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月談丨城市魔術師,愁容變笑臉

作者:春河月亮

城市魔術師,悲傷的臉色變笑

半月談 記者 李勇/陳國洲/劉恩立

老建築安裝了電梯,高層建築被阻燃遮陽篷取代......長期居住在重慶南岸區龍門昊街昊社群的彭德明發現,他所居住的老街區像"魔術"一樣煥發了活力。在重慶市南岸區的"魔術師"背後,群衆将一塊憂心忡忡的工程變成了創意項目,讓市民微笑。

半月談丨城市魔術師,愁容變笑臉

讀者走進龍門昊老街的閱覽室

"七個優化"從小切口實作民生

南岸區龍門昊街居民王彥剛下班回家,再也不用擔心停車問題了。原來,小區周邊高架橋下閑置多年的沙漠斜坡下已得到全面整改,建成了247個停車位的民用停車場。

今年年初,重慶南岸區在貫徹"我為群衆做實事"的實踐中,啟動了城市更新和品質提升的"七個優化",從優化出行環境、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優化醫療養老服務、優化人民商業設施入手, 優化公共活動空間,優化工業建築園區培育,優化和完善社群安全管理。

重慶市南岸區委書記嚴偉表示,群衆的"七次優化",可以感受到民生最微小的事情,實作民生。

南岸區龍門昊街道黨委書記李富春表示,今年以來,龍門昊街的"口袋"停車場已經建成了三座,"這些小項目單獨不大,但收藏成了大民生。

城市機會清單錨定了人們的需求

南岸區廣陽鎮明月農貿市場,過去吵吵鬧鬧,菜葉亂扔,污水流淌,住在秦必營附近也為此目的還準備了一雙農戶去市場"買菜鞋"。

廣陽鎮黨委書記徐兆雲表示,今年4月,明月農貿市場改造項目被列入南岸區首批向外界釋出的"城市機會清單",短短兩個月,月月農貿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同時,中标者通過整合周邊資源,新增22個停車位,新增展位,也實作了穩定的收入。

重慶南岸區常務副總裁黃紅表示,"城市機會清單"中的機會不是成熟到可以拍賣的具體項目,而是來自群衆需求、反映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的"機會"。南岸區希望企業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擴大消費,提高人民群衆的生活品質。

據了解,目前重慶南岸已經出台了《城市機會清單》,涵蓋城鄉更新、城鄉融合、社會治理等6個方面,62項,估計投資額約261.22億元。

"三師"入社會,群衆需要項目落地

南岸區銅園局區誕生了重慶曆史上第一家機械廠,點亮了重慶第一盞電燈,是重慶百年工業文化的聚集地,也是重慶主城區老房子、廠房最集中的區域之一。"七個優化"實施後,牛津大學專門研究文化遺産保護和城市發展的博士後何帥成為這裡的社群規劃師。

今年以來,南岸區15個街道、鄉鎮的多個社群負責聽取群衆意見,開展城市規劃研究,将群衆需求轉化為社群規劃者、規劃師和具體項目的設計師。"三師"是城市規劃設計領域的專業人才,通過志願服務幫助城市更新和發展民生。

南岸區副區長包竹華表示,民生工作涉及多個部門,不同的民生項目有不同的實施部門,這在一定程度上導緻一些民生項目缺乏統籌規劃、協調和比對。"三師"一方面收叢集衆需求,根據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收集當地曆史文化資訊,為當地高品質生活規劃、設計,另一方面,尋找項目與群衆需求相結合,形成"機會清單",滿足社會資源的多元參與。

黃紅介紹,為了暢通大衆需求催收管道,南岸地區在推出"三個部門"進入社會調研的同時,整合了原有的"網際網路與巡檢"平台、12345政府服務熱線、南岸微發"城市熱線"等大衆需求催收管道,形成統一的集收平台, 通過大資料分析,找到群衆需求的"慣例數"。

(發表于《半月談》2021年第19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