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异性相处,有了这三种感觉,才算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文/一言亦彩

尼采曾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这样的感觉不仅发生在哲人身上,也经常会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当孤独袭来,我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我们渴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和自己类似的灵魂,来相互慰藉。

爱情的到来,总是令人兴奋的,寻得一个和自己具有相似性的伴侣,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

能够支撑爱情走远的,一定是两个人灵魂上的共鸣,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灵魂伴侣”。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异性相处,有了以下这三种感觉,才能算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异性相处,有了这三种感觉,才算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1、因懂得而引发的深层次理解

很多人把熟悉当成了解,把了解当成懂得,把懂得当成理解,这些都是错误的认知。

异性相处,在一起时间久了,熟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如,彼此之间熟悉对方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说话时的语音语调等等,这些都是表象的东西。

了解是表象之下进一步的深入,是通过对方的外在行为,而知道了其内心活动和思想。

懂得是建立在熟悉和了解之上的部分,是对彼此行为和认知上的高阶认识。

而理解则是能与之共情的部分,因为彼此心意相通,所以从思维模式到行为模式,都能够发自内心地相互理解。

当你遇到真正的灵魂伴侣时,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从来没有人像你这样知我、懂我、理解我,你对我的理解超过任何人。

这种感觉给人以“镜映”感,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情感体验。

异性相处,有了这三种感觉,才算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2、因默契而产生的同频共振

所谓灵魂伴侣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时经常会产生一种高度的默契感,是一种对事物的相同感悟,是一种情感共鸣。

这种默契还会产生于两人的互动、协作中,精神和行为融合为一体,让两人不仅成为精神伴侣,还有可能创造出高于两人能力的价值。

最近的热播剧《开端》里面,游戏程序员肖鹤云,在公交车上遇到了大三女生李诗情,两人虽然素不相识,但是,在几次循环中,渐渐熟悉,并在多次互相协作中产生了默契。

肖鹤云胆小,遇到问题善于逃避,当他得知自己乘坐的公交车面临爆炸的危险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提前下车。

而李诗情面对危险,惊恐之余,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能在自救的同时,也能解救更多人。

起初,两人的意见是不合拍的,然而在一次次地磨合中,两人的想法渐渐融合,在车上一起合作找炸弹时,也变得非常默契。

他们之间无需多言,只要对方一个眼神,就能会意,这就是精神高度契合的结果。

也正是这种默契产生的同频共振,致使两人创造出了1+1>2的价值,这也是灵魂伴侣最有意义的部分。

异性相处,有了这三种感觉,才算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3、因互补而产生的安全感

灵魂伴侣的意义还在于,能够促使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贺涵和罗子君,从表面上看不像是一类人,但是他们又是互补得那么完美。

贺涵说话严厉,做事暖心,他对初入职场的罗子君要求很高,甚至是苛刻,但是,他会在对方遇到阻碍时及时出现,帮她解决问题。

罗子君虽然信赖贺涵,但是要强的她,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贺涵曾说:和罗子君在一起才感到真实和轻松。

罗子君也只有和贺涵在一起时,才变得勇敢,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做这么多事情。

他们两人在一起,都有了一种由内而外的升华感。

贺涵外冷内热,罗子君外柔内刚,两人性格互补,又能互相协作,相得益彰。

真正的灵魂伴侣,可以敦促彼此共同成长,因为你的存在,我丢掉了胆怯,大胆地尝试自己所不擅长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你的存在,我才无所顾忌,因为无论何时何地,你都是我最可信赖的战友。

当然,对我而言,也会这样认真待你。

这就是灵魂伴侣间,因互补而产生的安全感,使彼此前所未有地大胆尝试,一次次超越自己的能力极限,创造出连自己都吃惊的价值。

由此看来,真正的灵魂伴侣,就是如同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不仅有相似性,而且还能在精神上高度契合,彼此懂得,互相理解。

两人三观相近,互相依恋,彼此温暖。

能够遇到一个真正的灵魂伴侣是一生的幸运,与其相伴,往后的人生路上便不会再孤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