这么大!
从以上分析来看,长平之战如果还是廉颇统帅赵军,赵军还是会以失败告终的,因为长平之战不是一个统帅和军队战斗力而决定的,而拼的是两国之国力!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