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士掉队后遭遇敌军,却阴差阳错立下奇功,造就了一段战场传奇

1950年11月27日,中朝军队在朝鲜新兴里并肩作战,将气势汹汹的美国王牌陆战第七师一口吞噬,挫败了敌人北上的阴谋。

之后,志愿军第二十七军八十一师二四一团向内洞峙一带乘胜追击,但由于后续部队没有及时跟上,二四一团不幸被敌军切断。

为扭转战局,二四一团一营营长命令三连在林梯山一线阻击敌人,要求他们必须坚守阵地,无论如何要坚守到第二天下午5点。

此时,三连指战员已是两天没吃一顿饭,每人只吃了一块土豆。但是军令如山,他们不顾饥饿和疲劳,连夜翻越5座山赶到阵地。

恰巧这时敌人也赶到山下,集结起几百人的兵力冲锋,密集的炮火几乎要把山头炸平,一连几次攻击,都被占据优势地形的三连指战员打得血肉横飞。

战士掉队后遭遇敌军,却阴差阳错立下奇功,造就了一段战场传奇

后来,美军纠集了更多兵力发起疯狂进攻,志愿军指战员边战斗边高喊“誓与山头共存亡”的口号。

这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最后整个三连阵地上只剩下了18人,而且大多数受了伤。机枪排有个战士名叫李敬斋(山东省定陶县孟海镇人),激战中他的脖子一侧被子弹打穿了,好在不是致命伤,他简单包扎了一下就继续战斗。

指导员高远光见大家的子弹打光了,机枪也炸坏了,便带领大家用炸翻了的石块垒起“瓜园”,一人垒两个,既能作掩体,又能做武器。

敌人冲锋时,战士们把石块推下去,从高处滚下的石块越滚越快,越碰越多,简直成了“石头雨”,把美军士兵砸得鬼哭狼嚎,退了下去。

战士掉队后遭遇敌军,却阴差阳错立下奇功,造就了一段战场传奇

高远光又鼓励大家拉开距离,每人再垒上几个“瓜园”,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而后大家迅速地朝预定方向撤了下去。

在撤退时,李敬斋坚决要求撤在最后以掩护大家转移。由于几天来的饥饿和连续作战,加上脖子受伤流了不少血,他刚翻过一个山头,一阵头晕目眩便昏了过去。

当李敬斋被枪炮声惊醒时,已经到了深夜,他继续咬牙摸索着翻山越岭前行。

到了一片空阔地,忽然被脚下的东西绊倒。他用手一摸是弹药箱,便知道是牲口驮着不小心滑落下的,借星光撬开一看,全是手雷。

“哈哈,有武器就好办了!”李敬斋高兴极了,腰里别上几个,两手各拿一个,准备遇到敌人能消灭的消灭,不能消灭就同归于尽。

战士掉队后遭遇敌军,却阴差阳错立下奇功,造就了一段战场传奇

武装好自己,他行走的劲头更足了,虽然掉了队、迷了路,但他根据夜空中星光的位置,决定朝着北边走,争取尽快回到部队。

不知又走了多久,天就快亮了,李敬斋忽然听到山脚下传来密集的脚步声。他心中暗喜:说不定这是咱们的部队,不管是哪支部队,先找到他们再说!

没想到当他走近时,却发现山下的队伍既不是志愿军也不是人民军,而是戴着钢盔的一支美军。他仔细看了看,大约有一个连的兵力,正鬼鬼祟祟地向着北面前进。

李敬斋心想:看这伙鬼子偷偷摸摸的样子,一定有什么阴谋,先观察一下他们到底是何用意。

战士掉队后遭遇敌军,却阴差阳错立下奇功,造就了一段战场传奇

这时,只见队伍里一个军官模样的敌人,小声命令队伍停了下来,接着做出朝前面那座山包抄过去的手势,最后,他还把拳头用力向下砸,又用英语交代了几句。

李敬斋虽然听不懂这名敌军官在说什么,但他通过手势也大概能明白其用意,很有可能是他们准备悄悄包围前面那座山,发起突然袭击。

“不好!决不能让这伙鬼子的阴谋得逞!”李敬斋马上紧张起来,他推测前面的山上一定有志愿军的部队,敌人探知后准备伺机偷袭。

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手雷向那名敌军官所在的位置甩了过去。

只听轰隆两声巨响,两团火光猛然亮起,那名敌军官应声倒了下去,其余的敌人也纷纷发出惊呼声。

战士掉队后遭遇敌军,却阴差阳错立下奇功,造就了一段战场传奇

趁敌人混乱之机,李敬斋又把腰间的手雷全部摘下,向敌人砸去。

美军被这几个手雷炸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他们实在搞不明白,马上就要接近偷袭目标了,为什么会遭到这通没头没脑的乱炸?

李敬斋扔出的第一个手雷爆炸时,前面山上的志愿军哨兵就已经听到了,他马上鸣枪示警,随后就有两个排的志愿军朝这边奔来。

李敬斋扔完了手雷,就没有武器可用了,他去了哪里呢?

其实他早已趁乱滚到草丛中,又极其隐蔽地接近敌群,从距他最近的一名敌伤兵手中夺过一把枪,退到安全距离后,就朝敌人开起枪来。

两个排的志愿军火速赶到,与李敬斋来了个前后夹击,将这伙敌人全部消灭在山谷之中。

战士掉队后遭遇敌军,却阴差阳错立下奇功,造就了一段战场传奇

后来李敬斋才得知,前面山上驻扎的志愿军是二四二团的团部。当时他们只有两个半排的兵力,根本没想到一贯只在白天发起进攻的美军这次竟然来搞偷袭。如果被敌人得逞,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幸运的是,掉队的李敬斋阴差阳错撞上了这伙美军,又正好处在有利地形,只用几颗手雷就破坏了敌人的偷袭阴谋,如同天降神兵立下一件奇功。

二四二团首长亲自向八十一师师部为李敬斋请功,称赞他及时出现,帮助兄弟部队化解了险情。

虽然这种“隔团请功”的做法并不符合当时部队的规定,但李敬斋仍然被评了个一等功,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段传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