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将两次惨败,国君的反应出人意料,这五字让他成就霸业

春秋时期,秦穆公是一位颇有志向的国君,他雄心勃勃,想从狭窄的关中地区走出来,称霸中原。可是东进道路总被晋国所阻挡。

后来,秦穆公得知称霸诸侯的晋文公已死,觉得这是一个扩大自己地盘的好机会,便决定派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二人为副将,率领秦国大军,千里迢迢去攻打郑国。

让秦穆公大失所望的是,秦军却于公元前627年在见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函谷关东边)中了晋军埋伏而全军覆没,三员秦将都成了晋军的阶下之囚,后来狼狈不堪地逃回秦国。

大将两次惨败,国君的反应出人意料,这五字让他成就霸业

秦穆公身穿白色的衣服,亲自跑到郊外去迎回残兵败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当孟明视等三名败将向秦穆公诚惶诚恐地请罪时,他却痛哭流涕地说:“我没听百里奚和蹇叔的话,致使三位将军受辱,你们有什么罪呢?这都应当怪我啊!

接着秦穆公又给三将打气:“我决不能因为你们的小过错而掩盖了你们的大德。你们不要泄气,一心一意考虑如何报仇,我们终将一雪前耻!”

公元前626年,孟明视等三将率四百辆兵车,再次攻打晋国,以报崤山大败之仇。然而,这次作战由于晋军早有准备而再次遭受失利。

孟明视逃回秦国后,自己钻进囚车,表示这一回没有任何理由让国君再次免去自己的罪责。

大将两次惨败,国君的反应出人意料,这五字让他成就霸业

出人意料的是,秦穆公却再度宽慰孟明视说:“咱们一连打了两次败仗,这可不能怪你,这是我的罪啊!我只注重兵马,不关心国家政治和老百姓的难处。一个国家兴亡成败不是一个人的事,打胜仗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打败仗也不是你一个人的过失。”

秦穆公下令,让孟明视继续掌管军队。孟明视等三将发自内心地感激穆公的宽容大度,更加奋发自励,加紧训练后兵马,全力加强战备。

公元前624年,也就是崤山之役的第三年,孟明视等人率领军队渡过黄河,第三次与晋军对决。

秦军将士同仇敌忾、务求必胜,他们过河后,把渡船全部烧毁,决心和晋军决一死战。

由于秦国三军用命、士气高昂、作战勇猛,结果将晋军打得大败,晋军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战,这次总算痛痛快快地一雪前耻。

大将两次惨败,国君的反应出人意料,这五字让他成就霸业

秦穆公亲自来到三年前秦军遭受重创的崤地,下令把阵亡将士的尸骨收拾起来,加以埋葬,隆重地发丧祭祀了三天。

他还痛责自己:“当初,我不肯听从百里奚、蹇叔两位长者的话,以致为秦国招来祸患,以后你们要记住我的过失,要尊重那些洞察世事的长者啊!”

西方小国和西戎的部族,听说秦国打败了中原霸主,争先恐后地向秦国进贡,一下子有二十多个小国和部落归附了秦国。

这样一来,秦国扩地千里,做了西戎的领袖。周襄公也派大臣到秦国,送给秦穆公十二只金鼓,封他为西方霸主。

大将两次惨败,国君的反应出人意料,这五字让他成就霸业

这些史实散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文公元年至三年”和《史记·秦本纪》。

孟明视等三员秦军大将两次出征均辱师败北,甚至全军覆没,穆公不但没有杀掉他们,反而继续信任重用。

特别可贵的是,秦穆公在失利面前勇于承担责任,痛哭流涕公开检查自己,而对三员作战的将领却表现出极大的宽容。

要知道,当时还处在奴隶制社会,秦穆公身为一国之君,能公开做自我批评而不畏人言,继续使用败军之将,这不仅是一种胸怀和远见,这也是一种高超的统御谋略。

大将两次惨败,国君的反应出人意料,这五字让他成就霸业

对人能不以“一眚而掩大德”,对自己则敢于承认错误,这恐怕不是每个君王都能做到的。当然,穆公能一再宽恕并重用三将,也是看到三将虽然落败却并非庸才,所以给予充分信任继续留用。

信任,是一种压力,它比强迫更能使人拼死效力。穆公归咎于己,而给三将以信任和激励这正是他的大智慧。正因为如此,三将感之于肺腑,决心以死相报。这不能不说是秦穆公一种高明的统御谋略。

正因为秦穆公能全面考察使用人才,而且予以充分信任,才能使孟明视三将最后取得胜利。如果像楚王对待子玉那样兵败赐死,何以能报仇雪恨? “大量成大器”,这五个字正是秦穆公能成就霸业的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司马迁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