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中国文化就是酒文化
,其实这句话说得也不假,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白
酒都是贯穿着整个历史时期的
。从白酒发明到现在已经
上千年
的时间了,其实
白酒是随着中国的历史发展而崛起的
。在古代,无数的
文人墨客
都是酒的爱好者,他们在喝完酒之后,
诗兴大发,
比如
诗仙李白更是嗜酒如命
。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一次的
家庭聚会或者外出做客
,
饭桌上永远少不了酒,
其实酒已经
不单单是一种饮品了
,它更是
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高兴的时候可以喝一杯,不高兴的时候也可以喝一杯,但是
小酌怡情,大酌伤身;白酒虽好,可不要贪杯。

新中国的成立,我们要
感激无数的前任和先辈,
他们
抛头颅,洒热血
地为国家奉献着所有的生命力和热情。可是在
我党的成员中
,就有这样一位人,他
嗜酒如命
,几乎每天都要喝一点白酒,而且还
专门挑最贵的茅台酒喝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
许世友。
许世友在退休之后的工资收入已经无力购买茅台酒了
,因为
茅台
在后续已经
身价翻倍
了,这令许世友非常的头疼。几乎所有的白酒都不能够入他的法眼,他又
只喜欢喝茅台
,左思右想之间,他想出了一个
解决的办法。
1905年,
许世友出生在湖北省
。原本是
贫苦家庭
出身的许世友,自小便锻炼了
超强的意志力
,他懂得自己想要的一切,都需要
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获得。
因此在
很小的时候,
他就做一些
力所能及
的事情,给父亲母亲减少负担,甚至在农忙的时候也主动
到地里干活。
许世友在八岁的时候
,经过他人的引荐,
去少林寺学武术。
这一段经历其实为他后来
参加战争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
在学武术的时候,
许世友吃苦耐劳
,而且又拥有
超强的毅力
,因此他
高尚的品格
得到了师傅和师兄弟们的赞赏,
许世友的童年都是在少林寺度过的。
空有一身武艺的许世友,一直非常想要
报效国家
,但是却
没有门路。
直到一次
偶然的机会,红军路过少林寺门口,
许世友看到了这次绝佳的机会,于是便
光荣的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参加红军之后,许世友参加了无数的
大大小小的战役
,在每场战役中,许世友都
表现突出,
而且
毫无畏惧
,因此他的
官职也一直在升。
许世友一生中曾经参加七次敢死队,有四次身负重伤,
在每一场战役中,许世友都
拼尽全力,
我想正是因为他对于
革命的超强信念才能够有如此大无畏的精神。
在抗日战争期间,许世友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积极投身
抗日战争
中。以自己超强的
军事才能
,又在
刘伯承和邓公
的指挥下多次出色的完成了军事作业。
在解放战争期间,许世友拼死保住了山东。
1948年9月
山东省再次爆发战争
,许世友和革命战友一同按照中央的指示,前往山东参加军事战斗。经过
八天七夜的辛苦战斗
,终于拿下了这场战争的
胜利,
实现了
山东的基本解放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许世友还参加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
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后来年纪渐大的许世友便
退休了,
退休之后的许世友,就剩下唯一的
爱好
了,那便是
饮酒作乐
,他经常邀请一些好友来到自己家中喝酒。可是渐渐地发现,
他的工资收入已经不能够支撑自己的日常消费了。
其实许世友的工资并不少,但是他喜欢喝的白酒是茅台。最开始的时候茅台还没有那么贵,但是后来
物价飞涨,茅台的费用直接翻了三四倍。
因此,许世友的工资并不能够支撑茅台的费用了。
可是许世友却
嗜酒如命,
完全
不能够放弃茅台
。但是工资又不允许他喝茅台,于是他的
管理员便为他想了一个好办法。
管理员为他特制了一种
土茅台酒,
这种酒从味道上和茅台完全不相上下。这样一来不仅轻松地
解决了的工资不能够和自己的爱好相匹配的现象,
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完全没有受到影响,甚至在招待贵客的时候,他一样能够拿出茅台。
总结:
可是长年累月地喝酒,导致
许世友的身体越来越不好
,晚年时期,他就患上了
肝硬化
。据说手术结束之后,医生怎么叫他也叫不醒,但是在他嘴里稍微放了
几滴白酒
,就
轻轻松松地让许世友醒了过来。
其实许世友的一生
非常的节俭
,但是唯独在白酒这一方面十分的大度,我想这正是因为
真爱
吧。但是在
饮酒方面一定要把握尺度
,千万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
口腹之欲
而
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