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是什么时候?有多厉害?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是什么时候?有多厉害?要回答这个问题,处长在此以汉、唐两朝为例。

汉朝牛在强悍

大汉王朝强悍到什么程度?西汉名将陈汤的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震烁古今,此语出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原文如下: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于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说这话的时代背景是,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在呼韩邪的统率下归降汉朝,而北匈奴则在郅支单于的率领下继续与大汉为敌,这郅支单于不仅与大汉朝为敌,还一度击败大宛、乌孙等国,趁着汉朝的一不留神瞬间几乎控制了整个西域。

由于西域是汉朝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且对于汉朝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位置,于是,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汉朝西域都护骑副都尉陈汤趁着正都尉甘延寿生病的间隙假传圣旨,集合了西域各国汉胡杂兵4万人取道帕米尔高原和赤谷向郅支单于发起了斩首行动,一举击溃了北匈奴,郅支单于也在仓皇的抵抗中命丧黄泉。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是什么时候?有多厉害?

其实,匈奴人的战斗力向来非常彪悍,但是北匈奴的郅支单于依仗着天高皇帝远完全没料到陈汤的汉军如惊雷之势从天而降,猝不及防的匈奴骑兵惨遭碾压溃不成军,由此陈汤发了狠的高声呐喊出了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

而除了陈汤这句铁骨铮铮的誓言。汉宣定胡碑上的一句“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更是叫多少汉家男儿热血沸腾。

定胡碑事件发端于汉宣帝亲政的第一年,当时的西域小国车师、莎车看到汉朝黄帝初登大宝,很不将汉朝当回事,于是车师、莎车先后发起叛乱,而当时名将郑吉察觉车师的轻佻态度后,于是就亲率1500名汉家士兵和一万名少数民族杂牌武装向车师发起了袭击,一举荡平车师国。

而莎车国的灭亡则更具滑稽了。当时汉宣帝派遣使节冯奉世出使大宛打算给摇摆不定的大宛敲敲警钟,没想到冯奉世走在半岛听说莎车国的呼屠徵杀了亲汉国王万年和汉使奚充国,这冯奉世二话不说立刻就抄起家伙征发西域杂牌胡兵15000人杀向了莎车,并以雷霆万钧之势砍下了呼屠徵的脑袋传首长安。

也正是由于冯奉世这种过于生猛的举动,大宛国王在得知冯奉世来了后,对冯奉世毕恭毕敬,并献上了大宛的国宝汗血宝马。

匈奴日逐王听说汉朝军队的强悍居然统率着数万人马投降了汉朝,这即便在汉武帝时期也是绝无仅有,也就在同年,汉宣帝在西域边陲立起了一个定胡碑,碑文中写着:“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豪情壮语。

纵观汉朝无论文官还是武将,乃至手无缚鸡之力的外交使节,只要有人胆敢在西域嚣张叫板大汉朝,就地征兵一个耳光子拍下去,准保匈奴人眼花耳鸣。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是什么时候?有多厉害?

尤其是汉朝的使节在对外立场上那可都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主,甚至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砍下楼兰王脑袋的傅介子此等人物更是比比皆是,可以说汉朝强悍的整体风貌不仅表现在文臣武将,更在“柔弱”的使节那里展露无遗。

因此,汉朝周边国家势力的拉拢策略,除了采取政治利诱,而且往往会将“肉体上消灭,精神上摧残”施展到淋漓尽致的恐怖地步。以至于一千多年后,明末大学者王夫之感叹:“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叫多少读史之人发出阵阵扼腕叹息。

唐朝胜在豪迈

比起军事上打了鸡血的大汉王朝,唐朝的统治可以说简直就是一副自开国打到亡国的战争画卷。根据史料统计,大唐帝国对外大型战争就多达一百多次,大规模的内战就有十几起,以至于初唐诗人杨炯的那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叫后世多少“弱宋”的粉面男装们无地自容。

除了收割人头、建立军功的铁血豪情,唐朝继承了汉帝国“以夷制夷”的方针套路,即每占领一地征调少数民族杂牌军作为“优良炮灰”冲锋陷阵,当然,大唐的军士也勇猛无比,再辅以小弟跟班的摇旗呐喊,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精湛的指挥艺术,唐王朝在开疆拓土的道路上宛如开挂势不可挡。

对于北方胡人突厥,唐太宗李世民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曾有过精准的评价:

“突厥所长,惟恃骑射,见利即前,知难便走,风驰电卷,不恒其陈。以弓矢为爪牙,以甲胄为常服,队不列行,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无警夜巡昼之劳,无构垒馈粮之费。”

翻译成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突厥人贪财、好利,作战迅捷。面对这样的对手,唐太宗李世民丝毫没有采取两宋时期以金钱换和平的方略,而是以李靖出定襄道,李世勣出通漠道直捣突厥大营,东突厥颉利可汗在唐军的联合打击之下兵败被俘。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是什么时候?有多厉害?

其实,对于唐太宗来说,他并不想生擒活捉东突厥的一国之君颉利可汗,只是颉利可汗此人贪婪失信鞭笞突利可汗,而当时的突利可汗早已与大唐结成联盟,颉利可汗此举无疑是把唐帝国的耳光子刷的啪啪啪响。

唐太宗李世民在这种情况下派大将军周范击败了颉利可汗,但作死的颉利非但没有感恩,反而勾结隋朝遗臣梁师赌肆虐北方边境,这下彻底惹恼了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就有了后面李靖、李世勣合击东突厥的后话。

唐王朝对待外族的立场要比汉朝更为高明,汉朝讲求“肉体上消灭,精神上摧残”,而唐帝国不仅要做适当肉体上毁灭,而且还要从精神上彻底征服对手,我打败你了,你不服,可以回去来年再战,直到打得你没脾气,只要你彻底跪服了,那么我依旧会“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你哪天再想反叛了,那就得事先掂量掂量自个儿的分量。

而汉唐两朝正是由于牛气冲天的战略勇气和全民打鸡血的强悍战斗风貌,两座王朝的雄姿伟态成为千百年来,多少华夏儿女溢于言表的自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