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1981年七月的一天,安徽宿县的一个叫盛圩子的村子里格外的热闹,在大树旁坐着乘凉闲聊的村民们,突然看到了县领导干部们带着几位穿军装的人,正大步走向这里,以前当兵复员的老人一眼就从队伍里的军装认出其中有位是将军。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位便向村民问起了路:“老大爷,咱们村有40年前嫁过来的媳妇儿么?,为人热情善良。具体叫什么我们也不太清楚。”这毫无线索地询问一下难住了这群人,突然有位大爷说:“莫不是村东头的老盛家吧。”于是在老大爷的带领下一行人向着村东头走去。

在路上的闲聊中得知,这位将军居然是解放军参谋长,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张震。老人心里不免疑惑难道这位是老盛家的亲戚,可也从来没听提起过。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当敲开老盛家的门时,张震一眼就认出来,眼前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就是他寻找多年,惦念已久的人,他一下紧紧握住老妇人的手,激动地说:“大嫂,我是来报恩的!如果当年没有你的恩情,哪会有今天的我!”这一席话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开国中将和眼前这位老妇人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为何将军会说自己是来报恩的呢?

1941年,这一年对于新四军来说是最艰难和难忘的一年。先是发生了“皖南事变”,新四军部署的九千多名战士接到上级命令,奉命向北转移,却不曾想,突然遭到了偷袭,这场对战新四军毫无防备,外加上兵力及枪支弹药不足,让新四军从九千余人,变成了两千余人,整整牺牲了六千多名战士。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就连当时新四军的师长也被敌方扣押,副师长和参谋长等人在战斗的突围中壮烈牺牲。 蒋介石因为此事还一度想取消新四军的番号,为了扭转这一现状,新四军费了很大劲才慢慢改变了现状,队伍也慢慢地扩大起来。

张震就在当年的新四军的队伍里,经过组织的培养和战争的不断历练,年仅27岁的他,已经担任了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一职。接到上级组织安排,要到宿东地区参加会议工作,要根据当前形势为下一步工作部署做计划。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会议结束后,天已经黑了,考虑到夜里行军不安全,加上计划的是敌后作战方式,如果在此地久留的话,很容易暴露行踪,于是在游击队队长的建议下,选择了乘着夜色转移到十多公里外不远处的盛圩子村。距离不远,而且盛圩子村的村民都很支持八路军抗战,这里的村民都是热心肠。

于是,在新四军向盛圩子村转移时,张震跨上一匹高头大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进入了盛圩子村,为了安全起见,部队分两个队伍在村里借宿,张震和游击队队长等一行人在村东头借宿,其他同志在村西头借宿。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张震沿着路一直走看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一颗大树下放着一个大石槽。张震跨下马,把马栓在了大石槽上。其中一位战士上前敲了敲门说:“我们是新四军,想晚上在这里借宿一宿行吗?”

门很快就开了,开门的是一位年轻女子,身后的墙上还贴着鲜红耀眼的喜字,原来这家刚刚办完喜事不久,开门的就是新娘子叫孔秀英,因为自己的弟弟也去参加八路军抗日了,所以她一听到新四军就感觉特别亲切,于是立马穿衣起来开门。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孔秀英立马将一行人迎进屋来,张震本想不打扰新婚二人,在西边的偏屋里凑合一夜,可是热情的孔秀英说什么也不答应,一定要让他们到正屋里去睡,哪怕自己跟丈夫打地铺也不能委屈了辛苦抗日的战士们。由于奔波了一天,张震便没有再拒绝,不一会儿,便沉沉地睡去了。

天刚朦朦亮,新娘子则早早起床,来到河边,因为根据当地习俗这天是要拆洗被子的。冬月里的天气又冷又湿,偏偏今天又赶上了大雾。由于雾气太大,十米外的事物基本看不见,正在河边洗被单的她,突然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一阵阵奇怪的声音,声音是从路上传来的,并且越来越近,她突然意识到这是鬼子汽车的声音。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想到借宿还在休息的新四军们,她心里顿时慌了神,她立刻往家的方向跑去,一边跑,一边朝着村子里喊:“村长快起来,鬼子来了,鬼子进了。”她的喊叫声引起了村子里放哨的战士的警觉,立即鸣枪,发起警报,然而此时的日军已经进入到村口了,日军很快与我军发生了交战。游击队队长听到鸣枪后,立即了解情况,组织战士们守住村口,顽强抵抗。

意识到张震还没醒的他朝着屋里大喊:“参谋长,鬼子来了,鬼子来了!”他以为自己声音足够大,于是喊完他就立即跑去指挥作战了。然而此时的张震可能是由于前几日劳累奔波,睡得太沉,完全没有听见队长的呼喊声。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此时的孔秀英非常的着急于是奋力地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跑去,跑进屋里连忙大喊:“鬼子来了。”这四个人一下子将张震惊醒,立即准备战斗。而此时日军已经在孔秀英家的后院了,由于当天雾太大,根本看不清作战情况,加上夜里行军也没了解到底地形布局,一时间不知道往哪走。

孔秀英见作战形势紧张,新四军并不占优势。于是,对着张震说:“一直向西跑,到了河边过桥。”张震心里充满了感激,他暗暗发誓,只要自己不死,一定要回来报恩!张震一边向前跑,一边回身朝着后方的敌军连连开枪,敌军的子弹从耳边嗖嗖地穿过。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恰巧这时通讯班队伍及时赶到,进行了支援,于是张震带领队伍决定突围,朝着冲锋的日军连连开枪,凭借着我军英勇作战的精神,打退了一波又一波敌军的冲锋,在关键时刻,张震一声令下“撤退!”因为敌我军事力量悬殊,而且日军支援部队很快就会赶到,不宜过多停留。

张震带着部队撤离,连长则带领十几名战士负责掩护,为了成功掩护主力军撤离,及时与敌军交战耗尽了所有的枪支弹药,也要选择空手白刃与敌军奋战到底,最后连长及带领的十几位战士都壮烈牺牲了!而此时张震带领着部队按照孔秀英描述的方向,一直向西到河边跨过小桥。凭借着小桥路面狭窄且遮挡物多,易守难攻,在此地战斗,很快就击退了日军。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日军在这次战斗中损失惨重,于是很快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查,企图搜查出新四军,以伺机报复。孔秀英家也不例外,在接受询问时,孔秀英一言不发,冷着脸。最后由于担心新四军突袭,于是灰溜溜地离开了。

日军走后,孔秀英和村民们把作战中牺牲的战士们都掩埋了,一部分埋在了村东头,一部分埋在了村西南的一个小水坑旁。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生于战乱年代的孔秀英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但这件事却是张震心底里的一处温存。从盛圩子村脱身后的他继续投身到其他的抗战中去,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一直在保卫国家和人民默默地做贡献。

之后担任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一职,为国家的军事文化做贡献,同时也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军事人才。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到盛圩子村报恩一直都是他心头的一桩心愿,但苦于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直到1981年,他才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找到了当年那位搭救他的“新娘子”。时隔40年,当年的“新娘子”已是满头白发的老妇人了,当年的年轻首长也已是满头白发的将军了。

两位老人紧紧握着对方的手,之后带着张震等人来到了当年牺牲的战士们的墓地前,悼念当年的战斗英雄!张震看着眼前长满荒草的墓地,心里五味杂陈,当年一起作战的战友,今日盛世你们去看不到了。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在墓前他对当地的领导干部说:“如果能修建个烈士陵园就好了。”之后,开国中将张震来盛圩子村的事情很快被各个媒体报道,修建烈士陵园一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重视,纷纷捐款。

烈士陵园建好后,为了更好地纪念当年牺牲的战士们,地方干部则提议让孔秀英的老伴去北京,让张震将军亲笔题词。孔秀英和丈夫就成了义务陵园守护者。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在张震的多次邀请下,孔秀英和丈夫一起去北京探望张震将军,看到当年恩人的到来他感到非常高兴,于是亲自安排并陪同两人一起逛逛北京的风景,带领他们了解北京的文化,在分别时还把照片送给他们,他们仿佛如亲人一般。

1999年,十分惦念烈士陵园和孔秀英夫妇的张震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了盛圩子村,时隔十几年,盛圩子村发展得更好了,烈士陵园里栽种的松柏长的高大茂密。他对陵园的修建表示非常满意,临走前还捐赠了4000块钱,作为陵园日后修建费用。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在2007年,孔秀英离世,得知这个消息的张震非常心痛,93岁的他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前去吊唁,于是让自己的子女代替自己前去吊唁。

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的关系,让战争的艰难之路不再那么坎坷,也是四处奔波作战士们心里的慰藉。军队保卫着国家的土地也保卫着人民的安危,人民子弟兵在党的带领下与百姓相处融洽,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1981年,安徽宿县来了位开国中将,握着老妇人的手说:我来看您了

那个年代或许还有很多像孔秀英这样愿意帮助军队的百姓,他们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今天的盛世也离不开当年那些英勇作战的战士们,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更没有今天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