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帝王在登基之后,都会选择迁都,往往都城都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在北宋之前,帝王都会将都城建立长安或者洛阳,因为两座城市都位于黄河中下游,土地富饶,盛产粮食。

蒙古人灭宋之后,就掉头将都城建立在北京,因为蒙古人生于北方,适应不了南方的环境,此后,元、明、清的都城都在北京,政权中心也位于华北一带,江南地区则是经济中心,大运河更是为南北交通提供了便利。
若是选择迁都,往往位于江南地区的南京是首选,那么孙中山是否是这样认为的呢?1920年,章太炎前往拜访孙中山,两人谈起过迁都的问题,孙中山说:“故以此三都者,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视其规摹远近而已。”
孙中山认为,武昌是建立本部最好的地方,但要是想要治理好新疆和蒙古一带,就选择西安,关中平原的经济虽然不如南方,但孙中山看中的西方的工业气息,在陕西一带的矿业非常丰富,定都之后,不仅能够发展经济,还能发展军事力量。
但如果想要当亚洲的霸主就得“谋大洲则伊犁”,伊犁旗下有著名的伊犁九城,其中一城伊宁是九城当中的要地,迁都伊犁,也就是迁都伊宁,那么迁都伊宁真的能够让中国称霸亚洲吗?
伊宁在古时称为宁远,首次建立被划分九城之一是在1762年,其实在战国时期,伊宁就已经开始活跃在地图上,汉代时,丝绸之路的开发,伊宁沟通中亚和西亚,连接南亚和欧洲各地,伊宁不仅仅是一个繁华的商业之地,更是亚欧大陆的战略要地。
从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期到明末清初之时,伊宁都是西域政治经济中心,蒙古准噶尔部称雄漠西,他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伊犁河谷,伊宁成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4部交流之地。
虽然伊宁在经济上面可能不足南方地区,不过有丰富的土壤资源,土壤种类众多,适合种植各种类型的作物,伊宁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地处伊犁河谷,位于绿洲之上,水资源比较充沛,畜牧业发达。
虽然孙中山的理想是好的,但是在民国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造成了很严重的经济创伤,想要开发伊宁非常困难,不过孙中山的这个设想确实高瞻远瞩,伊宁现在的农业十分发达。
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在国际贸易方面,靠近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目前还设有机场,跟各个城市开往比较密切,相信伊宁的经济也会越来越好。