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部队已撤离,阵地上为何响起枪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孤军奋战

1950年11月中旬,志愿军第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三四二团一营三连奉命坚守月峰山阵地。

敌人从11月16日开始进攻,先是出动飞机轮番轰炸、接着大炮打的山前山后烟尘滚滚、土石飞溅,封锁得阵地前后鸟都飞不过。这也导致志愿军三连指战员整整两天只吃了一顿饭。

18日这一天,战斗更激烈了,三连在天黑前打退敌人最后一次冲锋后,接到命令撤离了阵地。

年近半百的三班炊事班长康庆禄,带着两名炊事员挑着饭和水,好不容易送上了阵地,却没见到一个人影。

这让康庆禄感到很奇怪:“三连的人打光了?不对!打光了也会留下遗体。”

部队已撤离,阵地上为何响起枪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孤军奋战

他想来想去,毅然作出了决定:“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阵地坚决不能丢!”

随后,他让两名炊事员把饭挑回去,快向上级报告,自己留在阵地上。

康庆禄是老兵,可是手里没有枪,他借着月光向敌人方向摸去,捡回了十几支卡宾枪、步枪,还有很多手榴弹,全部搬回了阵地。

他还不满意,心想要是有挺机枪就好了,于是又回到敌人阵地上。没想到正好有一挺水压重机枪,一检查是好的,还有两箱子弹。

这一整晚康庆禄都没闲着,他修复了工事,把重机枪对准敌人上山的开阔地,瞄好固定起来,把板机用绳子拴起着,还打了两发试射,挺准。

他又把捡来的卡宾枪,放在战壕里的散兵坑边,自己盘算着:敌人离得远,用步枪打;离得近,用手榴弹,用绳子拉着重机枪,向大群敌人投射。

部队已撤离,阵地上为何响起枪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孤军奋战

康庆禄自己觉得不错:“我当了五年兵,还没亲自杀死一个敌人,这一次有机会过把瘾了!”

康庆禄是1945年冬在抚顺参军的,他是个煤矿工人,在平顶山惨案时,妻子、儿女都被日本人杀害了,他当时不在家才得以幸存。

日本投降时,他已经40多岁了,要求参军,就分配在三连当炊事员。他工作积极,学习努力,背着行军锅,跟着部队打过长江。

部队向湘西迂回时,康庆禄染上疟疾,虚弱得站都站不起来,和一营长曹玉海(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一起住进医院。

后来康庆禄又和曹玉海一起被分配在武汉监狱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听说曹玉海要回老部队,康庆禄也非跟着走不可。

领导问他:“你都快五十岁了,年纪这么大回部队还能干啥?”

部队已撤离,阵地上为何响起枪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孤军奋战

康庆禄说:“我回部队还背我的行军锅,保证行军不掉队!”

工会有个女同志说:“康大叔,你留下吧,我负责给你成个家。”

康庆禄笑着说:“谢谢你的关心,可我早就有家啦,还成什么家?我的那个三连多好啊,我死也要死在三连!”

如今,康庆禄远在异国战场,正在实践着他的誓言。

19日上午8点半,敌人开始了攻击,先是飞机轰炸、扫射,然后是大炮轰击。康庆禄躲在一个大石头后面,毫发无损。

9点多钟,敌人开始了集团冲锋。康庆禄进入阵地,在这头打一枪,又到那头打一枪。

部队已撤离,阵地上为何响起枪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孤军奋战

敌人还是一个劲往上冲,康庆禄拉响了重机枪,“哒哒哒”正扫在敌人群里。

看到敌人往回跑,他就把拉机枪的绳子缠在腿上,狠狠地拉,双手则端着步枪瞄准敌人的背后,一枪一个。

敌人退了,一箱子机枪子弹也打光了。康庆禄赶快换上了另一箱子弹,又回到大石头后面去防空、防炮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敌人按进攻程序,又是空袭,炮击,然后集团冲锋。康庆禄仍然坚持自己的打法,用步枪射击的同时,用腿拉响重机枪。

突然,一发六〇炮弹在康庆禄身边爆炸了,他壮烈牺牲在阵地上。

部队已撤离,阵地上为何响起枪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孤军奋战

敌人又一窝蜂地冲上了阵地,突然重机枪又响了,敌人又倒了一片。

原来有个冲在前面的敌兵,被流弹打死,倒在老康头拉重机枪的绳子上,重机枪响个不停,直到把一箱子弹打完为止。

一一四师师长翟仲禹(开国大校)在指挥所听到月峰山阵地上激烈的枪声,感到很诧异,连忙打电话问三四二团团长孙洪道(1956年大校):“月峰山不是昨晚就撤了吗,为什么还在打?”

孙洪道也觉得莫名其妙:“三连明明已经撤了,阵地上的枪声确实很奇怪。”他马上向一营打电话,问营长曹玉海是怎么回事。

曹玉海也说不知道,众人全都一头雾水,他们哪里知道,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在孤军奋战!

部队已撤离,阵地上为何响起枪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正孤军奋战

就在这时,从阵地上回来报告情况的炊事员找到了营部。曹玉海才知道康庆禄在阵地上,他马上打电话请示孙洪道:“我派人把老康头找回来!”

孙洪道说:“不能去,我们的任务是诱敌深入,派兵少了不行,派多了违反整个作战意图。现在月峰山被敌人占了,老康头要是活着,肯定能自己回来,要是牺牲了,也是老康头尽到最后的责任……”

这次战事结束后,曹玉海派了一个侦察班到月峰山去找,康庆禄安祥地躺在战壕里,身上盖满了白雪。苍翠的松枝,散落在他的左右,他的腿上还拴着那条拉响重机枪的绳子。

侦察班根据现场的各种痕迹,一步一步推导出了康庆禄生前战斗的经过。营长曹玉海、团长孙洪道、师长翟仲禹得知此事真相后,全都流下了热泪,报请军部为康庆禄追记了一等功。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一一四师印刷了一本小册子,叫做《不朽的人们》,详细记载了康庆禄最后的战斗,题目是“烈士的枪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