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班超的一生无疑是绚丽光彩的,可是在这绚丽之下更是充满着悲剧,他少时被兄妹的光芒遮掩,出使西域,为这个民族立下赫赫功劳,却没有人理解,更是被逼赶走了自己的妻子,最后儿子在自己死后也被陷害而死。

他是大漠中的独行者,为了维护西域的统治竭尽一生,他也曾被兄妹的光辉掩盖,兄妹名满洛阳的时候,他却默默无闻,他豪迈大气不拘小节,与这个家格格不入。儒学世家却出了一个封侯万里的将军。

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班家始祖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子文,据说这个家族是被老虎养大的所以叫”班“(在楚语中,“班”这个字的本意是“老虎”)班家出现过很多“任侠雄边”式的人物,到了后来班家却成了书香门第之家,其父班彪更是当时最著名的"儒学大师"。也许将来班超投笔从戎正是由于骨子里的这种豪爽气质。他曾去找人看相,相面的人说:“你日后定当在万里之外封侯。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父亲死后,班家进入困境,班超帮助班固修订史书,但是这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在枯燥的工作中发出"大丈夫当效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间"的感慨。可惜他生活却一直不如意,一直碌碌无为直到他四十岁那年,机会终于来了。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30年战西域,50国服汉朝,万里觅封侯

永平十六年,班超跟随窦固远征西域,开始了他壮阔的一生。他在伊吾大胜匈奴,斩杀极多。这次的胜利展现了他的勇敢和能力。后来班超成为争取西域各国的使节之一,被派往鄯善。勇敢的班超率领手下突袭三倍于己的匈奴人,这次胜利震摄了鄯善国王,使得鄯善转向了汉朝。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班超以铁血和仁慈赢得了西域各国的尊重,刚柔并济的手段使得西域各国纷纷归附于汉朝的统治之下,后来汉朝出现问题,匈奴又来了有很多的城邦背叛了汉朝,班超没有离开西域,留了下来,面对背叛的城邦,班超迅速的召集军队灭了叛乱者。班超准备消灭莎车的时候,他的好战友疏勒王忠在康居的诱惑下背叛了他。葱岭之外的康居人也前来援助叛军。后来班超设计杀死了忠,终于安定了西域班超因其平定西域的功绩被任命为新的西域部护。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之后班超消灭匈奴的最后三个仆从国——焉耆(yān qí),危须和尉犁。俘获三王,将他们押到过去都护罹难处斩首,人头送往洛阳报捷。班超在此驻留半年,直到秩序恢复。至此,西域五十余国已经全部在汉王朝的统率之下。第二年,汉皇帝下诏表彰班超

“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改立其王,而绥其人。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而致天诛,蠲宿耻,以报将士之仇。”

的丰功伟绩,封班超为定远侯,“封侯万里”的预言成为现实。

他是一个大漠中的独行者,走在一条孤独的路上。

之所以说他是一个大漠中的独行者,是因为班超是孤独的,在遥远的西域,没有多少汉家人,没有多少人理解,他只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以一己之力维持着汉朝在西域的统治,甚至被逼赶走了自己的妻子。

一个胆怯的使节为了躲避危险,编造班超"

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

,不思报效国家的谣言。幸好,当朝天子章帝是东汉王朝最后一位贤君,他驳斥了这个使者的谣言,并把他派到班超手下效力。班超并没有惩罚这个谣言制造者,而是又把他送回京城。他对属下解释:他不想弄脏自己的手。而如果留这么个败事有余的人在身边,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尽管他以宽容解决了这次危机,但是为了堵住朝廷内部对他的的诽谤,他不得不赶走了妻子,他生活中极少的温情也被剥夺了。他只能是战无不胜,令人生畏和无懈可击的。没有人知道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苦闷。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即使在那个崇尚边功的时代,班超也是孤独的。后人评论:

其用兵倚重谋略,善于利用矛盾,因势利导,以弱胜强

。其实这也是不得已的。他的汉人直属部队最多时也不足两千人,他只有依靠西域各国对他的信赖,这种信赖不会是永久的和无条件的,他不能失败,甚至不能为胜利付出惨重代价,他必须更多凭借计谋而不是武力,因此他很少通过惨烈的战斗打击敌人,而是不惜屡屡使用诈术,但他又必须在欺诈与诚信之间找到平衡。在战争中他和他的骨干部队冲锋在前,而在分配战利品时对各国十分优厚,这使他的勇猛、智慧和公正赢得各国军队的尊敬。

孤独半生,英雄想家。

英雄也有迟暮之年,转眼他在西域三十年了,他想家了,多次上奏皇帝想要回家,最后在妹妹的努力下,他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家乡。

他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三十年前,他就是从这条路开始他的奋斗。那时这条路荒凉冷寂,到处隐伏着战乱和危险。而现在,兵营、驿站和烽火台守望着的大道上,商贾络绎,一片和平景象。昔日随他西行的部下已经消靡殆尽,归途上只有他一个人。回到洛阳,这里繁华依旧,可是大哥却不在了,小妹也寡居多年,天子更是换了两个了,他感觉如此的陌生和孤独。他得到了英雄的礼遇,被任命为射声校尉,一个月后他孤独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班超走后,因为继任者的贪暴短短五年内,西域全境叛乱,玉门关的大门再次关闭,后来班勇再战西域。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班超之子班勇不但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也继承了他的刚强勇敢的品质,他曾经成功地收复了部分失地。保证了丝路的畅通,“

至此西域遂不复绝

”。然而他得到的同情和信任却比他的父亲更少。在一次冤狱中,班勇被罢免职,回家后抑郁而死。西域的局面变得不可收拾。从此之后,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控制能力十分微弱,直到强大的唐朝军队再次将红旗插上天山,重新在西域建立都护府——而这已经是班超父子经营西域整整五百年之后。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班超在生前和死后都是孤独的,他的功业依靠的是个人的勇气、坚韧和智慧。没多少人理解,除了建功立业的欲望,是什么推动了他远在天边的绝域长达三十年的奋斗。他的儿子仍然要面对用兵西域有何益处的质问。在当时人看来,这片广袤的土地没有丝毫用处,只意味着没完没了地花钱,无穷无尽的麻烦,“夷狄之民”毫无信义可言,在这个国用日促,危机四伏的年代,“威德遍于四海”简直就是好大喜功和痴人说梦。后世的文人墨客更是把班超作为舍本逐末、求名忘生的嘲讽对象——如晁补之词“……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似乎可怕的不是庸碌一生,而是不能寿终家宅。作了亡国奴的王船山,则在他的《读通鉴论》中,对班超肆意辱骂,称之为吹牛大王和野心家

班超的悲剧,独自奋斗在西域30年,赶走了妻子,儿子也被陷害入狱

这里是丝绸之路。这条连接欧亚的长路见证了两千年历史的沧桑之变,多种文化在此交汇,这条路经过多少胡商贩客,驿马戍卒,弘法的僧侣,求道的信徒。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道路,独一无二的道路。

班超将一生奉献给了这条孤独的路,为此他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奋斗了三十年,他赶走了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也继承了他的一切,想要奋斗在这条路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