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半月谈丨城市魔术师,愁容变笑脸

城市魔术师,悲伤的脸色变笑

半月谈 记者 李勇/陈国洲/刘恩立

老建筑安装了电梯,高层建筑被阻燃遮阳篷取代......长期居住在重庆南岸区龙门昊街昊社区的彭德明发现,他所居住的老街区像"魔术"一样焕发了活力。在重庆市南岸区的"魔术师"背后,群众将一块忧心忡忡的工程变成了创意项目,让市民微笑。

半月谈丨城市魔术师,愁容变笑脸

读者走进龙门昊老街的阅览室

"七个优化"从小切口实现民生

南岸区龙门昊街居民王彦刚下班回家,再也不用担心停车问题了。原来,小区周边高架桥下闲置多年的沙漠斜坡下已得到全面整改,建成了247个停车位的民用停车场。

今年年初,重庆南岸区在贯彻"我为群众做实事"的实践中,启动了城市更新和质量提升的"七个优化",从优化出行环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医疗养老服务、优化人民商业设施入手, 优化公共活动空间,优化工业建筑园区培育,优化和完善社区安全管理。

重庆市南岸区委书记严伟表示,群众的"七次优化",可以感受到民生最微小的事情,实现民生。

南岸区龙门昊街道党委书记李富春表示,今年以来,龙门昊街的"口袋"停车场已经建成了三座,"这些小项目单独不大,但收藏成了大民生。

城市机会清单锚定了人们的需求

南岸区广阳镇明月农贸市场,过去吵吵闹闹,菜叶乱扔,污水流淌,住在秦必营附近也为此目的还准备了一双农户去市场"买菜鞋"。

广阳镇党委书记徐兆云表示,今年4月,明月农贸市场改造项目被列入南岸区首批向外界发布的"城市机会清单",短短两个月,月月农贸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中标者通过整合周边资源,新增22个停车位,新增展位,也实现了稳定的收入。

重庆南岸区常务副总裁黄红表示,"城市机会清单"中的机会不是成熟到可以拍卖的具体项目,而是来自群众需求、反映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机会"。南岸区希望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扩大消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据了解,目前重庆南岸已经出台了《城市机会清单》,涵盖城乡更新、城乡融合、社会治理等6个方面,62项,估计投资额约261.22亿元。

"三师"入社会,群众需要项目落地

南岸区铜园局区诞生了重庆历史上第一家机械厂,点亮了重庆第一盏电灯,是重庆百年工业文化的聚集地,也是重庆主城区老房子、厂房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七个优化"实施后,牛津大学专门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博士后何帅成为这里的社区规划师。

今年以来,南岸区15个街道、乡镇的多个社区负责听取群众意见,开展城市规划研究,将群众需求转化为社区规划者、规划师和具体项目的设计师。"三师"是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志愿服务帮助城市更新和发展民生。

南岸区副区长包竹华表示,民生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不同的民生项目有不同的实施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民生项目缺乏统筹规划、协调和匹配。"三师"一方面收集群众需求,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收集当地历史文化信息,为当地高质量生活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寻找项目与群众需求相结合,形成"机会清单",满足社会资源的多元参与。

黄红介绍,为了畅通大众需求催收渠道,南岸地区在推出"三个部门"进入社会调研的同时,整合了原有的"互联网与巡检"平台、12345政府服务热线、南岸微发"城市热线"等大众需求催收渠道,形成统一的集收平台, 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群众需求的"惯例数"。

(发表于《半月谈》2021年第19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