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用一百块银元“行贿”,粉碎敌军阴谋,为古城立下一件奇功

1949年5月2日,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向古城杭州市区攻击,命令一八五团担任第一梯队,以最快的速度攻下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9月建成,是我国最早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是华东南北交通的战略枢纽,具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渡江战役前,何敬之(名应钦)奉老蒋之命,亲自飞到杭州,召集一干浙江政(要)召开了一个秘密紧急会议。

他在会议上下了死命令:“在解放军逼近杭州之前一定要把钱塘江大桥炸毁,阻止解放军南下!”

为了确保毁桥计划万无一失,何敬之还特意把浙赣铁路局局长侯家源叫到玉皇山,研究炸桥问题。

此人用一百块银元“行贿”,粉碎敌军阴谋,为古城立下一件奇功

5月3日凌晨3时,担任主攻大桥任务的一八五团二营以急行军向钱塘江大桥疾进。为了抢在敌人炸桥之前赶到,营长蔚锦茂命令部队放下背包,只携带武器弹药轻装前进。

在到达大桥的路上,二营将士遭到沿线守敌的轮番阻击,但他们顽强反击。经过几次激烈的战斗,二营完全控制了大桥北端,切断了敌人南逃的通道。

随后,二营长命令四、五连立即向桥南之敌发起进攻,同时命令六连在六和塔以北构筑工事,阻止杭州市区的敌人南逃。

四、五连在向桥南进攻时,遭到敌人的火力压制。于是战士们充分利用大桥为双层桥的特点,采取上下掩护分组前进的战术,迅速接近南桥头堡。

此人用一百块银元“行贿”,粉碎敌军阴谋,为古城立下一件奇功

桥南守敌眼看钱塘江大桥守不住了,就把早就准备好的一捆捆炸药点燃了。随后桥上便传来几声沉闷的爆炸声,大团的烟尘笼罩了桥面。

二营将士以为大桥要被炸断了,人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然而烟尘散去后,他们发现大桥仍巍然屹立着,只有一小段铁路和公路桥上的木板桥面稍有损坏。

二营将士大喜过望,都松了一口气,立即冲上前去,抢占了钱塘江大桥。

何敬之作为老蒋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之一,他亲自部署的炸桥阴谋为什么以失败告终呢?他可能做梦也想不到,粉碎其炸桥阴谋的竟是一位小人物——杭州铁路工人林正发。

此人用一百块银元“行贿”,粉碎敌军阴谋,为古城立下一件奇功

4月底的一天,林正发到钱塘江大桥附近检修铁路路轨。他感觉这天的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桥上戒备森严,岗哨林立,有不少陌生面孔出现在守桥的蒋军队列中。

林正发正在观望,忽然从守桥士兵中看到与自己相识的周福元。此人由于在部队里吃不饱肚子,经常到林正发家里去蹭吃蹭喝,因此二人关系不错。

周福元在与林正发交谈时,无意中说漏了嘴,让林正发察觉到了蒋军准备炸毁钱塘江大桥的动向。

林正发再三追问得到确认后,不禁心急如焚:一方面他多年来在铁路上混饭吃,炸掉钱塘江大桥就等于砸了他的饭碗;另一方面,他心中有着朴素的爱国思想,不忍心让这座贯通南北的大桥毁于蒋军之手,让整个城市陷入瘫痪。

此人用一百块银元“行贿”,粉碎敌军阴谋,为古城立下一件奇功

基于这样的想法,林正发决定阻止蒋军的炸桥行动。他把周福元请到家里,好酒好菜招待,希望能从中打探到有用的情况。

周福元一边喝酒一边吐槽:“妈X,当官的都撤到定海去了,把我们这些穷当兵的撇下来守桥。要是能搞到一笔钱,老子一定跑回老家去!”

“桥要是炸塌了,你往哪跑?”林正发试探着说道,“有没有办法不炸桥?”

“不行不行!”周福元拼命摇头,“听说上面来的大官要亲自监督炸桥,不炸怎么行?”

林正发说道:“你能不能跟兄弟们说说,在桥底下少装点炸药,帮我保住这饭碗,万一有什么情况兄弟们也还能有条生路嘛!”

此人用一百块银元“行贿”,粉碎敌军阴谋,为古城立下一件奇功

周福元一口回绝:“现在都是认钱不认人,这事办不了。”

虽然周福元不同意帮忙,但林正发心里有了主意:实在不行的话,只好想办法弄一笔钱来“行贿”,看能否解决这个问题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正发四处奔波,找亲戚和工友东挪西凑,又把把家里一些值钱的东西都当掉,好不容易凑了100块银元。

最终,林正发在周福元的引荐下,找到了负责炸桥的工兵排黄排长。此人见到白花花的银元,不禁眉开眼笑,同意在炸药上做点手脚。

不过他之所以答应做这件掉脑袋的事,关键在于当时蒋军一败当地,当兵的人人自危,害怕真炸了桥成为罪人,到时候解放军打过来就脱不了干系。现在有钱可收,何乐而不为?

此人用一百块银元“行贿”,粉碎敌军阴谋,为古城立下一件奇功

林正发用来“行贿”的这100块银元果然没有打水漂——黄排长在准备炸药包时,命令手下在原定每个应装60公斤炸药的炸药包里,掺进了大量沙土,只装了很少的炸药。

到了解放军攻过来,蒋军开始炸桥时,这些严重偷工减料的炸药包当然没发挥什么作用,钱塘江大桥就这样保住了。

一八五团将士就这样顺利夺取了钱塘江大桥,随后各营齐头并进,一举控制了通往杭州市区的交通要道。为六十二师和六十一师主力部队进占杭州市打开了通道。

当天下午3时,杭州宣告解放。只不过极少有人知道,是林正发这名毫不起眼的铁路工人用一百块银元“行贿”,粉碎了何敬之的阴谋,保住了钱塘江大桥,默默无闻地为古城杭州立下了一件奇功。

注:此事记载在开国上将韦国清传记的《鏖兵江淮》(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一书中的“千里下杭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