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大授衔,这两个人的情况最特殊,如何给他们授衔难倒罗荣桓

1955年秋季的时候,负责军衔评定工作的罗荣桓犯了难,因为有两个人的情况实在是太特殊了。如果按照他们当时的职务来说,这二人很可能和将星无缘。但他们都是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过重要贡献,如果不授予他们将军衔的话,实在有点说不过去。那么这两个令罗荣桓犯难的人分别是谁呢?

1955年大授衔,这两个人的情况最特殊,如何给他们授衔难倒罗荣桓

第一个令罗荣桓犯难的人是刘子奇。刘子奇是湖南浏阳人,父亲以给地主家当佃农为生,一年辛苦下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这样的家境,自然是没钱供他读书了。念不起书的刘子奇只能给别人当学徒,什么杂活都要干,吃了不少苦。1928年,刘子奇参加了浏阳游击队,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红军时期,刘子奇先后担任过湘赣军区独立第三师师长、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参谋长、代师长和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参谋长等职,并跟随红二、六军团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子奇出任八路军120师359旅参谋长。当时该旅的旅长是陈伯钧,副旅长是王震,55年的时候都是上将军衔;359旅下属两个团的团长分别是刘转连和文年生,大授衔时都是中将。

1955年大授衔,这两个人的情况最特殊,如何给他们授衔难倒罗荣桓

刘转连中将

红军时期的师长,抗战全面爆发初期的旅参谋长,以刘子奇此时的资历和职务来看,55年至少也是个中将。但抗战胜利后,刘子奇的职务就一直是师级干部,解放战争中担任四野第165师师长,抗美援朝时担任47军140师师长。1952年定级时,刘子奇被定为正师级。如果按照这个级别,大授衔时他很可能被授予大校军衔。

但刘子奇红军时期就是师长,抗战时期担任过359旅的参谋长,先后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过重要贡献,如果不给他授将军衔的话实在说不过去。最后罗荣桓亲自找刘子奇谈话,征求他的个人意见。刘子奇当场表态,无论授予什么军衔,自己都能够接受。在综合考量之后,刘子奇最终被授予少将军衔。1976年,刘子奇将军病逝,享年76岁。

1955年大授衔,这两个人的情况最特殊,如何给他们授衔难倒罗荣桓

刘子奇少将

第二个令罗荣桓犯难的人是曾克林。曾克林是江西兴国人,15岁加入红军队伍,参加过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担任过红28军参谋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曾克林进入冀东军区任职,担任过军分区参谋长和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任职期间多次率部在冀东一带和日伪军作战,并开辟了都山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为了抢占东北这个战略要地,曾克林奉命率部开赴东北,成为我军挺进东北第一人。当时他带领的部队仅有两个团不足4000人的兵力,但他一路上通过收编伪军和吸收当年青壮年参军的方式使部队不断扩大。等到达沈阳的时候,曾克林手下的部队已经扩充到9个旅7个独立团的规模,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十万之众。

1955年大授衔,这两个人的情况最特殊,如何给他们授衔难倒罗荣桓

如果单从统兵数量来看,此时的曾克林,已经和兵团司令没有什么差别了。如果照此发展下去,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很可能是个上将。但解放战争爆发后,曾克林却高开低走,先是降为3纵司令,不久后又被调往7纵任副司令,平津战役结束后改任坦克师师长,49年10月份再降一级,出任空军混成旅旅长。

1955年授衔的时候,曾克林这种情况也令罗荣桓很为难,如果按当时的职务来看,他很可能连少将也评不上。但他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又是我军挺进东北第一人,曾统领过十万之众,他曾经的副手韩先楚都成了上将,他本人如果不授将军衔的话似乎说不过去。最终在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曾克林被授予少将军衔。2007年,曾克林将军病逝,享年94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