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随着战争影视剧的热播,一些神剧也“应运而生”,比如“手撕鬼子”、“裤裆藏手榴弹”和八路军“抹发胶、抽雪茄”等。这些神剧和雷剧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顾及,随意臆造情节,塑造“英雄”,自然遭到了人们的吐槽和差评。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这三次经典战例,恐怕脑洞大开的神剧也不敢这么拍!

战例一:志愿军一个排和美军激战一天,歼敌215人,自身零伤亡!这个战例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当时38军113师337团1营1连2排奉命坚守龙源里的葛岘岭。排长郭忠田带领已经五天五夜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的战士们抢在敌人退下来之前赶到了阵地。登上葛岘岭后,郭忠田先仔细查看了地形,他发现葛岘岭虽然是龙源里的制高点,但却没有任何遮掩物,很容易受到美军的空袭和炮火轰炸。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随后郭忠田的目光越过葛岘岭向北观望,他发现距葛岘岭不远处有一个山包,山包上有一块巨石,公路正好在这拐弯,不论什么车到这里都得减速。郭忠田认为这里是一个打阻击的好地方,他随即来到这个山包处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山包距公路只有50多米,而且靠公路一侧如刀削一般陡峭,敌人的坦克肯定爬不上来。山包上的那块巨石下面还有一个天然的石洞,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容纳一个班的兵力。

最终郭忠田决定把阻击阵地设在这个山包上,具体部署为:四班和六班分守巨石两侧,五班为机动兵力,重机枪则安置在巨石附近,由郭忠田亲自掌握,以便打起来可以左右支援。阵地确定好以后,郭忠田命令战士们立即围绕巨石挖防炮洞和掩体,工事挖好后,他还是不放心,又带着战士们在葛岘岭上修筑了许多假工事,以迷惑敌人。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上午8点左右,美2师的残兵败将在三所里碰壁之后转道龙源里,准备从这里逃跑。先头是50多辆坦克,后面则是长长的运兵车和炮车组成的车队。此时二排手中既没有火箭筒也没有炸药包,因此郭忠田没有盲目行动,他命令战士们放过敌人的坦克,专打后面的运兵车和弹药车。战斗打响后,六班班长张祥忠一个点射就将敌人的汽车打趴了窝,美军的车队一下子就被堵在了公路上。

敌人为了逃命,纠集了数百人对二排阵地发起了猛攻。郭忠田指挥战士们居高临下用轻重机枪、步枪和手榴弹还击,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战士阎镇章11枪就打死了9个敌人。下午两点左右,美军出动了上百架次的飞机前来助战,但敌人的炸弹全都丢在了葛岘岭的假阵地上。战士们对郭忠田佩服不已,都说他有先见之明。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在郭忠田的指挥下,二排31名勇士一直和敌人鏖战到了晚上7点左右,此时113师的主力上来了,将残敌合围消灭。此战,郭忠田率领二排和敌人激战了整整一天,以零伤亡的代价歼敌215人,还缴获了6门火炮和58辆汽车。战后,二排被授予“郭忠田英雄排”光荣称号,志愿军总部给郭忠田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战例二:5名志愿军遭遇敌军一个营,副排长命令:包围他们!这个战例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突破临津江后,“联合国军”迅速溃败。志愿军各部随即发起了凶猛追击,其中42军124师372团4连在教导员王恒一和连长王清秀的带领下直插济宁里,以堵住敌人的逃路。1951年1月1日凌晨2时左右,4连经过急行军后来到了赤木里时,此时距目标济宁里还有60里。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教导员和连长商量了一番。连长王清秀口气大的不得了:“敌人不打我们,我们不管他,敌人若打我们,还得看值不值得还手。”教导员王恒一更是壮志冲天:“对,不与敌人纠缠,沿路值得一打的敌人多着呢,只要插到济宁里,就会堵住很多很多的敌人!”疯狂的追击开始了,这支百十人的小部队就像自己有千军万马似的,向几千敌人的腹心冲去。

由二排副排长白文林、五班长冷树国、战士窦国斌、王二和郭银锁5人组成的尖刀小组,跑在了全连的最前面。三个小时后,尖刀组来到了一个名叫道大里的村庄,此时前面突然传来了汽车马达的轰鸣声和嘈杂的人群声。冷树国借着汽车灯光发现,村子里竟然挤满了敌人,足足有四五百人,事后才知道,这是刚从前面败退下来的韩军第2师32团第3营。5个人对敌一个营,打还是不打?战士们的目光都瞄向了副排长白文林。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白文林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说:现在不打,等下连主力上来难免会遭遇,我们的任务就是扫清障碍,我们冲上去,包围他们!5个人竟然要包围一个营的敌军,这世上除了志愿军,估计再也没有哪个国家的部队有如此豪胆了!白文林把五个人分成两个小组,自己带领窦国斌和王二从左面进攻,冷树国带领郭银锁从右面进攻。五个人一边甩手榴弹一边不断呐喊,听上去就像在招呼同伴一样。

韩2师这个营刚从前线败退到这里,已是惊弓之鸟。此时听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志愿军的喊杀声,立刻就乱了起来,四散奔逃。战士们随后猛追,韩军竟然连返身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一个个拼命逃窜。最终5名志愿军击溃了敌人一个营,毙敌16人,俘敌42人,五班长冷树国还活捉了美军顾问埃莫森。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一个营竟然被5名志愿军打垮,被俘的美军顾问埃莫森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这是我见过的最难以置信的战斗,他们(志愿军)把欺骗战术运用到了极致,他们的勇气我至今也无法理解。”战后,这个五人小组被上级授予“追击英雄小组”称号,冷树国荣立一等功,被授予“追击英雄”荣誉称号。

战例三:新战士胡修道,坚守3号阵地,打退敌人41次进攻,毙敌280人!这个战例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中,当时胡修道和班长李峰及另一名新战士藤士生奉命坚守3号阵地。当时上甘岭战役已经进行了20多天,在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猛轰下,3号阵地上的防御工事早已荡然无存,除了砂石和松土外,整个阵地上就只剩下了一块被打去大半截的大青石。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三人进入阵地后不久,敌人就发动了进攻。胡修道虽然已经参军一年多了,但真枪实弹和敌人拼杀却是第一次,因此多少有点紧张,紧握爆破筒的双手都渗出了汗水。敌人越来越近,很快就到了志愿军火力打击范围之内,班长李峰一声令下,胡修道使出全身力气将手中早已经准备好的爆破筒向敌人扔去,接着不顾一切地把手雷和手榴弹向敌人甩去。

忽然他的手被班长抓住了,胡修道这才知道爬上来的敌人早已被打退了。不久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又发起了第二次进攻,这次胡修道和班长先集中火力向分散的敌群两边打,迫使敌人往中间挤,再往前面猛打一阵,让前面的敌人爬不上来,后面的又往前拥,等敌人挤到一起时,突然向敌群投手榴弹。这种被称为“包饺子”的方法果然奏效,直打得敌人丢盔弃甲,四散逃命。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当时,为了让新战士尽快适应战场,志愿军采取了“一看、二打、三带”的方法,即由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上阵地,第一次老兵打,新兵看;第二次新兵打,老兵在一边指导;第三次或让新兵自己打,或由老兵带着新兵打。打退了敌人两次冲锋后,胡修道和滕土生就成了“老兵”了。不久班长被调去支援9号阵地,胡修道和滕土生又连续打退了敌人十多次冲锋。

此时,传来了连指挥所的紧急命令:“10号阵地没人了,敌人攻得正急!”胡修道和滕土生冒着敌人炮火的封锁来到了10号阵地,用手榴弹和爆破筒将黑压压的敌人给砸了下去。战斗中,滕土生不幸负伤。不久后增援的战友上来了,将敌人的进攻再次打退,滕土生也被抬下了阵地,胡修道又奉命返回三号阵地坚守。

神剧都不敢这么拍!抗美援朝这三次经典战例,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之后胡修道不断在三号阵地变换位置,用手榴弹、爆破筒和手雷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一个人硬是打出了一个班的效果。在胡修道的顽强阻击下,敌人的尸体铺满了山坡,却始终无法攻上3号阵地。在当天的战斗中,胡修道共打退敌人41次冲锋,创造了单兵作战一天歼敌280余人的记录,堪称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战后,胡修道被记特等功,并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抗美援朝是我国的立国之战,这一战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令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著名作家李峰所著的

《决战朝鲜》以翔实的史料全面揭开了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诸多历史真相,如中美苏朝最高领导层的博弈较量,朝鲜人民军南征的真相,中国出兵朝鲜真相,中美军战力真实对比,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志愿军战俘的真实境遇,板门店谈判过程等等,破除了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非常真实出彩。

是一本不能不读的好书。白金珍藏插画版现价只要69元,点击【去看看】就可以购买。

); }

【灼见】正版 决战朝鲜全2册 中美战争纪实战争书 照片白金纪念版

¥69

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