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只有115、120和129三个师。但鲜为人知的是,两个月之后,也就是1937年10月底,八路军又成立了一个师,番号为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当时该师下辖三个团,此外还有特务营、骑兵连、通信连、炮兵连和工兵连,总兵力7000多人。那么当时独立师的师长是谁呢?他就是被誉为白袍小将的杨成武将军。

杨成武是福建长汀人,出生于1914年,15岁加入红军队伍,参加了历次反围剿作战,累积战功升任红四团政委。长征开始后,中央红军一路转战,强渡大渡河后依然没能摆脱险境。因为当时先头部队只控制了几条小木船。数万红军过河,如果只靠这几条小木船,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身后,薛岳的中央军和刘湘的川军正在源源不断地赶来。
此时,只有控制住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才能脱离险境。最终上级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杨成武,为了和敌人抢时间,杨成武率领红四团一昼夜强行军240里,赶在敌人援兵到达前来到了泸定桥。然后杨成武亲自挑选了22名勇士,沿着光溜溜的铁索,一举冲过泸定桥,赶跑了敌军,为红军北上打开了通道。
飞夺泸定桥,年仅21岁的杨成武一战成名。三个多月后,他又指挥红四团一举攻占了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扫除了红军北上的一个重要障碍。长征到达陕北后,杨成武升任红一师师长。不久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杨成武出任115师独立团团长,之后他率部赶赴华北前线抗日。
平型关战斗打响后,杨成武的独立团奉命在腰站地区阻挡敌人的援兵。他率部浴血搏杀十多个小时,愣是没让两个联队的日寇前进一步,为平型关战斗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接着杨成武又率部在冯家沟设伏,伏击了日军板垣师团第二运输大队,毙伤日军100多人。缴获大车120多辆,骡马800多匹,作战物资2200多箱。
通过审讯俘虏得知,广灵城内只有百十名日军驻守,杨成武决定趁胜追击,收复广灵县城。由于在冯家沟伏击战中缴获了不少作战物资,因此独立团的弹药十分充足,加上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因此仅用了数个小时,独立团就收复了广灵。守城日军大部被歼,剩余的人狼狈逃窜。之后的十多天内,杨成武率独立团又先后收复了涞源、灵邱、易县、蔚县、阳原和浑原等6座县城,打出了赫赫威名。
由于连战连胜,乡亲们提起杨成武无不竖大拇指称赞,青壮年们也纷纷前来参军,部队迅速扩充到了7000多人。1937年10月底,杨成武的独立团被升级为八路军独立第一师,他也由团长升任师长。单论职务的话,此时的杨成武已经和刘伯承、贺龙等人同级了,此时他只有23岁。抗战胜利后,杨成武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